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芳基取代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芳基取代的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苄基胺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天然产物和生物体内,该类化合物的合成一直受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含氮官能团可以通过广泛的合成方法来获得。这些反应包括胺和羧酸的偶联(通常需要使用偶联试剂),亲核酰基取代,贝克曼重排,法沃斯基重排等。所有这些方法都涉及N
‑
碳基键的反合成断开或底物核心结构的重排,从而限制了可获得高度功能化胺类的合成途径。
[0003]目前,可见光/过渡金属共催化自由基偶联反应策略已成为构建C(sp3)
‑
X键的研究重点。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麦克米兰课题组(Nature,2020,,580,220)报道了可见光/铜共催化的C(sp3)
‑
N键构建的新方法。但是该策略构建的是芳香族C
‑
N键,仍缺乏对于C(sp3)与游离胺基成键方法。此外,现有技术方案中,苄基C
‑r/>H键与胺基在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式(III)所示的芳基取代的酰胺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式(I)所示的化合物、式(II)所示的胺类化合物、金属催化剂、光催化剂、配体、氧化剂、混合加入有机溶剂中,在保护氛围下,10
‑
50℃下可见光照360
‑
830nm光照2
‑
12小时,所得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式(III)所示的芳基取代的酰胺类化合物;式(I)、式(III)中,R1选自萘基、2
‑
氯
‑5‑
溴苯基中的一种,R2选自甲基、氰基和4
‑
乙氧基苯基中的一种;或者R1与R2以及二者之间的C连接成{[7
‑
乙酰基
‑
3,3
‑
二甲基
‑5‑
(2
‑
甲基丙
‑2‑
基)
‑
2,3
‑
二氢
‑
1H
‑
茚基]氨基}甲烷酸甲酯;式(II)、式(III)中,R3选自甲氧羰基、叔丁氧羰基、4
‑
甲基苯磺酰基、苄氧酰基中的一种,R4选自氢、甲基中的一种;式(I)所示的化合物、式(II)所示的胺类化合物、金属催化剂、光催化剂、配体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0.001~0.2:0.001~0.2:0.001~0.2:1~5;所述的金属催化剂为铜系催化剂,选自碘化亚铜、氯化亚铜、氯化铜、溴化亚铜、醋酸铜中的一种;所述的光催化剂选自Ru(bpy)3Cl2·
6H2O、Ir(ppy)3、[Ir{dF(CF3)ppy}2(dtbbpy)]PF6、[Ir(ppy)2(dtbbpy)]PF6、2,4,5,6
‑
四(9
‑
咔唑基)
‑
间苯二腈、9
‑
芴酮、玫瑰红、酸性红、罗丹明、占吨酮、10
‑
甲基
‑9‑
均三甲苯基吖啶高氯酸盐中的一种;所述的配体选自1,10
‑
菲罗啉、4,7
‑
二甲基
‑
1,10
‑
菲罗啉、4,7
’‑
二甲氧基
‑
1,10
‑
菲罗啉、4,7
’‑
二苯基
‑
1,10
‑
菲罗啉、4,4
’‑
二甲基联吡啶、联吡啶、2,2
’‑
技术研发人员:张依凡,刘石惠,姜玉新,张兴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