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包电池模组结构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95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软包电池模组结构的支架,包括主承载板、及位于所述主承载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主承载板上设有若干供电芯极耳贯穿的导向槽;所述主承载板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槽和若干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主承载板上且分别面向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一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第二侧板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主承载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构成一支架。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玻纤板方案工艺定位困难,且同时针对传统支架方案,需要支架工件较多,单个支架之间无法快速拆卸,无形中增加了使用成本的技术问题。使用成本的技术问题。使用成本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包电池模组结构的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软包电芯模组支撑
,具体涉及为一种用于软包电池模组结构的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目前新能源产品渗透率逐年提升,人们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也同步提升,新能源产品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靠电池包来提供,而电池包是由众多的单个电芯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合而成;目前电芯的封装形式大致分为圆柱、方形和软包三种;因此电芯组合的方式也慢慢衍生出了多种技术路线,其中较软包的组合工艺最为难,结构件也相对较多;
[0003]传统的软包电池组合方案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玻纤板组合方案,该组合工艺难,无法准确定位,模组点焊时无有力支撑点;另一种是电芯支架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支架需要开模,一个电芯一个支架,支架使用数量多,成本高,以上两种组合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着诸多不便,且使用成本较高;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软包电池模组结构的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软包电池模组结构的支架,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玻纤板方案工艺定位困难,且同时针对传统支架方案,需要支架工件较多,单个支架之间无法快速拆卸,无形中增加了使用成本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软包电池模组结构的支架,包括主承载板、及位于所述主承载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0008]所述主承载板上设有若干供电芯极耳贯穿的导向槽;所述主承载板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槽和若干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主承载板上且分别面向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一面均开设有限位槽;
[0009]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0010]所述主承载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构成一支架。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数量均为两个,两所述第一安装槽和两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分布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主承载板上且在两所述第一安装槽和两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均开设有所述限位槽。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块和第一卡块;两所述第一安装块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卡块延伸至所述主承载板左侧的所述限位槽内。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两个第二安装块和第二卡块;两所述
第二安装块延伸至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卡块延伸至所述主承载板右侧的所述限位槽内。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一安装槽上均开设有螺孔。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槽上均开设有螺孔。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侧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若干定位槽。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相背的一边均设置有标识区域,所述主承载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体。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表面涂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为PET膜层,所述PET膜层厚度为5

60μm。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支架采用拼接式的安装方式,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拼装,并构成一个板凳式的复合支架,由于复合支架拼接后是一个整体,所以支架底部给予点焊时候的焊头有受力支撑;其中工作人员将电芯极耳通过n形支架顶部的导向槽进入PCB板的安装孔位,通过前后的外置玻纤板对成组电芯进行挤压,再通过玻纤胶带对整个模组进行固定,电芯极耳通过折弯,完全贴敷PCB板焊接区。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主承载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展开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图1侧面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主承载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装配正视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导向槽剖面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保护层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主承载板;11、导向槽;12、第一安装槽;13、第二安装槽;14、螺孔;15、限位槽;2、第一侧板;21、第一安装部;211、第一安装块;212、第一卡块;3、第二侧板;31、第二安装部;311、第二安装块;312、第二卡块;4、标识区域;5、保护层;51、耐腐蚀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9]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软包电池模组结构的支架,包括主承载板1、及位于主承载板1两侧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
[0030]主承载板1上设有若干供电芯极耳贯穿的导向槽11;主承载板1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槽12和若干第二安装槽13;位于主承载板1上且分别面向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一面均开设有限位槽15。
[0031]第一侧板2包括第一安装部21,第一安装部21连接于第一安装槽12内;第二侧板3包括第二安装部31,第二安装部31连接于第二安装槽13内。
[0032]主承载板1、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构成一支架。
[0033]当需要拼装支架时,将第一侧板2的第一安装部21插入第一安装槽12内,并通过外置的螺栓进行螺纹连接,将第二侧板3的第二安装部31插入第二安装槽13内,并通过外置螺栓对其进行螺纹连接,当连接完毕后,工作人员可通过导向槽11,将电芯极耳插入主承载板1、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构成的n形支架内,其中导向槽11为喇叭口倒角设计,方便电芯极耳的插入;且在整个n形支架表面设置保护层5,可以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使其适用环境更加广泛,适用性更强。
[0034]为方便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的安装,请参阅图1

图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第一安装槽12和两第二安装槽13内分布螺纹连接有第一安装部21和第二安装部31;位于主承载板1上且在两第一安装槽12和两第二安装槽13之间均开设有限位槽15,第一安装部21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块211和第一卡块212;两第一安装块211延伸至第一安装槽12内并螺纹连接;第一卡块212延伸至主承载板1左侧的限位槽15内,第二安装部31包括两个第二安装块311和第二卡块312;两第二安装块311延伸至第二安装槽13内并螺纹连接;第二卡块312延伸至主承载板1右侧的限位槽15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包电池模组结构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承载板、及位于所述主承载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主承载板上设有若干供电芯极耳贯穿的导向槽;所述主承载板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安装槽和若干第二安装槽;位于所述主承载板上且分别面向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一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侧板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主承载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构成一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包电池模组结构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数量均为两个,两所述第一安装槽和两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分布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包电池模组结构的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承载板上且在两所述第一安装槽和两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均开设有所述限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包电池模组结构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两个第一安装块和第一卡块;两所述第一安装块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卡块延伸至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平黄良取侯龙建宋华伟马天行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