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装载机变速箱挡位行程限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255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装载机变速箱挡位行程限位结构,它包括拨叉端盖、挡板、调整垫片、拨叉轴和拨叉支架;所述拨叉支架左端面设有定位止口,并在拨叉支架本体上设有过油孔和油槽;所述拨叉端盖通过端盖纸垫和外螺栓紧固在拨叉支架上;所述拨叉轴内置在拨叉端盖和拨叉支架内,该拨叉轴的左端面设有螺纹孔;所述挡板和调整垫片通过内螺栓紧固在拨叉轴左端面上,该调整垫片设在挡板与拨叉轴之间用于调整挡位行程间隙,该挡板的左端面到拨叉端盖内台阶面的距离与挡板的右端面到拨叉支架止口的距离相等,实现高、低挡限位行程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制作与维修成本低、换挡机构挡位行程准确度高。挡机构挡位行程准确度高。挡机构挡位行程准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纯电动装载机变速箱挡位行程限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载机驱动桥变速箱
,具体涉及纯电动装载机变速箱挡位行程限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国内装载机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纯电动装载机,目前纯电动装载机变速箱包括行星式和定轴式两种流派,其中纯电动装载机定轴式变速箱普遍采用外置两挡电动换挡机构,设有高速挡和低速挡,采用拨叉换挡的结构,当变速箱输入和输出转速差在换挡指令允许的值内时,换挡机构便拨动拨叉执行换挡指令。该换挡机构存在的缺陷是:由于换挡机构的拨指是采用摆角的方式去执行输出,未设挡位限位行程,无法将挡位行程控制在精确的要求值内,这就容易造成拨叉变形与早期异常磨损和出现无挡位或者挡位信息紊乱的问题,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作业,增加了售后维护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制作与维修成本低、换挡机构挡位行程准确度高的纯电动装载机变速箱挡位行程限位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纯电动装载机变速箱无挡位限位行程造成拨叉变形与早期异常磨损和无挡位或者挡位信息紊乱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纯电动装载机变速箱挡位行程限位结构包括拨叉端盖1、内螺栓2、挡板3、调整垫片4、拨叉轴5、拨叉支架6、端盖纸垫7和外螺栓8;所述拨叉支架6的左端面设有定位止口,并在拨叉支架本体上设有过油孔9和油槽10;所述拨叉端盖1通过端盖纸垫7和外螺栓8紧固在拨叉支架6上;所述拨叉轴5内置在拨叉端盖1和拨叉支架6内,该拨叉轴5的左端面加工有螺纹孔;所述挡板3和调整垫片4通过内螺栓2紧固在拨叉轴5的左端面上,该调整垫片4设在挡板3与拨叉轴5之间用于调整挡位行程间隙,该挡板3的左端面到拨叉端盖内台阶面的距离与挡板3的右端面到拨叉支架止口的距离相等,实现高、低挡限位行程一致。
[0005]上述拨叉支架本体上的过油孔9及油槽10,可防止拨叉轴5在内部换挡左右往复运动时形成密闭的负压空间而影响换挡,确保内部空气及油液畅通,同时增加对拨叉轴5的润滑作用。
[0006]当换低速挡时,挡板3的右端面与拨叉支架定位止口贴合形成限位;当换高速挡时,挡板3的左端面与拨叉端盖1的内台阶面贴合形成限位,且高、低挡挡位行程相同。
[0007]上述结构纯电动装载机变速箱挡位行程限位结构通过在现有拨叉总成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了限位结构以保证在换挡过程中挡位行程的准确性,具有以下技术特点和有益效果:
[0008]1、在拨叉总成上增加挡位行程限位结构,有效解决了换挡机构挡位行程不精准带来的故障;
[0009]2、在换挡拨叉支架本体上增加油槽及过油孔,可避免总成内部形成负压腔,同时
有利于拨叉轴的润滑;
[0010]3、将现有技术中的拨叉轴部分外露改为整体内置,可避免外部沙石的磕碰,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纯电动装载机变速箱挡位行程限位结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拨叉支架本体过油孔与油槽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拨叉端盖1、内螺栓2、挡板3、调整垫片4、拨叉轴5、拨叉支架6、端盖纸垫7、外螺栓8,过油孔9、油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纯电动装载机变速箱挡位行程限位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图1

图2所示,本技术纯电动装载机变速箱挡位行程限位结构包括拨叉端盖1、内螺栓2、挡板3、调整垫片4、拨叉轴5、拨叉支架6、端盖纸垫7和外螺栓8;所述拨叉支架6的左端面设有定位止口,并在拨叉支架本体上设有过油孔9和油槽10,以防止拨叉轴5在内部换挡左右往复运动时形成密闭的负压空间而影响换挡,确保内部空气及油液畅通,同时增加对拨叉轴5的润滑作用;所述拨叉端盖1通过端盖纸垫7和外螺栓8紧固在拨叉支架6上;所述拨叉轴5内置在拨叉端盖1和拨叉支架6内,该拨叉轴5的左端面加工有螺纹孔;所述挡板3和调整垫片4通过内螺栓2紧固在拨叉轴5的左端面上,该调整垫片4设在挡板3与拨叉轴5之间用于调整挡位行程间隙,使挡板3的左端面到拨叉端盖内台阶面的距离与挡板3的右端面到拨叉支架止口的距离相等,实现高、低挡限位行程一致。
[0016]装配时将拨叉轴5置于空挡位置,用深度尺测量拨叉轴5端面到拨叉支架6止口的距离,再测量拨叉端盖1安装面到内台阶面的深度,同时测量挡板3的厚度,计算选择合适厚度的调整垫片4,使挡板3的左端面到拨叉端盖内台阶面的距离与挡板3的右端面到拨叉支架止口的距离相等即可;将挡板3和调整垫4通过螺栓2紧固在拨叉轴5的左端面上,再将端盖纸垫7放入拨叉端盖1内,通过外螺栓8将拨叉端盖1紧固在拨叉支架6上,至此完成拨叉总成的装配。
[0017]本技术纯电动装载机变速箱挡位行程限位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因挡位行程不准确造成的拨叉变形与早期异常磨损和无挡位或者挡位信息紊乱的问题,降低了售后维修费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电动装载机变速箱挡位行程限位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拨叉端盖(1)、内螺栓(2)、挡板(3)、调整垫片(4)、拨叉轴(5)、拨叉支架(6)、端盖纸垫(7)和外螺栓(8);所述拨叉支架(6)的左端面设有定位止口,并在拨叉支架本体上设有过油孔(9)和油槽(10);所述拨叉端盖(1)通过端盖纸垫(7)和外螺栓(8)紧固在拨叉支架(6)上;所述拨叉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春任高奇阙智坚卜习燕
申请(专利权)人:龙工福建桥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