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有溶藻能力的交替单胞菌及其对米氏凯伦藻的溶藻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06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有溶藻能力的交替单胞菌及其对米氏凯伦藻的溶藻应用,涉及到赤潮微生物学领域,该溶藻菌命名为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abrolhosensisJ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有溶藻能力的交替单胞菌及其对米氏凯伦藻的溶藻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有溶藻能力的交替单胞菌,还涉及到一株有溶藻能力的交替单胞菌对米氏凯伦藻的溶藻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不断进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增强,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以及海水养殖业发展,使得水体富营养化逐渐加重,海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赤潮在世界范围内频繁暴发,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海洋赤潮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
[0003]目前,对于赤潮的处理方式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物理、化学方法成本较高,外来物质的添加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对其他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副作用。与物理法、化学法相比,生物方法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特点。由于微生物具有世代周期短、繁殖快、代谢快等特征,在生物方法中利用微生物防治有害赤潮的方法占有重要地位。在地表水环境以及土壤中,尤其是在水华和赤潮暴发的环境中,抑藻细菌的生长和代谢通常变得非常活跃,它们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分泌抑藻物质、竞争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方式对赤潮藻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在赤潮自然消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0004]因此,技术人员致力于筛选高效溶藻细菌或并分离高效溶藻活性物质,进而开发微生物杀藻剂作为赤潮防控的有效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米氏凯伦藻具有很强的溶藻效果的交替单胞菌JY

JZ1及其应用。
[0006]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株有溶藻能力的交替单胞菌,为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abrolhosensisJY

JZ1),已于2021年10月11日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CGMCCNo.23511。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ON533324。
[0008]所述交替单胞菌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菌种:采用所述的交替单胞菌JY

JZ1;
[0010](2)平板培养:将步骤(1)中的菌种接种于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
[0011](3)初级培养:无菌条件下取培养好的平板,用接种环取一环于20mL液体培养基中,28℃,摇床180rpm培养24小时,获得初级培养菌液;
[0012](4)发酵培养:将步骤(3)制得的菌液接种与200ml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1%,28℃,180rpm培养24小时后,收集发酵液;
[0013]步骤(3)和(4)中所述的液体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5g/L、酵母提取物1g/L、磷酸高铁0.01g/L、人工海水1L,调节pH至7.6

8.2,121℃高温蒸汽灭菌20min;固体培养基中添加
终浓度1.6wt%的琼脂粉。
[0014]所述交替单胞菌菌株JY

JZ1的菌落呈圆形,乳白色,全缘,略微突起,表面光滑偏湿润,菌体呈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交替单胞菌JY

JZ1能够利用葡萄糖、甘露醇、蔗糖、果糖、麦芽糖、乳糖作为细菌生长的唯一碳源,能够产生淀粉酶、明胶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在对交替单胞菌JY

JZ1进行甲基红试验、V

P试验和硝酸盐还原试验中,结果都呈阴性。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交替单胞菌JY

JZ1的溶藻菌剂。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溶藻菌剂制备而成的溶藻剂。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交替单胞菌JY

JZ1在赤潮藻防治中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的交替单胞菌JY

JZ1在溶藻中的应用,其所述的藻包括赤潮藻中常见的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minimum)等。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效果及优点是:
[0020]1、获得的交替单胞菌JY

JZ1溶藻效果好,对米氏凯伦藻具有很强的溶藻效果;细菌发酵液对米氏凯伦藻、微小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均有溶藻活性,72小时内达到80%以上;
[0021]2、交替单胞菌JY

JZ1的发酵液对温度(

20℃~100℃)和pH(3~13)有高适应性;
[0022]3、交替单胞菌JY

JZ1来源于海洋环境,对环境友好,用于赤潮防控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2中不同浓度菌株滤液对米氏凯伦藻的溶藻活性。
[0024]图2为实施例3观察到的米氏凯伦藻细胞形态的变化。
[0025]图3为实施例4实验验证交替单胞菌JY

JZ1发酵滤液对藻细胞最大量子产率的影响。
[0026]图4为实施例4实验验证交替单胞菌JY

JZ1发酵滤液对藻细胞表观光合效率的影响。
[0027]图5为实施例4实验验证交替单胞菌JY

JZ1发酵滤液对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的影响。
[0028]图6为实施例5中试验所得的交替单胞菌JY

JZ1发酵滤液对三种赤潮藻处理72h的溶藻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相互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0]实施例1:交替单胞菌JY

JZ1菌株鉴定
[0031]对JY

JZ1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染色以及糖发酵实验,结果显示JY

JZ1细菌有如下生物学特征:菌株JY

JZ1的菌落呈圆形,乳白色,全缘,略微突起,表面光滑偏湿润,菌体呈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JY

JZ1能够利用葡萄糖、甘露醇、蔗糖、果糖、麦芽糖、乳糖作为细菌生长的唯一碳源,能够产生淀粉酶、明胶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在对JY

JZ1进行甲基红试验、V

P试验和硝酸盐还原试验中,结果都呈阴性。
[0032]扩增JY

JZ1菌株的16srRNA,对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与AlteromonasabrolhosensisPEL67E
T
同源性为99.3%,因此鉴定为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abrolhosensis,命名为交替单胞菌JY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有溶藻能力的交替单胞菌,为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abrolhosensis JY

JZ1),已于2021年10月11日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CGMCCNo.23511。2.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溶藻能力的交替单胞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单胞菌JY

JZ1;(2)平板培养:将步骤(1)中的菌种接种于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3)初级培养:无菌条件下取培养好的平板,用接种环取一环于20mL液体培养基中,28℃,摇床180rpm培养24小时,获得初级培养菌液;(4)发酵培养:将步骤(3)制得的菌液接种与200ml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1%,28℃,180rpm培养24小时后,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阳马增岭卢家展徐汉卿秦文莉王敏陈斌斌金暄婷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