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2170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灌溉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园林灌溉装置。该园林灌溉装置包括喷头和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第一套筒同轴套设在喷头外侧且喷头上端面突出于第一套筒上端面,喷头与第一套筒转动连接;喷头上端封闭且喷头突出于第一套筒的圆周面上设置至少一圈喷嘴,喷嘴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喷嘴与喷头的周向侧壁相交处的外法线方向倾斜设置,且所有喷嘴均位于各自对应的外法线方向的同一侧相同角度。由此,该园林灌溉装置无需借助外力就能实现旋转喷洒,使得灌溉装置灌溉时浇灌的面积增大且喷洒均匀,保证了灌溉装置的灌溉效果和使用效率。灌溉效果和使用效率。灌溉效果和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灌溉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园林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建设作为近几年来最为有效的空气环境改善措施,既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使空气得到净化,阻止空气质量逐渐下降,又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起到怡养身心的作用。在园林建设和养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为园林提供充足稳定的灌溉系统,在少雨的季节时,对园林中绿色植被进行灌溉。
[0003]但现有的灌溉系统中的灌溉装置常采用喷灌式、微灌式或滴灌式,浇灌的面积较小且不均匀,需要工人多次来回走动调整灌溉装置的浇灌位置对园林进行灌溉。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降低了灌溉装置的灌溉效果和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灌溉装置,使灌溉装置的喷头可以大范围浇灌,从而解决了灌溉装置浇灌的面积较小且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园林灌溉装置,包括喷头和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第一套筒同轴套设在喷头外侧且喷头上端面突出于第一套筒上端面,喷头与第一套筒转动连接;喷头为上端封闭具有内腔的结构,喷头突出于第一套筒的圆周面上设置至少一圈喷嘴,喷嘴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喷嘴与喷头的周向侧壁相交处的外法线方向倾斜设置,且所有喷嘴均位于各自对应的外法线方向的同一侧相同角度。
[0009]进一步,喷头与第一套筒之间设置有上轴承和下轴承,第一套筒上端面设置有端盖,端盖中心开有通孔,通孔边缘设置有向下突出的凸缘,凸缘与上轴承相抵,喷头穿设于通孔中。
[0010]进一步,第一套筒外同轴套设有第二套筒,第一套筒为活动套筒,第二套筒为固定套筒;在第二套筒内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套筒下方设置有电机,电机使第一套筒在第二套筒中做上下往复运动。
[0011]进一步,还包括底座和水箱,第二套筒设置在水箱顶面上,水箱设置在底座上;水箱侧壁设置有水箱进水口和水箱出水口;底座上设置有水泵,水泵进水口与水箱出水口连接,水泵出水口连接有输送软管,第一套筒底部开设有第一套筒进水口,输送软管与第一套筒进水口连接;第二套筒侧壁上开设有便于输送软管上下运动的第一竖槽。
[0012]进一步,水箱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将水箱分成位于水箱上部分的第一水区和
位于水箱下部分的第二水区,水箱进水口位于第一水区的侧壁上,水箱出水口位于第二水区的侧壁上。
[0013]进一步,过滤板的截面为V型。
[0014]进一步,第二套筒内同轴设置有稳定弹簧,稳定弹簧抵接在水箱顶面和第一套筒底面之间。
[0015]进一步,喷头下端为扩张状,喷头下端与第一套筒间隙配合。
[0016]进一步,底座上开设有贯穿于底座的定位通孔,定位通孔内穿设有与定位通孔螺栓连接的定位杆,定位杆的长度大于底座的厚度。
[0017]进一步,底座下设置有至少三个万向轮。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园林灌溉装置,使喷嘴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喷嘴与喷头的周向侧壁相交处的外法线方向倾斜设置,且所有喷嘴均位于各自对应的外法线方向的同一侧相同角度。当水流从喷嘴喷出时形成反冲力,喷头会在水流的反冲力下产生旋转,而且每个喷嘴中的水流形成的反冲力可以相互叠加,无需借助外力就能实现旋转喷洒,使得灌溉装置灌溉时浇灌的面积增大且喷洒均匀,保证了灌溉装置的灌溉效果和使用效率。同时,此灌溉装置由于浇灌面积大,所以占地面积小,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园林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喷头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喷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喷头;11:喷嘴;
