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311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包括:缆芯,缆芯包括导体、绝缘层,绝缘层包裹在导体上,绝缘层的材质为交联聚乙烯;缆芯绕包层,缆芯绕包层对缆芯进行绕包;用于屏蔽高频电磁干扰信号的第一屏蔽层,外护套,外护套环绕在第一屏蔽层的周围;阻燃隔氧层,阻燃隔氧层设置在缆芯绕包层的外周面上,第一屏蔽层设置在阻燃隔氧层上;所述阻燃隔氧层的材质为阻燃低烟无卤聚烯烃,外护套的材质为交联阻燃聚烯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阻燃性能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阻燃性能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阻燃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核电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核电厂所用的数据电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对用于核电厂的数据电缆提出了必须具备“电磁兼容”的无电磁干扰要求。而现有普通型数据电缆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用于核电控制的通讯系统,核电输出数字控制系统、远程操作系统、电力调配控制系统都少不了数据电缆,不仅数据线束多,而且要求抗电磁干扰的性能要好,尤其是提高次谐波干扰的能力,采用普通的数据电缆时常会出现控制不稳、失灵或者间断失控等缺陷,它将直接影响整个核电厂的正常工作和电力控制系统,会给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核安全导则》中HAD102/14“核电厂安全有关仪表和控制系统”4.8电气干扰章节中强调“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的实体分隔”,数据信号电缆和电力电缆要分开,且都必须具备抗电磁干扰能力,同时也不能向外产生新的电磁干扰。现有的普通型数据电缆和电力电缆都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0003]另外,对于核电厂所用的数据电缆而言,由于其所处工作环境是高温高辐照,因此,除了需要耐辐照之外,还需要满足GB/T 18380.12单根阻燃和GB/T 18380.34 B类成束阻燃要求,成束阻燃包括未进行热和辐照老化的成束阻燃以及经过热和辐照老化后的阻燃。相比于可商用总线电缆只要求电缆通过GB/T 18380.35 C类成束阻燃试验(标准要求燃烧体积为1.5L,炭化高度≤2.5m,实际炭化高度为0.95m),核电厂总线电缆要求的B类阻燃要求更加苛刻(标准要求燃烧体积为3.5L,炭化高度为≤2.5m),且老化前后均需通过,特别是老化后阻燃难度比较大。目前使用的电缆,在阻燃性能上还不能满足GB/T 18380.12单根阻燃和GB/T 18380.34 B类成束阻燃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使核电厂的阻燃总线电缆整体的阻燃性能获得保证。
[0005]一种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包括:
[0006]缆芯,包括导体和包裹在导体上的绝缘层;
[0007]缆芯绕包层,对所述缆芯进行绕包;
[0008]第一屏蔽层,包覆在所述缆芯绕包层外侧,屏蔽高频电磁干扰信号;
[0009]阻燃外护套,环绕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周围;
[0010]还包括:
[0011]阻燃隔氧层,设置在所述缆芯绕包层与第一屏蔽层之间。
[0012]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其中,所述阻燃隔氧层为阻燃低烟无卤聚烯烃材质的阻燃隔氧层,所述阻燃外护套为交联阻燃聚烯烃材质的阻燃外护套。
[0013]更进一步,所述阻燃隔氧层的阻燃低烟无卤聚烯烃材质的氧指数≥40,阻燃外护
套的交联阻燃聚烯烃材质的氧指数≥30。
[0014]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其中,所述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材质的绝缘层。
[0015]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还包括用于屏蔽低频电磁干扰信号的第二屏蔽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屏蔽层与阻燃外护套之间。
