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院感防控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智能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院感防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革命的加速推进,以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医疗工作中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支撑,诸如远程诊断设备、智能化器械、可穿戴监测设备、影像辅助诊断系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医用机器人等新产品、新业态加速普及应用,医疗工作中传统的疾病预警、诊断、治疗、预后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0003]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活动期内遭到病原体侵袭而引发的明确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在医院这样各种疾病患者集中和人员密集场所,最容易被污染而形成交叉感染或使感染迅速传播,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就将给社会、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严重的危害。据估计,医院感染每年影响着全世界大约150万人,在发展中国家100名住院病人中就有10人将受到院感的影响,导致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以及更长的住院时间,住院相关成本的增加,甚至导致死亡。研究发现,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院感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测温和人脸识别系统,用于对第一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和测温,并将识别数据和测温数据发送至终端服务器;消杀感应系统,用于与智能手环进行感应互动,当第一用户进入感应范围,打开消杀设施;空气净化系统,用于根据对空气的质量进行监测,并将检测数据发送至终端服务器,当所述终端服务器对空气监测结果计算分析后,若是需要进行空气净化,则发送控制信号至空气净化装置;感染风险评估系统,用于采集并分析第二用户的感染信息,输出感染风险结果;智能手环,用于发送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至终端服务器;以及与所述消杀感应系统进行感应互动,并判断第一用户是否正确执行消杀动作,并反馈结果至终端服务器;终端服务器,用于数据分析、处理和储存;所述智能测温和人脸识别系统、空气净化系统、感染风险评估系统以及智能手环,分别与所述终端服务器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院感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用于利用病菌基因库和敏感抗生素配对库,对病原微生物种类快速检测,并根据其基因结构智能推荐敏感抗生素治疗方案;所述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与所述终端服务器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院感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测温和人脸识别系统,包括:人脸人体识别模块,用于对第一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并将人脸识别结果发送至终端服务器;体温测量模块,用于对第一用户进行体温测量,并将测量得到的体温数据发送至终端服务器;指示灯+语音提醒模块,用于提醒第一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和体温测量,并将提醒数据发送至终端服务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院感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感应系统,包括:消杀设备;NFC感应装置,设于所述消杀设备上并控制所述消杀设备的开启;当感应到第一用户进入到NFC感应装置的感应范围时,通过所述NFC感应装置启动消杀设备,对第一用户进行消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院感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系统,包括:湿度感应模块,用于监测湿度数据并发送至终端服务器;温度感应模块,用于监测温度数据并发送至终端服务器;PM10监测模块,用于监测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盼飞,刘鹏,李欣欣,田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