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制棉生产用挤压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4315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精制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制棉生产用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安装有传输带,传输带的中间安装有收集箱,底座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框,在传输带带动精制棉进行挤压脱水时,调节限位板及限位锥距离传输带表面的高度,进而调节精制棉挤压脱水的厚度的一致性,精制棉的挤压厚度一致,挤压脱水效果一致且充分。在传输带的表面边缘设置挡条,精制棉在传输带上进行挤压脱水后,挤压出的水进入收集箱中,且挡条可以阻挡拦截挤压出的水四处溢出,便于对精制棉挤压脱出的水进行收集。便于对精制棉挤压脱出的水进行收集。便于对精制棉挤压脱出的水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制棉生产用挤压脱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制棉生产
,具体为一种精制棉生产用挤压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精制棉是均匀疏松、无木屑、竹屑、泥沙、油污和金属物等杂质的白色絮状物,精制棉无毒、无味、易吸水,是制造醚类纤维素、硝化纤维素(硝化棉)和醋酸纤维素的主要材料,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塑料、电子、造纸、冶金或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被誉为“特种工业味精”。
[0003]精制棉是棉短绒经碱法蒸煮、漂白等精制处理后所得的一种高纯度的纤维素产品,其原料为棉短绒,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
[0004]在精制棉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包括脱水工序,该工序是将蒸煮漂白过的潮湿棉短绒通过物理挤压方式将水份分离;脱水装置是精制棉生产中重要设备之一,精制棉在进行脱水时,常见的脱水装置均为滚轮碾压式脱水设备。
[0005]当前,精制棉生产时挤压脱水存在一些问题,精制棉的挤压脱水装置不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在对不同厚度的精制棉进行挤压时,不同厚度的精制棉受到的挤压力不同,导致不同厚度的精制棉脱水效果不一致,脱水不够充分,影响后续精制棉的加工处理,而且,精制棉在传输带上移动挤压脱水时,传输带表面两侧无阻挡拦截结构,精制棉及挤压出的水容易分散溢出,不方便收集挤压出的水。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精制棉生产用挤压脱水装置,调节受挤压的精制棉的厚度,进行均匀且充分的挤压脱水。
[0006]例如,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5210017U提供了一种用于精制棉生产的挤压脱水装置,该装置在进行棉花的挤压脱水时,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半齿轮进行转动,联动齿轮随之间歇转动,从而带动联动轴进行转动,联动轴所对应的滚轴随之转动,从而带动传输带进行间歇传输,在传输带对棉花进行间歇传输时,挤压辊随之对传输带处的棉花进行初次挤压脱水,同时,当传输机构停顿不传输时,挤压气缸带动挤压板对棉花进行挤压,从而对棉花进行二次挤压脱水,从而保证挤压脱水效果,具备挤压脱水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挤压脱水效果一般的问题。
[0007]但是,其装置仅适用于挤压气缸带动挤压板对棉花进行挤压,从而对棉花进行二次挤压脱水,从而保证挤压脱水效果,具备挤压脱水效果好等优点,不能调节受挤压的精制棉的厚度,挤压脱水不够充分且均匀。
[0008]现有的精制棉生产用挤压脱水装置,精制棉的挤压脱水装置不能进行高度的调节,在对不同厚度的精制棉进行挤压时,不同厚度的精制棉受到的挤压力不同,导致不同厚度的精制棉脱水效果不一致,影响后续精制棉的加工处理,而且,精制棉在传输带上移动挤压脱水时,传输带表面两侧无阻挡拦截结构,精制棉及挤压出的水容易分散溢出,不方便收集挤压出的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制棉生产用挤压脱水装置,以解决在对不同厚度的精制棉进行挤压时,不同厚度的精制棉受到的挤压力不同,导致不同厚度的精制棉脱水效果不一致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制棉生产用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中间安装有收集箱,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框。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顶端开有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内部穿过有第一调节杆。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杆的表面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底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端固定有限位锥。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顶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有挤压板。
[0014]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顶端开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内部穿过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表面连接有第二螺母。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底端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端安装有挤压辊。
[0016]优选的,所述传输带的两端安装有转动辊,所述传输带的一端安装有收棉盒,所述传输带的表面边缘固定有挡条。
[0017]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顶端开有第一落水孔,所述收集箱的侧面底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传输带的表面开有第二落水孔。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框,安装框罩在传输带的上方,通过第一调节杆安装限位板及限位锥,通过第二调节杆安装挤压辊,在传输带带动精制棉进行挤压脱水时,先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杆,调节限位板及限位锥距离传输带表面的高度,进而调节精制棉挤压脱水的厚度的一致性,再根据精制棉的厚度,通过第二调节杆来调节挤压辊距离传输带表面的高度,通过挤压辊充分的对精制棉进行挤压脱水,且精制棉的挤压厚度一致,挤压脱水效果一致且充分。
[0020]2.本专利技术在传输带的表面边缘设置挡条,并在传输带的表面设置第二落水孔,收集箱穿插在传输带的中间,且收集箱的顶端设置第一落水孔,精制棉在传输带上进行挤压脱水后,挤压出的水从第二落水孔,经第一落水孔进入收集箱中,且挡条可以阻挡拦截挤压出的水四处溢出,便于对精制棉挤压脱出的水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A处放大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B处放大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C处放大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传输带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挤压辊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限位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底座;2、传输带;3、第二落水孔;4、挡条;5、收集箱;6、电动伸缩杆;7、挤压板;8、安装框;9、转动辊;10、收棉盒;11、限位锥;12、第一调节杆;13、第一螺母;14、第一调节孔;15、限位板;16、第二螺母;17、安装架;18、挤压辊;19、第二调节杆;20、第二调节孔;21、第一落水孔;2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实施例1
[0031]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图示中的一种精制棉生产用挤压脱水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传输带2,传输带2水平设置,且长度不大于底座1的长度。
[0032]底座1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框8,安装框8的截面为C型结构,其罩在传输带2的顶端,顶端为水平设置。
[0033]安装框8的顶端开有第一调节孔14,第一调节孔14远离收棉盒10;第一调节孔14的内部穿过有第一调节杆12,第一调节孔12竖直设置,且为螺纹杆结构。
[0034]第一调节杆12的表面连接有第一螺母13,第一螺母13位于第一调节孔14的上下位置,用于把第一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制棉生产用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传输带(2),所述传输带(2)的中间安装有收集箱(5),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制棉生产用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8)的顶端开有第一调节孔(14),所述第一调节孔(14)的内部穿过有第一调节杆(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制棉生产用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12)的表面连接有第一螺母(13),所述第一调节杆(12)的底端固定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的底端固定有限位锥(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制棉生产用挤压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8)的顶端安装有电动伸缩杆(6),所述电动伸缩杆(6)的底端固定有挤压板(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制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爱明杨金福鲍宇峰杨国军石祚云许红梅苏小红顾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瑶华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