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缩式塑料螺母内螺牙全周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554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内缩式塑料螺母内螺牙全周脱模结构,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内中部固定设置有内套,所述内套内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内螺牙板。通过第一弧形内螺牙板和第二弧形内螺牙条组成一套能够实现内缩的塑料螺母内螺牙全周脱模结构,以改变下模具的内螺牙全周模的直径,解决塑料螺母内螺牙模具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对特殊要求产品无法满足,达到相同吨位注塑机多腔生产,生产周期长的问题,相较于传统采用油缸或者马达带动螺纹杆芯旋转脱模方式,本申请通过将模具内缩,使模具快速离开注塑件内壁,使得注塑件可之间从内螺牙全周模上取出,大大的增加了内螺牙全周模注塑工作的便捷性和效率。塑工作的便捷性和效率。塑工作的便捷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缩式塑料螺母内螺牙全周脱模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螺母内螺牙模
,特别涉及内缩式塑料螺母内螺牙全周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塑料螺母内螺牙模具一般采用油缸或者马达带动螺纹杆芯旋转脱模,因此类模具结构复杂,量产中模具故障率较高,模具需要旋转脱模,每模的周期时间较长,大批量生产时产能很难提高。
[0003]传统的塑料螺母内螺牙模具需要用油缸或马达驱动旋转,对螺牙起始位置有要求产品,很难做到螺纹相对产品位置定向,无法满足此类产品设计要求。
[0004]基于现有塑料螺母内螺牙的模具存在以下弊端:没有能够解决塑料螺母内螺牙模具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对特殊要求产品(螺纹对产品定向要求)无法满足,达到相同吨位注塑机多腔生产,生产周期长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内缩式塑料螺母内螺牙全周脱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内缩式塑料螺母内螺牙全周脱模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内缩式塑料螺母内螺牙全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缩式塑料螺母内螺牙全周脱模结构,包括下模具(1)和上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内中部固定设置有内套(14),所述内套(14)内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内螺牙板(3),所述内套(14)内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弧形内螺牙条(4),所述第一弧形内螺牙板(3)与第二弧形内螺牙条(4)之间形成内螺牙全周模,所述内套(14)内中部设置有倒T型支撑杆(5),所述倒T型支撑杆(5)底部两端分别与内套(14)内壁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内螺牙条(4)内侧顶部设置有与之一体的齿板(6),所述内套(14)内两端第二弧形内螺牙条(4)的齿板(6)之间为相向设置,所述齿板(6)均对倒T型支撑杆(5)内顶部贯穿插设,所述倒T型支撑杆(5)内顶部且位于齿板(6)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齿(7),所述转齿(7)两侧分别与对应的齿板(6)齿面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缩式塑料螺母内螺牙全周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T型支撑杆(5)两侧分别开设有插孔(9),所述插孔(9)内插设有插柱(10),所述插柱(10)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弧形内螺牙板(3)内侧焊接连接,所述插柱(10)上套设有拉力弹簧(11),所述拉力弹簧(11)两端分别与插孔(9)内端和第一弧形内螺牙板(3)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缩式塑料螺母内螺牙全周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内螺牙条(4)内侧底部设置有U型导向块(12),所述内套(14)内两端第二弧形内螺牙条(4)的U型导向块(12)之间上下交错布设,所述U型导向块(12)对倒T型支撑杆(5)贯穿插设倒T型支撑杆(5)与转齿(7)底部转动轴安装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缩式塑料螺母内螺牙全周脱模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忠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康圣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