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一种吸嘴结构和道路清扫车,包括吸嘴腔体和沿该吸嘴腔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至少一个吸筒,吸嘴腔体的前端设置有前封板,并且吸嘴腔体内部设置有隔板,以将吸嘴腔体分隔出至少一个前腔室,每个前腔室对应地与每个吸筒连通,隔板与地面之间留有间隙;吸嘴结构还包括多组喷杆,每组喷杆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嘴,多组喷杆固定在吸嘴腔体的外侧,且沿隔板的外轮廓布置;相应地,吸嘴腔体的顶板上沿隔板的外轮廓开设有多个供喷嘴喷射的喷水孔。隔板将每个吸筒单独分隔成前腔室,实现面积减小,提高吸嘴结构的吸附能力,并配合多组喷杆满足不同作业场景,提高清扫洁净度和作业效率。和作业效率。和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嘴结构和道路清扫车
[0001]本公开涉及道路清扫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吸嘴结构和道路清扫车。
技术介绍
[0002]清洁用吸嘴是道路清扫车的关键部位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清洁质量和作业效率。目前,清洁用吸嘴主要包括洗扫车的宽吸嘴和传统的干式扫路车的窄吸嘴,其中宽吸嘴由于吸嘴较宽,内腔面积较大,导致内部平均风速较低,在遇到具有一定数量且较大颗粒石子的路段的时候,容易出现吸拾不上的问题;而窄吸嘴由于吸嘴较窄且没有高压水冲洗,对于灰尘较多的路段,清扫后的洁净度较低。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作业场景,提高道路清洁质量的吸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嘴结构,该吸嘴结构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能够适应多种作业场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吸嘴结构,包括吸嘴腔体和沿该吸嘴腔体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至少一个吸筒,所述吸嘴腔体的前端设置有前封板,并且所述吸嘴腔体内部设置有隔板,以将所述吸嘴腔体分隔出至少一个前腔室,每个所述前腔室对应地与每个所述吸筒连通,所述隔板与地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吸嘴结构还包括多组喷杆,每组所述喷杆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嘴,多组所述喷杆固定在所述吸嘴腔体的外侧,且沿所述隔板的外轮廓布置;相应地,所述吸嘴腔体的顶板上沿所述隔板的外轮廓开设有多个供所述喷嘴喷射的喷水孔。
[0005]可选地,所述隔板构造为V形隔板,且朝向前开口设置。
[0006]可选地,所述吸嘴结构包括多个所述V形隔板,且多个所述V形隔板沿所述吸嘴腔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为一体并固定到所述吸嘴腔体的顶板和两侧侧板上,且相邻的两个所述V形隔板的连接处与所述前封板贴合设置。
[0007]可选地,所述吸嘴腔体的后端设置有后封板,所述V形隔板与所述后封板间隔或者不间隔设置,以将所述吸嘴腔体分隔出后腔室。
[0008]可选地,所述前封板和所述后封板均构造为橡胶板,所述前封板和所述后封板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顶板的前端和后端。
[0009]可选地,所述吸筒与所述V形隔板的后部开口处相对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隔板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在10mm
‑
20mm之间。
[0011]可选地,所述喷水孔构造为腰型孔,多个所述喷水孔与多个所述喷嘴一一对应。
[0012]可选地,所述喷嘴朝向所述前腔室喷射,且所述喷嘴的轴线与地面的夹角为30
°‑
45
°
。
[0013]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道路清扫车,包括上述公开的吸嘴结构。
[0014]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吸嘴腔体内部设置隔板,将吸筒单独分隔构成用
于吸拾垃圾的前腔室,以使得吸拾垃圾的腔室面积大大减小,从而提升了平均风速,有效地提高了吸嘴结构的吸附能力,以此能够很好地吸拾石子、砖块等较大颗粒垃圾,同时配合多组喷杆的设置,形成高压射流水,这使得对于灰尘较多的路面也能够很好地适应,满足不同的作业场景,提高清扫洁净度。
[001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嘴结构的仰视图;
[0018]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嘴结构的剖视图;
[0019]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嘴结构的俯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吸嘴腔体;11
