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二次电池的装配组件和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938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装配组件和二次电池。该装配组件包括电芯组件和转接片,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电芯对,每组所述电芯对包括相互邻接的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所述第一电芯包括第一电芯本体和第一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凸出于所述第一电芯本体,所述第二电芯包括第二电芯本体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凸出于所述第二电芯本体,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极耳和一个所述第二极耳相互合并为一个单极耳;所述转接片用于使所述单极耳通过所述转接片与所述二次电池的顶盖极柱导电连接。采用该装配组件可以降低二次电池短路风险、简化装配工艺及提高生产效率。装配工艺及提高生产效率。装配工艺及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二次电池的装配组件和二次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二次电池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装配组件和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具有正极和负极,极耳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目前,二次电池内部的装配结构通常包括电芯,电芯上具有极耳。装配方法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将极耳设置在电池顶盖的下方直接与顶盖上的正极柱或负极柱相连接;第二种是在装配组件中增加转接片,将极耳设置在转接片的下方并与转接片连接,极耳通过转接片与顶盖上的正极柱或负极柱相连。根据这两种装配方法,在极耳与转接片、极柱连接后,通过弯折极耳使极耳与连接片或顶盖保持水平,再将电芯装入壳体内完成二次电池的装配。然而,第一种结构存在以下的问题:没有转接片的支撑,极耳容易插入极片中,增大电池短路风险;这种结构较适合厚度尺寸较小的二次电池,如果在厚度尺寸较大的二次电池中使用这种结构的话,极耳的长度会较长,极耳冗余、下沉等问题更严重。第二种结构的问题是:(1)极耳位于转接片下方,用于折极耳的空间少,极耳到转接片的路径、松弛状态不同,极耳存在冗余、下沉等问题,会造成二次电池的短路风险;(2)装配之后极耳被挤压,极耳受力时易损坏断裂导致过流能力下降。
[0003]如何在降低电池短路风险,避免极耳破损、冗余、下沉等问题的同时还不增加工艺过程的复杂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二次电池短路风险、简化装配工艺及提高生产效率的装配组件和二次电池。
[0005]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装配组件,包括电芯组件和转接片,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电芯对,每组所述电芯对包括相互邻接的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所述第一电芯包括第一电芯本体和第一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凸出于所述第一电芯本体,所述第二电芯包括第二电芯本体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凸出于所述第二电芯本体,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极耳和一个所述第二极耳相互合并为一个单极耳;所述转接片用于使所述单极耳通过所述转接片与所述二次电池的顶盖极柱导电连接。
[000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芯具有第一顶面和第一内侧面,所述第二电芯具有第二顶面和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所述第二内侧面相抵接,所述第一极耳包括第一独立段和第一合并段,所述第二极耳包括第二独立段和第二合并段,相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极耳和一个所述第二极耳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合并段和所述第二合并段相互合并。
[000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独立段朝向所述第二内侧面的方向弯折,所述
第二独立段朝向所述第一内侧面的方向弯折。
[000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独立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顶面之间的夹角的范围是0度~90度,所述第二独立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顶面之间的夹角的范围是0度~90度。
[000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合并段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合并段的长度。
[00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耳凸出于所述第一电芯本体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所述第二极耳凸出于所述第二电芯本体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等于所述第二长度。
[00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相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极耳和一个所述第二极耳相互合并为一个单极耳的方式包括焊接。
[001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片上包括极耳装配部,所述极耳装配部用于使至少一个单极耳从中穿出,所述单极耳从所述极耳装配部穿出之后经弯折与所述转接片的上表面导电连接。
[00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装配部包括极耳装配孔和/或侧边凹进部,所述侧边凹进部位于所述转接片的侧边,所述侧边凹进部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凹进,所述侧边凹进部用于使对应的单极耳从中穿过并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弯折。
[001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装配部还包括侧边装配部,所述侧边装配部位于所述转接片的侧边,所述侧边装配部用于使对应的单极耳从中穿过并向所述转接片的内部弯折。
[0015]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装配组件,还包括顶盖和壳体,所述顶盖包括所述顶盖极柱,所述单极耳朝向所述顶盖极柱方向弯折。
[0016]本申请在二次电池的电芯组件中将对应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合并为一个单极耳,可以在形成二次电池的工艺中,使该单极耳穿过转接片上的装配部之后弯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同时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分开设置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少转接片上的极耳装配部的数量,进一步简化了装配工艺,有利于提高二次电池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0018]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装配组件中的电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1B是图1A所示实施例沿AA'线所在的竖直平面的剖视图;
[0020]图2A是图1B中的区域F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2B是在图2A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的一变化例;
[0022]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装配组件中的电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A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装配组件的示例性爆炸图;
[0024]图4B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装配组件的示例性爆炸图;
[0025]图5是图4B所示的爆炸图对应的完成装配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A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装配组件的示例性爆炸图;
[0027]图6B是图6A所示实施例的装配组件装配之后的局部剖视图;
[0028]图6C是图6A所示实施例中的单极耳弯折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A是将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单极耳弯折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B是图7A所示实施例沿CC'线所在的竖直平面的剖视图;
[0031]图8A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2]图8B是图8A所示的二次电池装配好之后的产品示意图;
[0033]图8C是图8B所示实施例的正视图;
[0034]图8D是图8B所示实施例沿BB'线所在的竖直平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3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7]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组件和转接片,所述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电芯对,每组所述电芯对包括相互邻接的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所述第一电芯包括第一电芯本体和第一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凸出于所述第一电芯本体,所述第二电芯包括第二电芯本体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凸出于所述第二电芯本体,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极耳和一个所述第二极耳相互合并为一个单极耳;所述转接片用于使所述单极耳通过所述转接片与所述二次电池的顶盖极柱导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具有第一顶面和第一内侧面,所述第二电芯具有第二顶面和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所述第二内侧面相抵接,所述第一极耳包括第一独立段和第一合并段,所述第二极耳包括第二独立段和第二合并段,相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极耳和一个所述第二极耳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合并段和所述第二合并段相互合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独立段朝向所述第二内侧面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独立段朝向所述第一内侧面的方向弯折。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独立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顶面之间的夹角的范围是0度~90度,所述第二独立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顶面之间的夹角的范围是0度~90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喻先锋蔡云龙刘微侯敏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