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2955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周向侧壁设置进虫孔,筒体的内侧壁设置电网,电网能够一次灭虫,筒体的底部设置出虫孔。推虫机构,推虫机构位于筒体内部且位于电网的下方,推虫机构包括:两个推虫部,两个推虫部相对设置且均转动连接于筒体的内壁。两个推虫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用于承接并二次灭虫。两个推虫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用于连通并推动害虫进入筒体的出虫孔。其有益效果是,由推虫机构将二次杀灭后的害虫推动进入筒体底部的出虫孔,以将本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囤积的害虫,定期排出筒体,取代了人工定期取出害虫导致的使用不便,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且能避免人工操作时受伤。且能避免人工操作时受伤。且能避免人工操作时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病虫害
,尤其涉及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林木种植领域的逐步发展,人们对病虫害的防治意识也逐步升高。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人工手持药罐对林木定期喷洒,但这种方式的效率较低,且无法长期稳定的消除林木的病虫害。因此,针对林木病虫害防治的装置开始普及应用。在林木防治区域放置林木病虫害防治装置,以长期稳定的消除林木的病虫害。
[0003]现有技术中的林木病虫害防治装置普遍采用吸引害虫进入装置内部杀灭害虫的方式进行灭虫。但是现有的病虫害防治装置一般采用在筒体内竖直设置一段电网,以将从进虫孔飞进的害虫灭除,但是由于竖直设置的电网导致害虫极有可能会出现撞到电网上后未完全被电网杀灭,存在再次苏醒的可能,进而导致灭除效果不佳,因此为了防止害虫在竖直电网下直接掉落得以逃生,在筒体内部下方的径向截面上再次设置有与竖直电网互相垂直的水平电网,由此一来,害虫再经过竖直电网进行一次电击后,直接落入水平电网再次电击,以确保害虫的致死率。
[0004]但是,装置内部的水平电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装置内部会囤积大量害虫,需要人工拆除装置取出害虫,导致使用不便。同时,在拆装装置的过程中,装置内设置的杀虫剂等杀虫机构也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林木病虫害防治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装置内部会囤积大量害虫,需要人工拆除装置取出害虫,导致使用不便,以及在拆装装置的过程中,装置内设置的杀虫剂等杀虫机构也容易对工作人员曹成损害的技术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9]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
[0010]筒体,所述筒体的周向侧壁设置进虫孔,所述筒体的内侧壁设置电网,所述电网能够一次灭虫,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出虫孔;
[0011]推虫机构,所述推虫机构位于所述筒体内部且位于所述电网的下方,所述推虫机构包括:
[0012]两个推虫部,两个所述推虫部相对设置且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筒体的内壁;
[0013]两个所述推虫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用于承接并二次灭虫;
[0014]两个所述推虫部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用于连通并推动害虫进入所述筒体的所述出虫孔。
[0015]根据本技术,所述推虫部包括:
[0016]板体,所述板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筒体的内壁,所述板体为带电板体;
[0017]刷子,所述刷子抵靠所述板体的顶部,且所述刷子通过弹簧连接于所述筒体的内壁,所述推虫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弹簧水平延伸。
[0018]根据本技术,所述推虫机构还包括:
[0019]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能够升降的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且所述升降驱动件支撑于所述板体的底部
[0020]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能够升降的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且所述升降板和所述升降驱动件连接;
[0021]升降板驱动器,所述升降板驱动器固连所述筒体的内壁,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板带动所述升降驱动件同步升降。
[0022]根据本技术,所述升降驱动件为滚轮,所述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板。
[0023]根据本技术,所述推虫部还包括:
[0024]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板体的底部。
[0025]根据本技术,还包括:
[0026]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筒体的顶部;
[0027]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连于所述筒体,且分别和所述太阳能板以及所述电网电性连接。
[0028]根据本技术,还包括:
[0029]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固连于所述筒体的内壁顶部。
[0030]根据本技术,还包括:
[0031]多个储药罐,多个所述储药罐沿筒体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外壁;
[0032]所述储药罐用于存储杀虫剂,且所述储药罐的侧壁设置出风口。
[0033]根据本技术,还包括:
[0034]排虫器,所述排虫器固连于所述筒体的底部且连通所述筒体的所述出虫孔;
[0035]所述排虫器为漏斗形。
[0036]根据本技术,还包括;
[0037]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固连于所述筒体的底部。
[0038](三)有益效果
[003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的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在吸引害虫进入筒体内,并经筒体内侧壁的电网一次杀灭后,由推虫机构将二次杀灭后的害虫推动进入筒体底部的出虫孔,以将本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囤积的害虫,定期排出筒体,取代了人工定期取出害虫导致的使用不便,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且能避免人工操作时受伤。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技术的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41]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42]图3为图2的剖视图(两个推虫部位于第一位置时);
[0043]图4为图2的剖视图(两个推虫部位于第二位置时)。
[0044]【附图标记说明】
[0045]1:筒体;11:进虫孔;12:电网;
[0046]2:推虫机构;21:推虫部;211:板体;212:刷子;213:弹簧;22:升降板;23:升降板驱动器;24:压力传感器;25:升降驱动件;
[0047]3:照明灯;
[0048]4:储药罐;
[0049]5:排虫器;
[0050]6:支撑腿;
[0051]7:太阳能板;
[0052]8: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54]参见图1

4,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包括筒体1和推虫机构2。
[0055]筒体1的周向侧壁设置进虫孔11,筒体1的内侧壁设置电网12,电网12能够一次灭虫,筒体1的底部设置出虫孔。推虫机构2位于筒体1内部且位于电网12的下方,推虫机构2包括两个推虫部21。两个推虫部21相对设置且均转动连接于筒体1的内壁。
[0056]两个推虫部21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用于承接并二次灭虫,以将电网12一次灭虫后未完全杀灭的害虫彻底杀灭。
[0057]当需要排出害虫时,两个推虫部21转动至第二位置,用于连通并推动害虫进入筒体1的出虫孔。
[0058]由此,本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在吸引害虫进入筒体1内,并经筒体1内侧壁的电网12一次杀灭后,由推虫机构2将二次杀灭后的害虫推动进入筒体1底部的出虫孔,以将本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囤积的害虫,定期排出筒体1,取代了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周向侧壁设置进虫孔(11),所述筒体(1)的内侧壁设置电网(12),所述电网(12)能够一次灭虫,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置出虫孔;推虫机构(2),所述推虫机构(2)位于所述筒体(1)内部且位于所述电网(12)的下方,所述推虫机构(2)包括:两个推虫部(21),两个所述推虫部(21)相对设置且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两个所述推虫部(21)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用于承接并二次灭虫;两个所述推虫部(21)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用于连通并推动害虫进入所述筒体(1)的所述出虫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虫部(21)包括:板体(211),所述板体(211)转动连接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所述板体(211)为带电板体;刷子(212),所述刷子(212)抵靠所述板体(211)的顶部,且所述刷子(212)通过弹簧(213)连接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所述推虫部(21)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弹簧(213)水平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虫机构(2)还包括:升降驱动件(25),所述升降驱动件(25)能够升降的设置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且所述升降驱动件(25)支撑于所述板体(211)的底部升降板(22),所述升降板(22)能够升降的设置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且所述升降板(22)和所述升降驱动件(25)连接;升降板驱动器(23),所述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斌于哲国春杰高亢段树敏朱金明张志军刘静胡占东孙晔晖王楠杜亮亮朱婉盈王梓谕高歆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顺鑫绿洲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