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329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本体、位于所述本体上的止挡件和枢接于所述本体一侧的盖体及扭力弹簧,所述本体开设有通孔,所述盖体靠近所述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阻挡件,所述扭力弹簧抵接于所述本体和所述盖体,所述第一阻挡件贯穿所述通孔并在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本体转动时与所述止挡件接触且产生摩擦力阻碍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本体转动,从而使所述盖体转动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盖体可相对本体转动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光盘播放器一般是指利用光学原理读取光盘上存储的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的装置, 该装置可利用信号线与电脑、电视机相连接,使文字、图像等信息显示在电脑显示器或者电 视机屏幕上,或者利用耳机将声音传送至人耳。光盘播放器读取光盘存储的信息时,光盘置于一光盘容置区内,光盘播放器又可以称为 换盘装置,当光盘播放器停止读盘时将光盘从该容置区中取出。现有技术中的换盘装置可以 分为托盘承载式、吸入式换盘装置或掀盖式换盘装置。其中托盘承载式主要应用在光盘驱动 器(如CD-R0M、 CD-R/RW、 DVD-R0M等)或者家用台式影音播放机,而吸入式换盘结构主要应 用于车载式光盘播放器,现在某些厂商所生产的家用影音播放机亦采用吸入式换盘结构。托 盘承载式和吸入式换盘结构的特点是在光盘播放器主体上设置一框状细缝的进出通道,以 方便托盘承载装置与光盘的进出。掀盖式换盘装置主要应用在迷你型、移动或者便携式等光盘播放器上,其中,便携式光 盘播放器可以分为具有显示屏与不具有显示屏两种类型。其中,不具显示屏的光盘播放器可 以单独设置光盘盖也可不设置光盘盖,而具显示屏的光盘播放器,需要另外设置光盘盖以防 止光盘在使用时飞出。目前的掀盖式换盘装置一般包括本体、枢接于本体上的光盘盖、可将光盘盖锁紧至所述 本体的锁紧机构及抵接于本体和光盘盖上的扭力弹簧。若需要关闭光盘盖,施加外力按压光 盘盖直至光盘盖与锁紧机构结合使光盘盖被锁紧,此时光盘盖处于关闭状态,扭力弹簧被盖 体和本体挤压处于弹性形变状态。若需要打开光盘盖,则操作关盘盖锁紧机构使盖体处于可 打开状态,此时扭力弹簧将恢复弹性形变而产生弹力,光盘盖将在扭力弹簧的弹力下相对本 体打开。托盘承载式和吸入式换盘结构在使用时容易出现遭外物卡住的缺点,损坏光盘或者光盘 播放器本身,掀盖式换盘装置则解决了上述缺陷。但是,上述掀盖式换盘装置的光盘盖在扭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相对本体打开,光盘盖可 能由于受到的弹力较大而在打开过程中产生晃动,从而容易损坏光盘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盖体打开过程中稳定性的电子装置。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本体、位于所述本体上的止挡件和枢接于所述本体一侧的盖体及扭 力弹簧,所述本体开设有通孔,所述盖体靠近所述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阻挡件,所述扭力弹 簧抵接于所述本体和所述盖体,所述第一阻挡件贯穿所述通孔并在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本体转 动时与所述止挡件接触且产生摩擦力阻碍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本体转动。上述电子装置中,第一阻挡件与所述止挡件抵接产生的摩擦力可以阻碍所述盖体相对所 述本体转动,使所述盖体转动平稳。附图说明图l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的局部分解图。图3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另一角度的局部分解图。图4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的盖体处于打开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图5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的盖体处于闭合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电子装置99包括本体15、 二止挡件30、枢接于本体15—侧的盖体 40及扭力弹簧50。