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罐及其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13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罐及其车辆,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嵌设有活塞盖,所述活塞盖将所述罐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与外界连通,用于使所述罐体内的压力与大气压相同;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容置油液,所述活塞盖在所述油液的体积随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所述罐体内上下移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油罐,活塞盖使油液与空气隔绝,从而保证了油液与外界隔绝,避免油液被粉尘颗粒污染、油气排出导致罐体表面和周边零件污染、液压油中水分增加以及泵中进入空气等引起的外观、液压元件故障率升高和转向异响等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罐及其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油罐及其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技术向安全、节能和环保方向发展,当今车辆都广泛采用液压助力转向技术,降低系统能耗。汽车液压助力转向技术是指利用动力驱动装置驱动转向泵使油液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流速,然后将油液传动到转向器,利用转向器的转阀使油液的压力转化为机械力输出,进而减轻转向时驾驶员的手力,降低驾驶员疲劳同时缩短转向操纵时间,提升行车安全。
[0003]然而液压油在工作过程中随着使用环境和工况不同油温通常在

40℃至120℃之间。为了解决液压油的热膨胀并实现液压油加注,人们设计了转向油罐,即在转向泵的进油管的前端增加一个转向油罐,用于实现液压油加注和为热膨胀提供空间。
[0004]目前汽车采用的转向油罐内预留热膨胀空间,转向油罐均是与大气相通,即允许空气进入、排出油罐,保持油罐中的气压与大气压相同。虽然解决了热膨胀的问题和满足了液压油加注,但因其与大气相通,存在至少以下几点缺点:
[0005]1、工程车、矿车等车辆因行驶环境较差,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而液压油与空气直接接触,粉尘溶解在液压油中,使用一段时间后液压油就含有大量的杂质,循环过程中粉尘颗粒易划伤或堵塞液压执行机构的密封元件,导致转向助力失效、卡滞等问题;
[0006]2、转向油罐中液压油在热膨胀和冷却收缩过程中不断排出气体和吸入空气,在高温时液压油易挥发至罐内空气中,随着热膨胀过程而排出转向油罐外,后冷却附着在转向油罐的表面和周边零件上形成油污,影响外观;
[0007]3、冷却收缩过程中吸入的空气冷却至室温时,热空气中的水分液化留在液压油罐内,长此以往液压油罐内的液压油含水量增加,在液压油循环和转向泵的压缩过程中会使液压油白浊化,加速液压油老化,从而降低系统的传递效率,液压油润滑特性降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的液压元件因润滑不足导致故障率上升;
[0008]4、因液压油罐内提前预留热膨胀空间,其中液压油直接与空气接触,液压油不断流入转向泵的过程中,容易在液压油罐内形成漩涡,导致空气被吸入转向泵中,使液压油泡沫化,致使转向异响和无助力等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油罐,以解决油罐内油液与空气直接接触而导致的以上诸多问题。
[001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嵌设有活塞盖,所述活塞盖将所述罐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0011]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与外界连通,用于使所述罐体内的压力与大气压相同;
[0012]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容置油液,所述活塞盖在所述油液的体积随温度发生变化的
情况下,在所述罐体内上下移动。
[0013]可选地,所述活塞盖内安装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在打开状态下,将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气体排出至所述第一腔体;以及在关闭状态下,隔绝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0014]可选地,所述安全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0015]其中,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在非压缩状态下,促使所述阀杆的底部抵接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复位弹簧在压缩状态下,促使所述阀杆的底部远离所述进气口。
[0016]可选地,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出油口用于与转向泵连通,所述进油口用于与转向器连通。
[0017]可选地,所述第二腔体内嵌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位于所述出油口和所述进油口之间。
[0018]可选地,所述过滤装置的边缘轮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相匹配。
[0019]可选地,所述第二腔体内沿着所述罐体的轴向方向斜向设置有导流板。
[0020]可选地,在所述罐体的上部开口处可拆卸地盖合有顶盖,所述第一腔体靠近所述顶盖,且所述顶盖上开设有通气孔。
[0021]可选地,所述活塞盖与所述罐体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2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所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器和转向泵,所述转向泵的入口和所述转向器的出口分别连通有如上所述的油罐,所述转向泵的出口和所述转向器的入口相连通。
[0023]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0024]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油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嵌设有活塞盖,所述活塞盖将所述罐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与外界连通,用于使所述罐体内的压力与大气压相同;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容置油液,所述活塞盖在所述油液的体积随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所述罐体内上下移动。本技术实施例采用活塞盖将油罐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使第一腔体与外界连通,在第二腔体内装填油液,以此形成了油液与空气隔绝的模式,一来具有以下至少四点有益效果:
[0025]1、行驶环境较差的车辆在长时间行驶过程中,只允许空气进入、排出第一腔体,空气无法进入第二腔体,使外界的粉尘颗粒无法溶解在第二腔体内的油液中,以使液压油以原始状态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循环,延长了换油周期,且延长了系统密封元件的使用寿命;
[0026]2、罐体内的油液在热膨胀和冷却收缩过程中,通过不断推动活塞盖上下移动,以使第二腔体内的油液与第一腔体内的空气保持压力平衡,并使第一腔体内不断排出气体和吸入空气,即使随着温度的升高,油液只能在第二腔体内进行挥发,后冷却至油液中,提高了罐体表面和周边零件的清洁美观度,并节省了油液成本;
[0027]3、随着温度的降低,油液在第二腔体内冷却以进行下次循环,在车辆长时间行驶过程中,油液中的含水量不变,提高了油液的循环使用度,保持了系统的传递效率,并杜绝了由于油液润滑特性降低而产生的故障;
[0028]4、转向泵在泵吸油液过程中不会吸入空气,杜绝了由于油液泡沫化而产生转向异
响和无助力等故障。
[0029]二是只需在原有的转向油罐内嵌设一个活塞盖,随着活塞盖的上下移动就提供了油液热膨胀和冷却收缩的空间,结构简单,对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而言,未增加多余的零件占据车辆的使用空间,这对于空间有限的车辆而言,是一大显著进步,解决已知技术中要想实现隔绝油液,大幅度增加系统的复杂度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活塞盖的制备成本极低,安装拆卸简单,系统零部件可靠性高,适用于各种配置有液压动力转向技术的轻重型车辆,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现有技术的转向油罐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0032]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5),所述罐体(5)内嵌设有活塞盖(6),所述活塞盖(6)将所述罐体(5)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与外界连通,用于使所述罐体(5)内的压力与大气压相同;所述第二腔体内用于容置油液,所述活塞盖(6)在所述油液的体积随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所述罐体(5)内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盖(6)内安装有安全阀(7),所述安全阀(7)在打开状态下,将所述第二腔体内的气体排出至所述第一腔体;以及在关闭状态下,隔绝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7)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开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其中,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在非压缩状态下,促使所述阀杆的底部抵接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复位弹簧在压缩状态下,促使所述阀杆的底部远离所述进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油口(2)和进油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依军王宇吕金涛牟旭刘超潘栋徐廷香陈军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