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旋转架,涉及齿条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和旋转组件,所述底板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齿条翻面加工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基板、轴承座、轴杆、夹爪、齿轮、齿板和气缸一,所述基板中部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轴承座,且轴承座相对面内部转动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中部共轴固定有夹爪,且夹爪两侧输出端可同步横向夹抱,所述夹爪右侧输入端共轴固定有齿轮,且齿轮底部啮合安装有齿板。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节旋转架,通过在加工过程中对方钢原料的翻转,实现方钢原料两侧齿形的连续加工,并且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实现齿条的自动翻转及卸料,极大提升齿条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能。齿条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能。齿条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旋转架
[0001]本技术涉及齿条加工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旋转架。
技术介绍
[0002]齿条是一种齿分布于条形体上的特殊齿轮,齿条的加工方法有滚齿、插齿、剃齿、磨齿和珩齿等方式,但是无论何种加工方式都需要对方钢原料至少两面进行齿形生产,故而需要旋转架实现方钢原料生产过程中的翻转,以便对其两面进行齿形加工。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120295255.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方便旋转调节的齿条加工架。该技术方便旋转调节的齿条加工架,其解决了现有的齿条加工架在放置齿条时是嵌入的,取出加工后的齿条十分不方便的现有技术不足,但是纵观对比文件可知,对比文件翻转方钢原料的方式是工作人员用手托着放置板,多级液压杆从插孔中脱离,最后转动放置板实现齿条的翻转加工,结合生产实际可知,某些大型齿条自身质量较大,采用人工辅助进行翻转具备安全隐患,极易因齿条翻转过程中的脱落造成严重安全事故。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可调节旋转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旋转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板和旋转组件,所述底板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齿条翻面加工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基板、轴承座、轴杆、夹爪、齿轮、齿板和气缸一,所述基板中部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轴承座,且轴承座相对面内部转动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中部共轴固定有夹爪,且夹爪两侧输出端可同步横向夹抱,所述夹爪右侧输入端共轴固定有齿轮,且齿轮底部啮合安装有齿板,所述齿板滑动安装于基板右侧边沿处,且齿板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气缸一。
[000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右平台,且右平台两侧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气缸一与右侧侧板相固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可调螺杆,且可调螺杆伸入侧板内的部分传动连接有夹板。
[0009]进一步的,两侧所述夹板上方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板,且两侧导向板与夹板组成开口朝上的Y形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左平台,且左平台外形结构与右平台相一致。
[0011]进一步的,所述左平台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且支架与左平台连接处呈开口朝右的U形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二,且气缸二根部位于左侧并与支架相固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二输出端位于右侧并固定安装有扒板,且扒板截面呈L形结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节旋转架,通过在加工过程中对方钢原料的翻转,实现方钢原料两侧齿形的连续加工,并且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实现齿条的自动翻转及卸料,极大提升齿条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0015]1.本技术通过旋转组件的设置,气缸一通过输出端齿板对齿轮的啮合传动,使得轴杆可带动其中部固定的夹爪实现水平翻转,通过在加工过程中对方钢原料的翻转,实现方钢原料两侧齿形的连续加工,并且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0016]2.本技术通过导向板的设置,两侧夹板的相对面间距可根据不同待加工方钢原料进行调整,通过可调螺杆调节的方式精准可控,具备对方钢原料的定心作用,夹板首端倾斜导向板的设置用于方钢原料的输送方向的导向,流程化设计,适用性更强;
[0017]3.本技术通过气缸二的设置,通过旋转组件翻转至左平台的方钢原料在完成另一侧齿形加工后,通过气缸二对扒料的拉动可实现加工完成的成品齿条的自动卸料,全程无需人工干预,避免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右平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旋转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板;2、右平台;3、侧板;4、可调螺杆;5、夹板;6、导向板;7、旋转组件;701、基板;702、轴承座;703、轴杆;704、夹爪;705、齿轮;706、齿板;707、气缸一;8、左平台;9、支架;10、气缸二;11、扒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2所示,底板1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右平台2,且右平台2两侧固定安装有侧板3,气缸一707与右侧侧板3相固定,侧板3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可调螺杆4,且可调螺杆4伸入侧板3内的部分传动连接有夹板5,两侧夹板5上方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板6,且两侧导向板6与夹板5组成开口朝上的Y形结构,预先根据当前待加工方钢原料,通过拧动可调螺杆4调整两侧夹板5间距,使得方钢原料可受导向板6指引进入两侧夹板5相对面间隙中,夹板5及右平台2两侧侧板3高度均低于方钢原料,避免遮挡后续齿形加工位置,底板1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左平台8,且左平台8外形结构与右平台2相一致,左平台8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9,且支架9与左平台8连接处呈开口朝右的U形结构,支架9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二10,且气缸二10根部位于左侧并与支架9相固定,气缸二10输出端位于右侧并固定安装有扒板11,且扒板11截面呈L形结构,通过旋转组件7翻转至左平台8的方钢原料在完成另一侧齿形加工后,通过气缸二10对扒料的拉动可实现加工完成的成品齿条的自动卸料,全程无需人工干预,避免安全风险;
[0024]如图3所示,底板1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齿条翻面加工的旋转组件7,旋转组件
7包括基板701、轴承座702、轴杆703、夹爪704、齿轮705、齿板706和气缸一707,基板701中部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轴承座702,且轴承座702相对面内部转动安装有轴杆703,轴杆703中部共轴固定有夹爪704,且夹爪704两侧输出端可同步横向夹抱,夹爪704右侧输入端共轴固定有齿轮705,且齿轮705底部啮合安装有齿板706,齿板706滑动安装于基板701右侧边沿处,且齿板706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气缸一707,启用气缸一707,气缸一707通过输出端齿板706对齿轮705的啮合传动,使得轴杆703可带动其中部固定的夹爪704实现水平翻转,在加工过程中对方钢原料的翻转,实现方钢原料两侧齿形的连续加工。
[0025]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一种可调节旋转架时,预先根据当前待加工方钢原料,通过拧动可调螺杆4调整两侧夹板5间距,使得方钢原料可受导向板6指引进入两侧夹板5相对面间隙中,夹板5及右平台2两侧侧板3高度均低于方钢原料,避免遮挡后续齿形加工位置,待方钢原料当前一侧齿形加工完成后,启用气缸一707,气缸一707通过输出端齿板706对齿轮705的啮合传动,使得轴杆703可带动其中部固定的夹爪704实现水平翻转,在加工过程中对方钢原料的翻转,实现方钢原料两侧齿形的连续加工,通过旋转组件7翻转至左平台8的方钢原料在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旋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旋转组件(7),所述底板(1)顶部中端固定安装有用于齿条翻面加工的旋转组件(7),所述旋转组件(7)包括基板(701)、轴承座(702)、轴杆(703)、夹爪(704)、齿轮(705)、齿板(706)和气缸一(707),所述基板(701)中部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轴承座(702),且轴承座(702)相对面内部转动安装有轴杆(703),所述轴杆(703)中部共轴固定有夹爪(704),且夹爪(704)两侧输出端可同步横向夹抱,所述夹爪(704)右侧输入端共轴固定有齿轮(705),且齿轮(705)底部啮合安装有齿板(706),所述齿板(706)滑动安装于基板(701)右侧边沿处,且齿板(706)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气缸一(7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旋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右平台(2),且右平台(2)两侧固定安装有侧板(3),所述气缸一(707)与右侧侧板(3)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李建明,王志强,吴正达,孙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安迅齿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