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热高压强处理的玻璃化学强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化学强化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热高压强处理的玻璃化学强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玻璃在制备及日常使用过程中易接触尖锐物体,在局部范围内形成较高的应力场(高压强),导致玻璃表面或内部形成微裂纹,从而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化学强化是生产制造高强度玻璃的有效方法,其主要通过熔盐中的大半径离子替换玻璃中的小半径离子,在玻璃表面产生“挤塞”效应,从而形成压应力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玻璃的抗损伤性能。离子交换形成的压应力层可以消除或抑制表面缺陷的扩展,是衡量离子交换效果的重要指标。
[0003]通常,离子交换强化是在大气压环境中的熔盐中进行,温度和时间都会对强化效果造成影响。压强作为一项重要的设计参数,可引起玻璃网络结构的改变继而影响离子扩散通道,从而对离子交换速率和强化效果造成影响。然而,由于高压离子交换实验既要保证熔盐不泄露,又要保证压强可以均匀传导至熔盐及玻璃样品,目前尚无成熟的试验系统供以探究压强对离子交换强化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r/>[0004]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热高压强处理的玻璃化学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玻璃切割机上将厚度为0.7mm玻璃原片裁切成10
×
20mm的玻璃片,然后将装有切割好的玻璃片的烧杯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5
‑
15min,清洗后的玻璃片放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在80℃的温度下干燥15
‑
25min;步骤二:清洗干燥铜套筒,将离子交换所需要的硝酸钾放入400℃的马弗炉中熔融,然后将熔融后的硝酸钾熔盐倒入铜套筒中,并尽可能多地填充进去以避免高压状态下挤压铜套筒变形,最后将玻璃片垂直插入其中,套上外层铜套筒;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装有硝酸钾及玻璃片的铜套筒放入帕特森高温高压流变仪中,以3
‑
5MPa/min的加压速率加压到30MPa,然后以均匀的速率历时34min升温至硝酸钾熔点,保温20min保证硝酸钾充分熔化,接着历时6min加热至实验设定温度,调整压强至实验设定的压强,恒温恒压保持实验设定的时间2h,再以均匀的速率历时90min降至150℃,然后释放压强,在5min内将温度降至室温;步骤四:将步骤三获得的离子交换后的玻璃片取出,用蒸馏水在超声中清洗8
‑
12min,最后在80℃的干燥箱中干燥8
‑
13min;步骤五:步骤四获得的玻璃样品制备断面,用X射线能谱分析测量其离子交换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热高压强处理的玻璃化学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的铜套筒的清洗操作为:用酒精擦拭铜套筒,然后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林锋,鲁冉冉,徐亚楠,刘津,石玉超,高天亮,王连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慧术玻璃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