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低压断路器的自动气吹技术,主要依靠断路器分断时产生的电弧的能量,使灭弧室的压力增高,与外界的大气压存在压力差,从而形成由灭弧室至排气口的气流通道,一则对电弧产生冷却作用,二来对电弧产生驱动力,迫使电弧进入灭弧栅片,从而加速灭弧熄灭。
[0003]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断路器,其包括壳体H以及分别设置在壳体H内的灭弧室6、配合使用的动触头10和静触头8、与动触头10驱动相连的操作机构9、用于触发操作机构9脱扣的脱扣机构12;所述壳体H包括上下扣合在一起的中盖7和基座3,设有接触腔H0,灭弧室6设置在接触腔H0内,接触腔H0设有分别与灭弧室6的出口和入口相对的排气口7
‑
0和避让口H2,动触头10一端转动设置且与操作机构9驱动相连,另一端设有动触点并穿过避让口H2进入接触腔H0内与静触头8闭合或断开;由于接触腔H0两侧分别设有排气口7
‑
0和避让口H2,使接触腔H0与外界大气压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差,形成的气流不够强烈,不利于电弧的冷却及顺利的进入灭弧栅片,进而造成电弧熄灭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断路器,其遮挡结构有利于提高灭弧性能和绝缘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灭弧室、静触头和动触头,壳体包括接触腔,灭弧室位于接触腔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其包括壳体(H)以及设置在壳体(H)内的灭弧室(6)、静触头(8)和动触头(10),壳体(H)包括接触腔(H0),灭弧室(6)位于接触腔(H0)内,接触腔(H0)包括分别与灭弧室(6)的入口和出口相对的避让口(H2)和排气口(7
‑
0),动触头(10)一端转动设置,另一端设有动触点且穿过避让口(H2)进入接触腔(H0)与静触头(8)配合,动触头(10)与静触头(8)闭合时向避让口(H2)第一端摆动,动触头(10)与静触头(8)分断时向避让口(H2)第二端摆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H)内的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包括第一遮挡结构,第一遮挡结构包括第一挡板结构和第一驱动结构,动触头(10)与静触头(8)分断向避让口(H2)第二端摆动时,第一驱动结构驱动第一挡板结构向避让口(H2)第二端移动,使第一挡板结构至少部分遮挡避让口(H2)位于动触头(10)与避让口(H2)第一端之间的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10)与静触头(8)闭合向避让口(H2)第一端摆动时,动触头(10)抵压第一挡板结构使其向避让口(H2)第一端移动,且使第一驱动结构储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驱动第一挡板结构与动触头(10)相抵,第一挡板结构与动触头(10)联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结构包括滑动设置且与第一驱动结构驱动配合的第一挡板(1);所述第一驱动结构为向第一挡板(1)施加作用力的第一弹性件(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还包括第二遮挡结构,第二遮挡结构包括第二挡板结构和第二驱动结构,动触头(10)与静触头(8)闭合向避让口(H2)第一端摆动时,第二驱动结构驱动第二挡板结构向第一端移动,使第二挡板结构至少部分遮挡避让口(H2)位于避让口(H2)第二端和动触头(10)之间的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挡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2),第一挡板(1)滑动设置在接触腔(H0)的侧壁与第一限位结构(2)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包括第一挡块(2
‑
2),动触头(10)与静触头(8)分断时,第一挡块(2
‑
2)与第一挡板(1)限位配合限定其向第二端移动的最大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包括用于遮挡避让口(H2)的第一挡板主体(1
‑
0)和第一挡板导向部(1
‑
1),接触腔(H0)的侧壁设有第一壳体导向槽(3
‑1‑
2),第一限位结构(2)包括第一限位臂(2
‑
1),第一限位臂(2
‑
1)设有第一限位导向槽(2
‑1‑
0),第一壳体导向槽(3
‑1‑
2)和第一限位导向槽(2
‑1‑
0)相对组合为第一导向槽,第一挡板导向部(1
‑
1)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槽内。9.根据权利要求8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包括两组第一挡板导向部(1
‑
1),两组第一挡板导向筋(1
‑1‑
0)分别与第一挡板主体(1
‑
0)两端相连;所述接触腔(H0)的侧壁设有两组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壳体导向槽(3
‑1‑
2),第一限位结构(2)包括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臂(2
‑
1),两个第一限位臂(2
‑
1)的第一限位导向槽(2
‑1‑
0)分别与两个第一壳体导向槽(3
‑1‑
2)配合,组合为两个第一导向槽,分别与两组第一挡板导向部(1
‑
1)配合。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一挡板导向部(1
‑
1)均
包括三个第一挡板导向筋(1
‑1‑
0),分布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所述第一壳体导向槽(3
‑1‑
2)包括两个第一壳体导向单槽,分别与第一挡板导向部(1
‑
1)的两个第一挡板导向筋(1
‑1‑
0)配合,第一限位导向槽(2
‑1‑
0)与第三个第一挡板导向筋(1
‑1‑
0)配合。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结构和/或第二挡板结构为多级可伸缩结构。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多级可伸缩结构包括多级挡板,其中,第一级挡板滑动设置,各级挡板之间通过弹性件相连,最末一级挡板受动触头(10)挤压,能使多级可伸缩结构收缩且能使第一级挡板滑动。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结构为二级可伸缩结构,其包括一级挡板(15)、一级弹性件、二级挡板(16)和二级弹性件,一级挡板(15)滑动设置,一级弹性件驱动一级挡板(15)滑动,二级挡板(16)滑动设置在一级挡板(15)上,二级弹性件驱动二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尚靖,李志强,何双武,徐永富,吴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