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模块化安装结构,所述塑壳断路器外壳(9)上设置有多个扩展附件安装槽,所述塑壳断路器内部包括灭弧系统(2),操作机构(3),触头系统(4)以及脱扣单元(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于塑壳断路器内部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触头系统,以及脱扣单元的模块化结构设计,将各模块集成装配到底座中,另外断路器壳上还留有自由装配辅助报警和分励脱扣器等附件的位置,减少了安装工序,降低了安装难度,工人能够快速熟悉结构进行安装,或者可使机械安装序简化。此安装结构既安装便捷,功能全面,多扩展,体积较小,且可靠性高,分断能力强,满足大部分的客户需求。满足大部分的客户需求。满足大部分的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壳断路器模块化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模块化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塑壳断路器一种能够在电流超过跳脱设定后自动切断电流的设备,通过塑料绝缘体来作为装置的外壳,用来隔离导体之间以及接地金属部分,其所有的零件都密封于塑料外壳中,辅助触点,欠电压脱扣器以及分励脱扣器等多采用模块化。
[0003]断路器的目标是小而精,也就是体积要越来越小,功能和性能则也要随之提高,现有市场上的产品大多只能做到其中之一,而不能全面满足,势必在未来发展趋势中被淘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的模块化安装结构,内部的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触头系统,以及脱扣单元均为模块化结构,集成装配到底座中,另外壳上还留有自由装配辅助报警和分励脱扣器等附件的位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塑壳断路器模块化安装结构,包括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触头系统以及脱扣单元;
[0007]所述灭弧系统由多个灭弧室组成,灭弧室包括多个灭弧栅片,灭弧室侧板以及灭弧罩,所述灭弧系统模块整体安装于脱扣器底座前端;
[0008]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摇臂、跳扣、侧板、推杆,上连杆以及拉杆,跳扣安装在侧板中间,摇臂固定于跳扣上方,推杆和侧板上预留孔,通过一长轴安装在一起,操作机构通过拉杆和轴固定在脱扣器转轴上,操作机构整体安装于脱扣器底座中部,操作机构控制电路的开合,手柄带动跳扣转动,再由上连杆带动转轴,使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
[0009]所述触头系统包括多个触头、转轴以及软联结,触头与转轴通过短轴连接,每个触头后焊接一软联结,触头系统整体安装于操作机构下方,并设置于脱扣器底座中部;
[0010]所述脱扣单元包括电磁装置、电流互感器、控制电路板以及控制显示面板,所述电流互感器外设有用于绝缘保护的外壳,整体安装于基座的对应空腔内部,电磁装置固定于脱扣单元盖板的凸台上,控制电路板安装于盖板上一支架内,控制显示面板安装于盖板上方,所述脱扣单元整体安装于脱扣器底座后端,当电流过大,电流互感器采集到异常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板判断,再输出信号给电磁装置,推杆,完成脱扣,切断故障线路。
[0011]进一步地,所述灭弧室侧板安装于灭弧栅片和灭弧罩两侧,所述灭弧栅片铆接于灭弧室侧板,所述灭弧罩轴接于灭弧室侧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多个弹性件,所诉弹性件一端抵接于摇臂,一端抵接于跳扣与拉杆间的轴。
[0013]进一步地,所述脱扣单元还包括联结板a、联结板b以及后备保护,联结板a和联结
板b穿过电流互感器的线圈并由组合螺钉固定,所述后备保护安装于联结板b上,后备保护在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启动,实现断路器脱扣,切断故障电路。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互感器为双线圈,所述联结板a和联结板b均为直角折弯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断路器外壳上设有多个外壳定位卡槽,通过外壳定位卡槽卡接安装有报警辅助开关、分励脱扣器以及欠压脱扣器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0016]进一步地,所述断路器外壳上安装有辅助推杆,辅助推杆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报警辅助开关上,另一端抵接于断路器的转轴上,断路器脱扣时,动触头斥开弹起带动辅助推杆旋转挤压报警辅助开关的顶杆,触发内置微动开关,实现机械联动,从而将断路器状态指示输出。
[0017]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辅助开关安装于操作机构两侧,报警辅助开关下方设有杠杆,所述杠杆固定于断路器机构侧板上,断路器脱扣带动报警杠杆转动,触发报警辅助开关中的微动开关输出断路器报警信号。
[0018]进一步地,所述分励脱扣器中设有线圈,线圈中的电流与外部输送电路电流等比例变化,以此构成变化的电磁吸力,分励脱扣器上设有分励脱扣器推杆,脱扣器开合带动分励脱扣器推杆前后运动,拉动断路器牵引杆,实现机构跳闸;所述欠压脱扣器上设有欠压脱扣器推杆,所述欠压脱扣器推杆端部抵接牵引杆,电源电压下降至脱扣动作条件范围,欠压脱扣器推杆向前推动牵引杆,实现机构跳闸。
