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自动诱捕捕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278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捕虫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用自动诱捕捕虫装置,包括外箱体,其内设有集虫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外箱体顶部的捕虫机构,所述捕虫机构包括偏心漏斗,所述偏心漏斗顶部延设有锥形漏斗,所述锥形漏斗内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筒形结构的灯罩,所述灯罩内设有诱虫灯;所述锥形漏斗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周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设有电网,所述矩形框的一侧设有清洁棉条,所述清洁棉条与灯罩周侧相抵触,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捕虫装置的诱虫灯容易被昆虫鳞片、残尸以及空气中的灰尘遮挡,影响捕虫效率的问题,在捕虫装置技术领域具有良好前景。好前景。好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业用自动诱捕捕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捕虫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用自动诱捕捕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
[0003]现有技术中的捕虫装置,通过诱虫灯对昆虫进行引诱,然后通过电网杀死昆虫,最后通过漏斗将虫尸收集到集虫容器内。但是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昆虫在被诱虫灯引诱的昆虫大部分是鳞翅目昆虫,该类昆虫在飞舞、碰撞过程中会落下大量鳞片,鳞片附着在诱虫灯上导致诱虫灯的光线被遮挡,影响诱虫效率。同时,灰尘、昆虫残尸也会附着在诱虫灯表面,严重影响诱虫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农业用自动诱捕捕虫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捕虫装置的诱虫灯容易被昆虫鳞片、残尸以及空气中的灰尘遮挡,影响捕虫效率的问题。
[0005]其技术方案是:
[0006]农业用自动诱捕捕虫装置,包括外箱体,其内设有集虫桶,还包括转动连接于外箱体顶部的捕虫机构,所述捕虫机构包括用于收集昆虫并导入集虫桶的偏心漏斗,所述偏心漏斗顶部延设有用于收集昆虫的锥形漏斗,所述锥形漏斗内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筒形结构的灯罩,所述灯罩内设有诱虫灯;
[0007]所述锥形漏斗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周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内设有电网,所述矩形框远离支撑杆的一侧设有用于清洁灯罩的清洁棉条,所述清洁棉条与灯罩周侧相抵触。
[0008]优选的,所述偏心漏斗边部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条,所述外箱体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设有与环形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形成第一电机驱动偏心漏斗转动的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灯罩内部设有用于与第二齿轮啮合的内齿轮,形成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灯罩转动的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包括三个,各所述支撑杆周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框,各所述矩形框内均设有电网,各所述矩形框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均设有用于清洁灯罩的清洁棉条,各所述清洁棉条与灯罩周侧相抵触。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锥形漏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雨盖。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通过转动连接的捕虫机构的设置,使昆虫在被诱虫灯吸引过来后,被
转动的电网杀死,在虫尸落入集虫桶内的过程中,随着转动的偏心漏斗均匀散布在集虫桶内,防止虫尸堆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灯罩被灰尘、昆虫体液及残尸蒙蔽,开启第二电机驱动灯罩转动,对灯罩进行清洁,保证诱虫灯的光线正常高效的传播,进而保证诱虫、杀虫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外箱体的立体图。
