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511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及系统,包括:支撑环、流体分配罩、隔热套管、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以及堆焊层。上述的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及系统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支撑环一端与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堆焊层连接,另一端与流体分配罩连接,隔热套管的一端伸入至支撑环内并与支撑环连接,从而使得隔热套管的另一端与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安全端之间可以形成缝隙,反应堆运行过程中隔热套管与稳压器波动管嘴之间的环形空间内产生的放射性粒子可以从缝隙排出,进而避免了隔热套管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安全端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导致的放射性粒子无法排出,降低了在役检查的难度和成本,使得检查维修人员面受到高辐射的风险降低。到高辐射的风险降低。到高辐射的风险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厂稳压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一种已知技术的稳压器使用的防热冲击结构,稳压器波动管嘴由波动管嘴本体、波动管嘴安全端和防热冲击隔热套管组成。防热冲击隔热套管为整体圆柱筒体,下端与波动管嘴安全端通过对接焊缝连接,防热冲击隔热套管外壁与波动管嘴本体内壁、波动管嘴安全端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在防热冲击隔热套管上端靠近波动管嘴安全端的管壁上开有多个小孔,通过这些小孔使一回路冷却剂同防热冲击隔热套管与波动管嘴本体和波动管嘴安全端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连通,使流入波动管的低温冷却剂通过该小孔进入环形空间,与稳压器内流体混合,防止防热冲击隔热套管承受较大的内外壁压差。
[0003]然而上述结构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粒子容易聚集在环形空间。由于核电站稳压器使用的防热冲击结构中的防热冲击隔热套管下端与波动管嘴安全端焊接连接,以使该环形空间封闭,从而导致放射性粒子较难排出,使稳压器底部在役期间检查和维修不便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核电站稳压器使用的防热冲击结构,由于核电站稳压器使用的防热冲击结构中的防热冲击隔热套管下端与波动管嘴安全端焊接连接形成封闭的环形空间,导致放射性粒子较难排出,使稳压器底部在役期间检查和维修不便进行的问题,提供一种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及系统。
[0005]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包括:
[0006]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一端与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堆焊层连接;
[0007]流体分配罩,所述流体分配罩的开口向下,且所述流体分配罩的开口端与所述支撑环远离所述稳压器波动管嘴的一端连接;
[0008]隔热套管,所述隔热套管部分位于所述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内部,所述隔热套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支撑环内并与所述支撑环连接;所述隔热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安全端之间形成缝隙。
[0009]上述的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通过支撑环一端与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堆焊层连接,另一端与流体分配罩的开口连接,隔热套管的一端伸入至支撑环内并与支撑环连接,从而使得隔热套管的另一端与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安全端之间可以形成缝隙,反应堆运行过程中隔热套管与稳压器波动管嘴之间的环形空间内产生的放射性粒子可以从缝隙排出,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隔热套管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安全端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导致的放射性粒子无法排出,降低了在役检查的难度和成本,使得检查维修人员面受到高辐射的风险降低。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包括环形支撑部与环形连接部;
[0011]所述环形支撑部的轴向的一端与所述流体分配罩的开口端连接,所述环形支撑部的轴向的另一端与所述堆焊层连接;
[0012]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外环与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内壁连接,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内环与所述隔热套管远离所述安全端的一端连接;
[0013]所述环形连接部沿周向开设有多个排气孔。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支撑部靠近所述稳压器波动管嘴的一端沿周向开设有多个排污孔。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支撑部开设有所述排污孔的一端的内环面与所述堆焊层成锐角。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流体分配罩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套管的外壁沿周向开设有多个凸台。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套管靠近所述安全端的端面沿所述隔热套管的周向开设有多个凹槽。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套管的外壁沿周向开设有多个基准孔。
[0020]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系统,所述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系统包括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堆焊层以及所述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
[0021]上述的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系统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通过支撑环一端与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堆焊层连接,另一端与流体分配罩的开口连接,隔热套管的一端伸入至支撑环内并与支撑环连接,从而使得隔热套管的另一端与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安全端之间可以形成缝隙,反应堆运行过程中隔热套管与稳压器波动管嘴之间的环形空间内产生的放射性粒子可以从缝隙排出,进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隔热套管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安全端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导致的放射性粒子无法排出,降低了在役检查的难度和成本,使得检查维修人员面受到高辐射的风险降低。
[00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全端具有沿隔热套管的径向向内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隔热套管背离所述支撑环的一端之间形成所述缝隙。
[00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内壁为弧形凹面。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一实施例的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隔热套管和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的缝隙处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中支撑环处的放大图;
[0027]图4为一实施例的支撑环的示意图。
[0028]附图标号:
[0029]100

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
[0030]110

支撑环;111

环形支撑部;112

环形连接部;113

排气孔;114

排污孔;115

外环;116

内环;
[0031]120

流体分配罩;121

通气孔;
[0032]130

隔热套管;131

凸台;132

凹槽;133

基准孔;
[0033]140

缝隙;
[0034]210

稳压器波动管嘴;211

堆焊层;
[0035]220

安全端;221

凸出部;222

弧形凹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一端与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堆焊层连接;流体分配罩,所述流体分配罩的开口向下,且所述流体分配罩的开口端与所述支撑环远离所述稳压器波动管嘴的一端连接;隔热套管,所述隔热套管部分位于所述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内部,所述隔热套管的一端伸入至所述支撑环内并与所述支撑环连接;所述隔热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器波动管嘴的安全端之间形成缝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包括环形支撑部与环形连接部;所述环形支撑部的轴向的一端与所述流体分配罩的开口端连接,所述环形支撑部的轴向的另一端与所述堆焊层连接;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外环与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内壁连接,所述环形连接部的内环与所述隔热套管远离所述安全端的一端连接;所述环形连接部沿周向开设有多个排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的轴线和所述稳压器波动管嘴的中轴线夹角为0

60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连接部面向所述流体分配罩的一面为外凸面,所述环形连接部面向所述堆焊层的一面为内凹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嘴隔热套管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权柄傅冠桦周鹏任红兵吴伟帮梁国珍周子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