[0027]2:第一套筒;21:端盖;22:第一套筒进水口;23:第一套筒出水口;
[0028]3:底座;
[0029]4:水箱;41:水箱进水口;42:水箱出水口;43:过滤板;
[0030]5:水泵;51:输送软管;
[0031]6:第二套筒;61:第一竖槽;
[0032]7:电机;8:稳定弹簧;9:定位杆;10: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灌溉装置,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
喷头1、第一套筒2和第二套筒6。如图1所示,喷头1与第一套筒2之间设置有上轴承和下轴承,喷头1下端为扩张状与第一套筒2间隙配合,使喷头1与第一套筒2转动连接。水流在第一套筒2内沿着第一套筒2的轴线方向由下向上运动,并通过喷头1喷出。扩张的喷头1下端可以阻挡水流对于下轴承的冲击,保护下轴承的同时使水流运动更通畅。
[0035]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第一套筒2中的水渗入下轴承,可在喷头1和第一套筒2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设置油封(图中未示出),并将油封设置在下轴承的下方;或者,可选用带有油封结构的下轴承,并将油封结构朝下设置。油封是密封用机械元件,又称旋转轴唇形密封圈,作为示例,可选用骨架油封。
[0036]如图1所示,第一套筒2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在第一套筒2上端设置有中心开有通孔的端盖21,喷头1穿设于端盖21的通孔中,使端盖21将喷头1与第一套筒2之间的开口封闭,防止杂物从上方通过开口进入上轴承对其造成磨损。另外,端盖21通孔的边缘设置有向下突出的凸缘,凸缘可以与上轴承相抵,便于实现喷头1与第一套筒2之间轴承连接。
[0037]如图1、图2所示,喷头1为上端封闭具有内腔的结构,喷头1突出于第一套筒2上端面即位于端盖21上部分的圆周面上设置至少一圈喷嘴11。如图3、图4所示,喷嘴11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喷嘴11与喷头1的周向侧壁相交处的外法线方向倾斜设置,且所有喷嘴11均位于各自对应的外法线方向的同一侧相同角度。当水流从喷嘴11喷出时形成反冲力,喷头1会在水流的反冲力下产生旋转,而且每个喷嘴11中的水流形成的反冲力可以相互叠加,从而使得灌溉装置灌溉时浇灌的面积增大且喷洒均匀,保证了灌溉装置的灌溉效果和使用效率。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1)和第一套筒(2),所述第一套筒(2)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第一套筒(2)同轴套设在所述喷头(1)外侧且所述喷头(1)上端面突出于所述第一套筒(2)上端面,所述喷头(1)与所述第一套筒(2)转动连接;所述喷头(1)为上端封闭具有内腔的结构,所述喷头(1)突出于所述第一套筒(2)的圆周面上设置至少一圈喷嘴(11),所述喷嘴(11)的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喷嘴(11)与所述喷头(1)的周向侧壁相交处的外法线方向倾斜设置,且所有所述喷嘴(11)均位于各自对应的外法线方向的同一侧相同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1)与所述第一套筒(2)之间设置有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第一套筒(2)上端面设置有端盖(21),所述端盖(21)中心开有通孔,所述通孔边缘设置有向下突出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上轴承相抵,所述喷头(1)穿设于所述通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2)外同轴套设有第二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2)为活动套筒,所述第二套筒(6)为固定套筒;在所述第二套筒(6)内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套筒(2)下方设置有电机(7),所述电机(7)使所述第一套筒(2)在所述第二套筒(6)中做上下往复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园林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3)和水箱(4),所述第二套筒(6)设置在所述水箱(4)顶面上,所述水箱(4)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所述水箱(4)侧壁设置有水箱进水口(41)和水箱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树敏王健高斌高亢朱金明孙晔晖于哲张志军刘静王凯强丁国治侯雅婕李伟张星奥胡元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顺鑫绿洲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