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785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反应堆供热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反应堆供热系统,旨在解决反应堆供热系统结构复杂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反应堆供热系统包括:中空结构的外壳、与外壳同轴设置的内壳、耦合组件、驱动组件和蒸汽发生器;内壳内构造成第一冷却空间,内壳与外壳之间构造成流通第二冷却介质的第二冷却空间;耦合组件内具有隔开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内流通第一冷却介质,第一通道与第一冷却空间连通;驱动组件与第二通道连通,以将第二冷却介质输送至第二通道内;蒸汽发生器与第二通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反应堆供热系统利用耦合组件和驱动组件配合,简化了反应堆供热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提高反应堆的安全运行系数。提高反应堆的安全运行系数。提高反应堆的安全运行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堆供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堆供热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反应堆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核反应堆供热供汽系统中普遍采用三回路冷却系统,利用中间回路作为隔离,确保用户端介质的放射性安全。目前,核反应堆供热供汽系统中一般采用水或蒸汽作为所有回路的冷却介质,其中,中间回路(即二次冷却循环回路)为回路式布置,即,冷却设备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形成冷却剂流动的闭合回路,从而造成核反应堆供热供汽系统的体积十分庞大,结构相对复杂。
[0003]液态重金属反应堆最为第四代核能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可小型化等优点。液态重金属反应堆用于发电时,一般不适用中间回路作为介质隔离。但液态重金属反应堆用于蒸汽供应时,由于一回路的冷却介质中存在的放射性核素扩散至二回路的冷却介质中,考虑到用户端介质蒸汽使用的安全性,在传统冷却循环回路布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液态金属中间回路做隔离,但这明显提高了原有系统的复杂性。因此,如何利用好中间回路,简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技术内容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堆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构造成容置空间;内壳,所述内壳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外壳同轴设置,所述内壳内构造成第一冷却空间,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构造成第二冷却空间,所述第二冷却空间内流通有第二冷却介质;耦合组件,所述耦合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空间内,所述耦合组件内具有隔开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内流通有第一冷却介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冷却空间连通,所述第一冷却介质与所述第二冷却介质的成分相同但温度不同,其中,位于所述第二冷却介质顶面的覆盖气体压力高于位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顶面的覆盖气体压力;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二冷却空间内,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入口端连通,以将所述第二冷却介质输送至所述第二通道内;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冷却空间内,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组件包括:中空结构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中间换热器和流量耦合器;所述壳体内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沿自上而下方向,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划分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空间具有与第二通道连通的出口,所述出口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具有第一进口,所述第一进口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驱动组件连通,所述第三空间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二进口;所述中间换热器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中间换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所述中间换热器用于流通所述第二冷却介质;所述流量耦合器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三空间连通,所述流量耦合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冷却空间连通,其中,所述流量耦合器用于流通所述第一冷却介质,所述第一冷却介质与所述第二冷却介质在所述第三空间内进行热交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堆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换热器包括中间管道和循环管道;所述中间管道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中间管道的出口端伸入所述流量耦合器内并与所述循环管道的进口端连通;所述循环管道环绕所述中间管道设置,且所述循环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山松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