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20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属于连接件技术领域,包括主通管,所述主通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接头管,所述主通管外表面传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主通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泄压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泄压组件,第二通道与进气口连通并且胶管内的气体从第二出气口排出,实现泄压的效果,若胶管内产生的气压过大,连接柱在气压的作用下向上位移滑入第二壳体内,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都与进气口连通,此时,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均能排出气体,能够实现迅速泄压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分级泄压的效果,能够应对胶管内不同压力情况,避免胶管内气压过大而造成胶管破裂或接头处断开情况,提高了胶管输送气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高了胶管输送气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高了胶管输送气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件
,尤其涉及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

技术介绍

[0002]胶管是指用以输送气体、液体、浆状或粒状物料的一类管状橡胶制品,目前机械设备行业对各类胶管的使用比较广泛,由于工作需要或作业场所的气源与作业点相距较远,又因胶管的通常规格30米,所以需要2盘或3~4盘胶管用对接直通宝塔型接头连接起来。
[0003]现有的技术中公开了部分医疗器械领域的专利技术专利,其中申请号为CN202111058768.0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型高稳定性胶管接头,解决了因液体冲击力而导致接头松动的问题,包括液压变管和套设在液压变管外的外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变管包括定杆以及固定连接在定杆右端部的压变管,所述定杆靠近压变管的外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垫环,所述压变管的滑动端位于限位垫环左侧,所述定杆外端开凿有预警环槽,所述预警环槽内壁开凿有灌液孔,所述灌液孔朝向上方的口部位于限位垫环左侧,所述预警环槽内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显色点,多个所述显色点上固定贯穿有导液纤维束,所述导液纤维束端部延伸至灌液孔的口部,通过液压变管的设置,在流体经过时,在流体压力作用下压变管挤压胶管并朝向外套壳内壁扩张,使外顶环楔块挤压胶管,此时胶管发生局部形变,便陷入对应的内陷环楔槽内,实现通过流体自身压力挤压紧固胶管与本接头之间的连接,实现随着液体压力增大,二者之间连接稳定性越高的效果。
[0004]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气体或者液体在胶管内输送时,若是输出端发生故障,导致输送压力过大,从而造成胶管内的压力过大,会造成胶管或者连接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胶管内的压力过大,会造成胶管或者连接件造成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包括主通管,所述主通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接头管,所述主通管外表面传动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主通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泄压组件;
[0008]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滑动环,所述滑动环滑动连接于主通管外表面,所述滑动环内侧与主通管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滑动环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环,所述挤压环滑动连接于主通管外表面,所述挤压环内侧与主通管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挤压环远离滑动环的一侧贴合有两个挤压轮,且两个挤压轮沿主通管轴心位置呈对称分布,所述挤压轮远离挤压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侧均通过销轴铰接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与主通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挤压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块,且夹持块内部固定连接有柔性垫,所述夹持块与柔性垫横截面形状均为半环形。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主通管两端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
弹簧两端分别与安装槽内壁底部和连接杆一侧固定连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主通管两端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且滑块与滑槽紧密滑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滑动环一侧螺纹连接有调整丝杠,且两个调整丝杠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中心位置卡接有转动环,所述连接轴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部与主通管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两个所述调整丝杠沿连接轴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且两个调整丝杠螺纹方向相反。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泄压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底部与主通管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底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主通管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顶部嵌设有螺母,且螺母内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顶部固定连接有钮帽,所述螺栓远离钮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底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滑杆外表面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底部和连接柱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底部嵌设有密封环,所述连接座与密封环滑动连接。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连接柱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与进气口贴合。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顶部连通有多个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通道与进气口相连通。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4]所述第二壳体内腔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壳体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一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进气口相连通。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6]所述密封块为柔性塑胶块,且密封块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002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泄压组件,胶管内的气压刚刚超过泄压组件的临界值,密封块在气压的作用下与进气口分离,第二通道与进气口连通并且胶管内的气体从第二出气口排出,实现泄压的效果,若胶管内产生的气压过大,连接柱在气压的作用下向上位移滑入第二壳体内,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都与进气口连通,此时,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均能排出气体,能够实现迅速泄压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分级泄压的效果,能够应对胶管内不同压力情况,避免胶管内气压过大而造成胶管破裂或接头处断开情况,提高了胶管输送气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0029]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螺栓,通过转动螺栓,螺栓转动带动连接座移动,使连接座与连接柱之间距离改变,从而改变第一弹簧压缩量,使连接柱受到的第一弹簧的压力发生
变化,从而改变连接柱的泄压临界值,从能够人为的设置胶管内部的安全气压值,从而满足对不同气体输送时的不同压力的要求,提高了接头实用性。
[0030]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夹持组件,转动环通过连接轴带动两侧的调整丝杠转动,调整丝杠通过滑动环带动挤压环在主通管外表面移动,挤压环带动挤压轮移动,挤压轮带动连接杆绕销轴转动,连接杆带动夹持块向接头管方向靠近并对胶管外侧进行夹持限定,从而实现对胶头固定限位,提高了胶头与接头管的连接紧密性,同时,能够实现胶头与接头管的快捷拆装,提高了胶管与接头管的安装拆卸效率。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的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包括主通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管(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接头管(2),所述主通管(1)外表面传动连接有夹持组件(4),所述主通管(1)一侧固定连接有泄压组件(3);所述夹持组件(4)包括两个滑动环(401),所述滑动环(401)滑动连接于主通管(1)外表面,所述滑动环(401)内侧与主通管(1)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滑动环(401)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环(407),所述挤压环(407)滑动连接于主通管(1)外表面,所述挤压环(407)内侧与主通管(1)外表面相贴合,所述挤压环(407)远离滑动环(401)的一侧贴合有两个挤压轮(406),且两个挤压轮(406)沿主通管(1)轴心位置呈对称分布,所述挤压轮(406)远离挤压环(4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08),所述连接杆(408)两侧均通过销轴铰接有连接支架(405),所述连接支架(405)与主通管(1)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08)远离挤压轮(4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块(402),且夹持块(402)内部固定连接有柔性垫,所述夹持块(402)与柔性垫横截面形状均为半环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管(1)两端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409),所述安装槽(409)内设置有第二弹簧(404),所述第二弹簧(404)两端分别与安装槽(409)内壁底部和连接杆(408)一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通管(1)两端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14),所述滑动环(40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413),所述滑块(413)滑动连接于滑槽(414)内,所述滑块(413)与滑槽(414)横截面形状均为T形,且滑块(413)与滑槽(414)紧密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管双头外丝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环(401)一侧螺纹连接有调整丝杠(411),且两个调整丝杠(41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轴(410),所述连接轴(410)中心位置卡接有转动环(403),所述连接轴(410)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安装座(310),所述安装座(310)底部与主通管(1)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玉梁顺杰张杭徐广春李外明陈炳坤朱艳君黄钟光叶新荣张俊陈嘉健罗佩娜何青华王智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