[0018]其中:外箱体1、集虫桶2、捕虫机构3、偏心漏斗301、环形齿条302、第一电机303、第一齿轮304、锥形漏斗305、支撑杆306、防雨盖307、横杆308、第二电机309、灯罩310、诱虫灯311、矩形框312、电网313、清洁棉条314、第二齿轮315、内齿轮3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农业用自动诱捕捕虫装置,包括外箱体1,其内设有集虫桶2,用于盛放昆虫尸体。还包括转动连接于外箱体1顶部的捕虫机构3,所述捕虫机构3包括用于收集昆虫并导入集虫桶2的偏心漏斗301,所述偏心漏斗301边部焊接固定有环形齿条302,所述环形齿条302带有轮齿的一侧与水平面平行设置,所述外箱体1内通过机架以及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03,所述第一电机303固定安装于长方体箱体结构的外箱体1内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303的输出轴呈竖直状态设置,所述第一电机303的输出轴与外箱体1水平方向的中线呈45度设置,所述第一电机303的输出端设有与环形齿条302啮合的第一齿轮304,形成第一电机303驱动偏心漏斗301转动的结构。开启第一电机303后,通过第一齿轮304与环形齿条302的传动带动偏心漏斗301转动,进而带动捕虫机构3整体转动。
[0021]偏心漏斗301转动过程中,其出口端沿集虫桶2口部边缘转动,将收集的虫尸导入集虫桶2的不同位置,使虫尸均匀散布在集虫桶2内,防止堆积堵塞。
[0022]所述偏心漏斗301顶部延设有用于收集昆虫的锥形漏斗305,所述锥形漏斗305与偏心漏斗301焊接固定为一体,所述外箱体1顶部设有用于锥形漏斗305穿过的贯穿孔,所述锥形漏斗305穿设在贯穿孔内并与外箱体1接触配合。
[0023]所述锥形漏斗305内靠近出口的一端焊接固定有用于放置电机的横杆308,所述横杆308中部通过机架以及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09,所述第二电机30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筒形结构的灯罩310,具体的,所述第二电机309的输出端设有第二齿轮315,所述灯罩310内部设有用于与第二齿轮315啮合的内齿轮316,形成所述第二电机309驱动灯罩310转动的结构。
[0024]所述灯罩310为的材质为透明玻璃,其内设有诱虫灯311,所述诱虫灯311为圆柱体
结构,为现有技术,灯罩保护诱虫灯311不被破坏和被昆虫体液、灰尘等污渍污染,影响诱虫效率。
[0025]所述锥形漏斗305内壁焊接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6,支撑杆306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杆306周侧焊接固定连接有矩形框312,所述矩形框312内设有电网313,所述电网313为现有技术,当昆虫触碰到电网313时将昆虫电击杀死,杀虫效率较高;所述矩形框312远离支撑杆306的一侧设有用于清洁灯罩310的清洁棉条314,所述清洁棉条314为现有技术,所述清洁棉条314与灯罩310周侧相抵触,当第二电机309带动灯罩310转动时,与灯罩310相抵触的清洁棉条314自动清洁灯罩310表面的灰尘、昆虫体液及残尸等污渍,保证诱虫灯311的光线不被遮挡。
[0026]所述支撑杆306的数量至少包括三个,各所述支撑杆306周侧均焊接固定连接有矩形框312,各所述矩形框312内均设有电网313,各所述矩形框312远离支撑杆306的一侧均设有用于清洁灯罩310的清洁棉条314,各所述清洁棉条314与灯罩310周侧相抵触,多个电网313共同作用,保证杀虫效率;多个清洁棉条314共同作用,保证灯罩310的洁净,保证诱虫灯311的光线不被遮挡,进而保证诱虫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农业用自动诱捕捕虫装置,包括外箱体(1),其内设有集虫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于外箱体(1)顶部的捕虫机构(3),所述捕虫机构(3)包括用于收集昆虫并导入集虫桶(2)的偏心漏斗(301),所述偏心漏斗(301)顶部延设有用于收集昆虫的锥形漏斗(305),所述锥形漏斗(305)内设有横杆(308),所述横杆(308)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09),所述第二电机(309)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筒形结构的灯罩(310),所述灯罩(310)内设有诱虫灯(311);所述锥形漏斗(305)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6),所述支撑杆(306)周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框(312),所述矩形框(312)内设有电网(313),所述矩形框(312)远离支撑杆(306)的一侧设有用于清洁灯罩(310)的清洁棉条(314),所述清洁棉条(314)与灯罩(310)周侧相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用自动诱捕捕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漏斗(301)边部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条(302),所述外箱体(1)内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彩燕
申请(专利权)人:武威锦德润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