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接头自组装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4330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5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接头自组装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其主要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具有自组装功能的IMX313蛋白的N端和C端分别连接SpyCatcher接头,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重组表达并纯化得到具有多接头的自组装蛋白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蛋白纳米颗粒可以利用SpyTag/SpyCatcher能够自发形成分子间异肽键来连接具有SpyTag标签的目标蛋白,可用于多价疫苗和多酶复合体的制备以及作为药物递送载体使用。多酶复合体的制备以及作为药物递送载体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接头自组装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多接头自组装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经过人工设计的、非天然的工程化蛋白纳米颗粒并发展出了相应的自组装方法和技术。目前,目标蛋白主要通过和纳米颗粒蛋白进行融合表达来制备相应的蛋白纳米颗粒,缺少通用性,随着蛋白纳米颗粒的应用越来越多,IMX313是由55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小的蛋白质结构域,可自组装成同源七聚体纳米颗粒。IMX313由两种鸡补体4结合蛋白(C4bp)的寡聚化结构域的杂交体,两者都是人C4bp的远距离同源物,同时发挥佐剂样作用,提高抗体对融合蛋白抗原的反应。同时IMX313七聚体纳米颗粒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可将其开发作为一种通用的蛋白纳米颗粒载体平台使用。临床前疫苗开发表明,小鼠接种了无性红内体疟疾候选疫苗疟原虫(P.yoelii)MSP119与IMX313融合蛋白后受到致死剂量的攻击保护。在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研究中,为了努力提高MVA85A的免疫原性,将MVA85A与IMX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接头自组装蛋白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SpyCatcher和IMX313通过柔性Linker连接并在N端融合His

Tag标签,连接顺序为6
×
His

SpyCatcher

Linker1

IMX313

Linker2

SpyCatcher,简称为SpC

IMX313

SpC,其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2)将上述SpC

IMX313

SpC对应的基因序列SEQ ID NO.1克隆至pET

3a质粒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ET3a

SpC

IMX313

SpC并转入E.coil BL 21(DE3)获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利喜冀娇石亚伟李思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