[0016]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其中,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和阻燃外护套之间或者在所述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之间设有用于将电磁干扰信号引导到外部的引漏部件。
[0017]更进一步,所述引漏部件为一根或多根引漏线,引漏线的两端沿电缆轴向延伸,与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始终保持配合。
[0018]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其中,在缆芯与缆芯绕包层之间设置有阻燃填充绳。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一方面采用具有阻燃性能的交联阻燃聚烯烃外护套,对外护套内部的各部分形成了保护,又满足了辐照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增设阻燃隔氧层,使阻燃隔氧层设置在缆芯绕包层的外周面上,当有高温作用在电缆上时,通过阻燃隔氧层的隔离作用,避免绝缘层燃烧,使核电厂的阻燃总线电缆整体的阻燃性能获得保证。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导体,2.绝缘层,3.缆芯绕包层,4.阻燃隔氧层,5.第一屏蔽层,6.阻燃外护套,7.第二屏蔽层,8.引漏部件,9.阻燃填充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包括缆芯、缆芯绕包层3、阻燃隔氧层4、第一屏蔽层5、阻燃外护套6、引漏部件8、阻燃填充绳9,本实施例的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整体最大外径不大于12.0mm,下面分别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6]缆芯包括导体1、绝缘层2,绝缘层2包裹在导体1上,导体1的材质优先采用镀锡铜。绝缘层2以挤出的方式包裹在绝缘层2上。本实施例中,绝缘层2的最小平均厚度不小于0.6mm,绝缘层2最薄处的厚度不小于0.44mm。
[0027]本实施例中,绝缘层2和阻燃外护套6均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非金属材料对热和辐射尤为敏感。因此,需要对关键的绝缘层2和阻燃外护套6材料按GB/T 11026/IEC 60216进行材料热寿命评定,以获得关键材料的老化特性数据,采用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作为失效
判定准则,即当材料的相对断裂伸长率仅为初始值(热暴露前的基准值)的50%时,判定该材料到达寿命终点(失效),并获得绝缘和外护套材料的活化能值。
[0028]绝缘层2的材质为交联聚乙烯。交联聚乙烯有:硅烷温水交联聚乙烯、辐照交联聚乙烯等。硅烷温水交联聚乙烯的寿命一般为40年(90℃),辐照交联聚乙烯寿命有40年(90℃)、60年(90℃),本实施例中,绝缘层2的材料优先采用60年(90℃)的辐照交联聚乙烯。
[0029]阻燃外护套6材质为交联阻燃聚烯烃。交联阻燃聚烯烃有硫化型交联阻燃聚烯烃和辐照交联型交联阻燃聚烯烃,辐照交联类为常用类型,寿命有40年(90℃)、60年(90℃)。本实施例中,优先选择60年(90℃)的辐照交联阻燃聚烯烃护套料。
[0030]关于电缆60年(90℃)寿命鉴定试验:根据上述绝缘层2和阻燃外护套6材料的活化能值,从电缆保守设计的角度考虑,取绝缘层2和阻燃外护套6材料的活化能值的较低值进行电缆热老化试验,选择的合适热老化温度,根据阿伦纽斯方程变换公式,计算出相应的热老化试验时间,热老化试验时间考虑相应的裕度。
[0031]电缆热老化试验后,对电缆进行辐照老化试验。对于辐照老化试验,核电厂要求250kGy耐辐射要求,但考虑到一定的裕度,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包括:缆芯,包括导体(1)和包裹在导体(1)上的绝缘层(2);缆芯绕包层(3),对所述缆芯进行绕包;第一屏蔽层(5),包覆在所述缆芯绕包层(3)外侧,屏蔽高频电磁干扰信号;阻燃外护套(6),环绕在所述第一屏蔽层(5)周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燃隔氧层(4),设置在所述缆芯绕包层(3)与第一屏蔽层(5)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隔氧层(4)为阻燃低烟无卤聚烯烃材质的阻燃隔氧层,所述阻燃外护套(6)为交联阻燃聚烯烃材质的阻燃外护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隔氧层(4)的阻燃低烟无卤聚烯烃材质的氧指数≥40,阻燃外护套(6)的交联阻燃聚烯烃材质的氧指数≥3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阻燃总线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瑞李玉荣范遂张楠洪启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