本体15包括下壳体10及可与下壳体10卡合的上壳体20。上壳体20包括与下壳体10相背的 第一表面22、与下壳体10相对的第二表面24和二通孔26。第一表面22上设有由上壳体20部分 向下壳体10方向凹陷形成的第一支撑部224。第二表面24上设有二容置部242和二定位部244 。二容置部242分别位于第一支撑部224两侧,且分别设有圆柱体形收容槽(图未示)。二定 位部244分别包括两个定位柱。二通孔26分别与二容置部242相邻。止挡件30位于本体20内,其可以是一独立器件,借由铆接、螺合等传统的固定方式固定 于上壳体20的第二表面24上或者下壳体10上,也可以与其他元件集成,直接形成于上壳体 20的第二表面24上或者下壳体10上。本实施方式中止挡件30为固定于上壳体20第二表面24上 的独立器件,其包括L形基体部31及自基体部31向背离第二表面24的方向一体垂直延伸形成 的止挡部32。基体部31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定位件244的两个定位柱对应设置的第一安装孔 312和第二安装孔314。螺丝穿过第一安装孔312和第二安装孔314与第一定位部244的两个定 位柱螺合即可将止挡件30固定于上壳体20的第二表面24上。止挡部32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止 挡板322和第二止挡板324。盖体40枢接于上壳体20的一侧,为一近方形结构,其与上壳体20相对的内表面上设有二 转动件42及与第一支撑部224对应设置第二支撑部48。 二转动件42分别位于盖体40与本体15 交界边缘的两端,其分别包括与盖体40内表面相接的扇形主体部422、由主体部422—体延伸 形成的第一阻挡件424、第二阻挡件426和圆柱体形枢轴428。第一阻挡件424为自主体部422 向止挡部32延伸的柱状体,其平行于止挡部32。第二阻挡件426为垂直连接于第一阻挡件 424的柱状体。枢轴428位于主体部422的扇心且平行于第二阻挡件426。第二支撑部48位于二 转动件42之间,其包括第一侧壁482及自第一侧壁482两端一体垂直延伸的第二侧壁484和第 三侧壁486,第一侧壁482平行于盖体40与本体15的交界边缘。扭簧50包括弹性绕组52、自弹性绕组52的两端一体延伸形成二施力臂54。 二施力臂54分 别与第一支撑部224和第二支撑部48保持抵接。第一支撑部224和第二支撑部48为扭簧50发生 弹性形变提供支撑。组装时,首先将二止挡件30固定于上壳体20的第二表面24上,下壳体10与上壳体20对应 卡合为一体形成本体15。然后将盖体40的二转动件42分别穿过二通孔26并向二容置部242移 动直至二枢轴428分别对应容置于二容部置242的收容槽内,此时盖体40枢接于本体15,盖体 40可相对本体15转动。最后将扭力弹簧50固定于第一支撑部224和第二支撑部48之间使二施 力臂54分别与第一支撑部224和第二支撑部48抵接,电子装置99即组装完成。如图4和图5所示,电子装置99组装完成后,盖体40处于打开状态,若需要关闭盖体40, 则施加外力按压盖体40直至盖体40与盖体40相关锁紧装置结合,从而使盖体40被锁紧。此时 ,扭力弹簧50的二施力臂54被第一支撑部224和第二支撑部48挤压处于弹性形变状态。若需要打开盖体40,则操作盖体50的相关锁紧装置使盖体50处于可打开状态,此时扭力 弹簧50将恢复弹性形变产生弹力,盖体40在扭力弹簧50的弹力作用下可相对本体15转动,二 转动件42可相对止挡件30转动,当盖体40转动至一定角度,转动件42的第一阻挡件424位于 阻挡部32的第一、二阻挡板322、 324之间且与第一、二阻挡板322、 324接触。阻挡件424与 第一、二阻挡板322、 324之间可产生摩擦力阻碍盖体40相对本体15转动,从而使盖体40转动 平稳。当第一阻挡件424与基体部31抵接或者第二阻挡件426与上壳体20第二表面24抵接时, 第一阻挡件424与基体部31之间的作用力和第二阻挡件426与上壳体20第二表面24之间的作用 力均可阻止盖体40相对本体15转动,此时盖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本体和枢接于所述本体一侧的盖体及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抵接于所述本体和所述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本体上的止挡件,所述本体开设有通孔,所述盖体靠近所述本体的端部设有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一阻挡件贯穿所述通孔并在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本体转动时与所述止挡件接触且产生摩擦力阻碍所述盖体相对所述本体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合利李洪张婷赵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