‑
后腔室;12
‑
前腔室;13
‑
顶板;14
‑
侧板;2
‑
吸筒;3
‑
前封板;4
‑
后封板;5
‑
隔板;6
‑
喷杆;7
‑
喷嘴;8
‑
喷水孔;9
‑
垃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23]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通常是指以道路清扫车为基准,车头为前,车尾为后,具体参考图1和图3的图面的上下方向即为本公开中的前后方向;“内、外”是指吸嘴腔体1的轮廓的内和外定义的;其中,吸嘴腔体1的宽度方向即为上述的前后方向,长度方向即为道路清扫车的左右方向,也即为图3图面所示的左右方向;“上、下”则是针对地面垃圾而言,远离地面垃圾的为上方,参考图2图面所示的右侧即为上方。上述方位词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0024]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吸嘴结构,参考图1至图3所示,该吸嘴结构包括吸嘴腔体1和沿该吸嘴腔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至少一个吸筒2,所述吸嘴腔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封板3,并且所述吸嘴腔体1内部设置有隔板5,以将所述吸嘴腔体1分隔出至少一个前腔室12,每个所述前腔室12对应地与每个所述吸筒2连通。
[0025]需要说明的是,隔板5的数量与吸筒2的个数以及前腔室12的个数一致,隔板5可以根据吸筒2的位置和数量进行布置,以将吸嘴腔体1的内部分隔出用来负责吸拾垃圾9的前腔室12(也即,前腔室12即为整体吸嘴结构的吸尘腔体)。这样,分隔后的前腔室12较原有吸嘴腔体1的宽度尺寸减小,不仅使得整体吸嘴结构紧凑,并且由于用于吸拾垃圾的腔室面积大大减小,提升了平均风速,有效地提高了吸嘴结构的吸附能力,从而能够很好地吸拾石子、砖块等较大颗粒垃圾,同时对于灰尘较多的路面也能够很好地适应,满足不同的作业场景,提高清扫洁净度。
[0026]进一步地,为了实现隔板的聚拢垃圾作用,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5构造为V形隔板,且朝向前开口设置。通过V形隔板的设置,使其还兼具有导向作用,当路面出现较大颗粒垃圾时,V形隔板首先能够对于颗粒较大垃圾进行阻挡,而后随着道路清扫车
的前行,垃圾会沿着V形隔板的内壁滑行到吸筒2的吸口处,从而起到一种聚拢垃圾的作用,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隔板5还可以构造为U形,对此本公开不作限制。
[0027]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嘴结构包括多个所述V形隔板,多个所述V形隔板沿所述吸嘴腔体1的长度方向连接为一体并固定到所述吸嘴腔体1的顶板13和两侧侧板14上,且相邻的两个所述V形隔板的连接处与所述前封板3贴合设置,其中,多个V形隔板可以构造为折弯板。
[0028]可选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1和图3所示,吸筒2个数为两个,因而设置两个V形隔板以构成W形状。其中,两个V形隔板可以焊接到吸嘴腔体1的顶板13和两侧侧板14上,保证连接稳固。具体地,相邻的两个V形隔板的连接处与前封板3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嘴腔体(1)和沿该吸嘴腔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的至少一个吸筒(2),所述吸嘴腔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封板(3),并且所述吸嘴腔体(1)内部设置有隔板(5),以将所述吸嘴腔体(1)分隔出至少一个前腔室(12),每个所述前腔室(12)对应地与每个所述吸筒(2)连通,所述隔板(5)与地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吸嘴结构还包括多组喷杆(6),每组所述喷杆(6)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喷嘴(7),多组所述喷杆(6)固定在所述吸嘴腔体(1)的外侧,且沿所述隔板(5)的外轮廓布置;相应地,所述吸嘴腔体(1)的顶板(13)上沿所述隔板(5)的外轮廓开设有多个供所述喷嘴(7)喷射的喷水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构造为V形隔板,且朝向前开口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结构包括多个所述V形隔板,且多个所述V形隔板沿所述吸嘴腔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为一体并固定到所述吸嘴腔体(1)的顶板(13)和两侧侧板(14)上,且相邻的两个所述V形隔板的连接处与所述前封板(3)贴合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陈远程,杨元宝,李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普罗科环境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