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矿用链轮感应淬火仿形感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12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2
一种异形矿用链轮感应淬火仿形感应器,包括连接板、冷却管、加热管,连接板包括左部板、右部板、及设在左部板与右部板之间的绝缘板,在左部板靠近右部板的一侧设有第一过渡板,在右部板靠近左部板的一侧设有第二过渡板,第一过渡板与第二过渡板通过螺栓紧固,左部板上开设有水孔a及水孔b,右部板上开设有水孔c及水孔d,冷却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水孔b连通,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加热管的一端连通,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水孔c连通,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加热管的另一端连通,加热管上设置有导磁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相对简单,可确保在对链轮链窝感应淬火时加热更均匀,不会出现局部过热现象,提升了产品的质量。的质量。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矿用链轮感应淬火仿形感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链轮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异形矿用链轮感应淬火仿形感应器。

技术介绍

[0002]链轮主要用于动力部传输部分与链条配合使用,随着传动设备结构设计的变动,链轮传动部位的使用寿命备受关注。目前,对于链轮链窝的淬火主要采用中频感应淬火的方式,但由于一些特殊使用的链轮会存在异形结构,而现有的淬火感应器形状与这种异形结构的链轮形状不匹配,在对异形结构链轮的链窝进行淬火时,导致异形结构链轮的链窝处容易出现加热不均或者局部过热现象,导致硬度不达标,淬火质量不符合标准,极大的制约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异形矿用链轮感应淬火仿形感应器。
[0004]一种异形矿用链轮感应淬火仿形感应器,包括连接板、冷却管、加热管,所述连接板包括左部板、右部板、及设置在左部板与右部板之间的绝缘板,所述左部板、右部板并排设置,在左部板靠近右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渡板,在右部板靠近左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一过渡板与第二过渡板通过螺栓紧固,所述左部板上开设有水孔a及水孔b,所述右部板上开设有水孔c及水孔d,所述冷却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水孔b连通,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加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水孔c连通,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加热管的另一端连通,使第一连接管、加热管、第二连接管形成回路,所述加热管上设置有导磁体。
[0005]优选的,所述水孔a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水孔a连通。
[0006]优选的,所述水孔d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水孔d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加热管包括上层管、下层管,上层管设置在下层管的正上方,上层管靠近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及第二连接管连通,上层管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下层管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上层管呈“八”字形结构,即上层管靠近连接板一端的宽度小于上层管远离连接板一端的宽度。
[0009]优选的,所述下层管呈“八”字形结构,即下层管靠近连接板一端的宽度小于下层管远离连接板一端的宽度,下层管靠近连接板的一端通过管道互相连通,使下层管整体呈“几”字形。
[0010]优选的,所述导磁体分别安装在上层管及下层管远离连接板的一侧。
[001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异形矿用链轮感应淬火仿形感应器,其加热管的形状与产品结构形状相匹配,在淬火时,利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加热管形
成的冷却水回路,可以很好的为加热管进行冷却,确保在对链轮的链窝感应淬火时加热更均匀,不会出现局部过热现象,设置在加热管上的导磁体,可以驱动电流向铜管内壁,提升加热效率,实现关键曲面的加热;本技术的结构相对简单,实用方便,经现场使用证明,可以快速完成异形链轮的淬火,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连接板01、左部板11、右部板12、绝缘板13、水孔a14、水孔b15、水孔c16、水孔d17、冷却管02、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加热管03、上层管31、下层管32、第一过渡板04、第二过渡板05、导磁体06、进水管07、出水管08、异形链轮09。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请参看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形矿用链轮感应淬火仿形感应器,包括连接板01、冷却管02、加热管03,连接板01包括左部板11、右部板12、绝缘板13,其中,绝缘板13设置在左部板11与右部板12之间,从而将左部板11与右部板12隔开,绝缘板13可采用聚乙烯四氟板,绝缘板13可确保感应器加热过程不会出现电流短接现象。左部板11、右部板12并排设置,在左部板11靠近右部板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渡板04,在右部板12靠近左部板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过渡板05,第一过渡板04与第二过渡板05采用10mm厚度紫铜板。第一过渡板04与第二过渡板05通过螺栓紧固,螺栓采用尼龙螺栓或者桃木材质。左部板11上开设有水孔a14及水孔b15,右部板12上开设有水孔c16及水孔d17。冷却管02采用φ12
×
2mm紫铜管,冷却管02包括第一连接管21、第二连接管22,第一连接管21的一端与水孔b15连通,第一连接管21的另一端与加热管03的一端连通,第二连接管22的一端与水孔c16连通,第二连接管22的另一端与加热管03的另一端连通,使第一连接管21、加热管03、第二连接管22形成回路,其中,加热管03的形状是根据产品结构形状仿形制作而成的,加热管03采用15
×
12
×
2mm空心紫铜管,加热管03上设置有导磁体06,导磁体06采用国内优质硅钢片。
导磁体06可以驱动电流向铜管内壁,提升加热效率,实现关键曲面的加热。
[0020]水孔a14设置有进水管07,进水管07与水孔a14连通。水孔d17上设置有出水管08,出水管08与水孔d17连通。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加热管03包括上层管31、下层管32,上层管31设置在下层管32的正上方,上层管31靠近连接板0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管21及第二连接管22连通,上层管31远离连接板01的一端与下层管32远离连接板01的一端连通。
[0022]其中,上层管31呈“八”字形结构,即上层管31靠近连接板01一端的宽度小于上层管31远离连接板01一端的宽度。下层管32呈“八”字形结构,即下层管32靠近连接板01一端的宽度小于下层管32远离连接板01一端的宽度,下层管32靠近连接板01的一端通过管道互相连通,使下层管32整体呈“几”字形。在本实施方案中,上层管31与下层管32形成与异形链轮09结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使其能够更加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矿用链轮感应淬火仿形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冷却管、加热管,所述连接板包括左部板、右部板、及设置在左部板与右部板之间的绝缘板,所述左部板、右部板并排设置,在左部板靠近右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渡板,在右部板靠近左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一过渡板与第二过渡板通过螺栓紧固,所述左部板上开设有水孔a及水孔b,所述右部板上开设有水孔c及水孔d,所述冷却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水孔b连通,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加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水孔c连通,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加热管的另一端连通,使第一连接管、加热管、第二连接管形成回路,所述加热管上设置有导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矿用链轮感应淬火仿形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孔a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水孔a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形矿用链轮感应淬火仿形感应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鹏刘莹陈兵马涛马春亮黎昊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