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视觉机器人专用底座,包括底板,该底板的一端顶面设有凸台,该凸台与视觉机器人的放置槽相适配且高度相当,所述凸台的顶面设有第一容纳槽,该第一容纳槽的底面中部设有顶针,所述第一容纳槽与视觉机器人的凸部相适配且高度相当,所述顶针与视觉机器人的凹槽相适配且正对地设置,该顶针与视觉机器人的凹槽高度相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将视觉机器人的底部放置于凸台上,视觉机器人的凸部位于第一容纳槽内,顶针位于视觉机器人的凹槽内,该顶针一直顶住视觉机器人启动按钮,使得视觉机器人在上课过程中一直处于开机状态,所述底板可以用于放置操作页,供视觉机器人拍照。供视觉机器人拍照。供视觉机器人拍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觉机器人专用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底座,具体的说是指一种视觉机器人专用底座。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视觉是指使机器人具有视觉感知功能的系统,是机器人系统组成的重要部分之一。机器人视觉可以通过视觉传感器获取环境的二维图像,并通过视觉处理器进行分析和解释,进而转换为符号,让机器人能够辨识物体。当前,为了增加学生的答题乐趣而专门研发了趣味答题用的视觉机器人,该视觉机器人的底部设有放置槽,该放置槽内设有一凸部,该凸部的底部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启动按钮,在上课过程中需要启动按钮一直处于开启的状态,方能保证视觉机器人在上课过程中一直处于开机状态,但是目前并没有相关的底座可以让视觉机器人在上课过程中一直处于开机状态的同时又能给答题提供辅助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视觉机器人专用底座,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视觉机器人专用底座,包括底板,该底板的一端顶面设有凸台,该凸台与视觉机器人的放置槽相适配且高度相当,所述凸台的顶面设有第一容纳槽,该第一容纳槽的底面中部设有顶针,所述第一容纳槽与视觉机器人的凸部相适配且高度相当,所述顶针与视觉机器人的凹槽相适配且正对地设置,该顶针与视觉机器人的凹槽高度相当。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凸台顶面设有第二容纳槽,该第二容纳槽与第一容纳槽对称地设置,所述凸台的侧面设有定位凹槽。
[0007]本技术还包括一透明盖板,该透明盖板位于凸台的一侧,所述底板的顶面设有多个定位凸点,所述透明盖板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且与定位凸点相适配的的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对应一个定位凸点,每个定位凸点位于对应的定位孔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盖板的顶面设有呈多行多列布置的卡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点设有四个,该四个定位凸点均布于底板的顶面,所述定位孔也对应的设有四个。
[0010]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盖板的两侧面均设有捏耳。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盖板的一端顶面设有题卡编码槽。
[0012]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将视觉机器人的底部放置于凸台上,视觉机器人的凸部位于第一容纳槽内,顶针位于视觉机器人的凹槽内,该顶针一直顶住视觉机器人启动按钮,使得视觉机器人在上课过程中一直处于开机状态,所述底板可以用于放置操作页,供视觉机器人拍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
[0015]图3为视觉机器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照图1和图3。一种视觉机器人专用底座,包括底板1,该底板1的一端顶面设有凸台2,该凸台2与视觉机器人的放置槽41相适配且高度相当,所述凸台2的顶面设有第一容纳槽21,该第一容纳槽21的底面中部设有顶针22。所述第一容纳槽21与视觉机器人的凸部42相适配且高度相当,所述顶针22与视觉机器人的凹槽43相适配且正对地设置,该顶针22与视觉机器人的凹槽43高度相当。
[0017]参照图1和图3。所述凸台2顶面设有第二容纳槽23,该第二容纳槽23与第一容纳槽21对称地设置,所述凸台2的侧面设有定位凹槽24。在视觉机器人的放置槽41内设有充电触点45,所述第二容纳槽23用于供充电触点45的放置,另外,在视觉机器人的放置槽41的内侧壁设有定位凸部46,所述定位凹槽24用于供定位凸部46放置,确保视觉机器人放在凸台2上不会移位。
[0018]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还包括一透明盖板3,该透明盖板3位于凸台2的一侧,所述底板1的顶面设有多个定位凸点11,所述透明盖板3上设有多个上下贯通且与定位凸点11相适配的的定位孔31,每个定位孔31对应一个定位凸点11,每个定位凸点11位于对应的定位孔31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点11设有四个,该四个定位凸点11均布于底板1的顶面,所述定位孔31也对应的设有四个。所述透明盖板3的顶面设有呈多行多列布置的卡槽32,该卡槽32用于放置学生选择的认为正确的操作卡。所述透明盖板3的一端顶面设有题卡编码槽33,该题卡编码槽33与放置在底板1上的操作页的题卡编码相对,供视觉机器人对操作页的识别。所述透明盖板3的两侧面均设有捏耳34,该捏耳34方便透明盖板3的拿取。
[0019]参照图1和图3。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如下:将视觉机器人的底部放置于凸台2上,视觉机器人的凸部位于第一容纳槽2内,顶针22位于视觉机器人的凹槽43内,该顶针22一直顶住视觉机器人的启动按钮44,使得视觉机器人在上课过程中一直处于开机状态。将视觉机器人从凸台2上取下,顶针22与启动按钮44分离,启动按钮44处于关闭状态,视觉机器人自动关机。
[0020]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觉机器人专用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该底板的一端顶面设有凸台,该凸台与视觉机器人的放置槽相适配且高度相当,所述凸台的顶面设有第一容纳槽,该第一容纳槽的底面中部设有顶针,所述第一容纳槽与视觉机器人的凸部相适配且高度相当,所述顶针与视觉机器人的凹槽相适配且正对地设置,该顶针与视觉机器人的凹槽高度相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觉机器人专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顶面设有第二容纳槽,该第二容纳槽与第一容纳槽对称地设置,所述凸台的侧面设有定位凹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视觉机器人专用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透明盖板,该透明盖板位于凸台的一侧,所述底板的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长琛,曾庆利,卓清贵,
申请(专利权)人:智童时刻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