[0019]进一步地,所述分励脱扣器以及欠压脱扣器的外壳形状一致,脱扣器外壳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形状与分励脱扣器以及欠压脱扣器外壳形状相对应。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1](1)将零件复杂繁多的塑壳断路器分为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触头系统以及脱扣单元四个模块,减少了安装工序,降低了安装难度,工人能够快速熟悉结构进行安装,或者可使机械安装序简化。此安装结构既安装便捷,功能全面,多扩展,体积较小,且可靠性高,分断能力强,满足大部分的客户需求。
[0022](2)本技术设有独立的脱扣单元部分,可在安装前独立检测其通断,再安装,保证断路器安全有效的使用,且电流互感器线圈固定在壳体中,以及接线有序的排布在壳体外部,相较于其他产品,本脱扣单元集成度更高,整体方正规则有序。断路器外壳上附件安装槽适配性高,互换性强。
[0023](3)本技术各个模块可以分开进行装配,最后再进行总装进底座中,因此可同步进行,缩短工期。灭弧系统上下插入式的安装使得其便于更换维修。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塑壳断路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灭弧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操作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触头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灭弧系统、触头系统和电流互感器与底座定位卡槽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操作机构与触头系统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脱扣单元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技术扩展附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0032]图9为本技术扩展附件与外壳定位卡槽装配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技术塑壳断路器的整体由上至下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底座,2、灭弧系统,21、灭弧栅片,22、灭弧室侧板,23、灭弧罩,3、操作机构,31、摇臂,32、跳扣,33、侧板,34、推杆,35、弹簧,36、上连杆,37、拉杆,4、触头系统,41、触头,42、转轴,43、软联结,5、脱扣单元,51、电磁装置,52、后备保护,53、电流互感器,54、控制显示面板,55、联结板a,56、联结板b,6、报警辅助开关,7、分励脱扣器,8、欠压脱扣器,9、断路器外壳,91、外壳定位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模块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壳断路器外壳(9)上设置有多个扩展附件安装槽,所述塑壳断路器内部包括灭弧系统(2),操作机构(3),触头系统(4)以及脱扣单元(5);所述灭弧系统(2)由多个灭弧室组成,灭弧室包括多个灭弧栅片(21),灭弧室侧板(22)以及灭弧罩(23),所述灭弧系统模块整体安装于脱扣器底座(1)前端;所述操作机构(3)包括摇臂(31)、跳扣(32)、侧板(33)、推杆(34),上连杆(36)以及拉杆(37),跳扣(32)安装在侧板(33)中间,摇臂(31)固定于跳扣(32)上方,推杆(34)和侧板(33)上预留孔,通过一长轴安装在一起,操作机构(3)通过拉杆(37)和轴固定在脱扣器转轴(42)上,操作机构(3)整体安装于脱扣器底座(1)中部,操作机构(3)控制电路的开合,手柄带动跳扣(32)转动,再由上连杆(36)带动转轴(42),使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所述触头系统(4)包括多个触头(41)、转轴(42)以及软联结(43),触头(41)与转轴(42)通过短轴连接,每个触头(41)后焊接一软联结(43),触头系统(4)整体安装于操作机构(3)下方,并设置于脱扣器底座(1)中部;所述脱扣单元(5)包括电磁装置(51)、电流互感器(53)、控制电路板以及控制显示面板(54),所述电流互感器(53)外设有用于绝缘保护的外壳,整体安装于基座的对应空腔内部,电磁装置(51)固定于脱扣单元(5)盖板的凸台上,控制电路板安装于盖板上一支架内,控制显示面板(54)安装于盖板上方,所述脱扣单元(5)整体安装于脱扣器底座(1)后端,当电流过大,电流互感器(53)采集到异常信号,传递给控制电路板判断,再输出信号给电磁装置(51),推杆(34),完成脱扣,切断故障线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模块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侧板(22)安装于灭弧栅片(21)和灭弧罩(23)两侧,所述灭弧栅片(21)铆接于灭弧室侧板(22),所述灭弧罩(23)轴接于灭弧室侧板(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模块化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3)还包括多个弹性件(35),所诉弹性件(35)一端抵接于摇臂(31),一端抵接于跳扣与拉杆间的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瑞峰,叶晓丽,谢孟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