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集装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558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7
本技术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系统,包括支撑架和多个电池模组,支撑架上沿其高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支撑板,每个第一支撑板上集成安装有液冷装置,多个电池模组沿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液冷装置位于多个电池模组的下方,并与多个电池模组的底面同时换热接触。每个第一支撑板上集成设置的液冷装置能够同时为多个电池模组进行冷却降温,电池模组内无需再单独设置冷却机构,由此节省了冷却机构所需的投入的成本。另外,集成设置的液冷装置集成度较高,占用空间较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有利于提升储能集装箱系统的能量密度,以便在相同体积下储蓄更多的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尤其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全面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等作为可再生能源将迎来加速发展,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支撑技术,以储能集装箱系统作为储能方式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一般来说,储能集装箱系统中均设有多个pack包,每个pack均包括电池箱体,以及设置在电池箱体内的电池模组、电气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其他结构件,通过电池箱体将其内部的各部件进行封装,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另外,为了保证电池模组的安全,电池箱体内还需设置冷却机构来对电池模组进行降温,以避免热失控。由于每个pack包内的电池模组均需单独设置冷却机构,占用了储能集装箱系统内部较大的空间,造成空间的浪费,并且冷却机构所需的资金投入也较高,造成成本的增加。

3、因此,亟需一种储能集装箱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系统,其取消了电池箱体,将多个电池模组直接安装在支撑板上,并在支撑板上集成设置液冷系统来为多个电池模组同时进行冷却降温,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集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装置包括液冷板(400),所述液冷板(400)内用于流通冷却介质,所述液冷板(400)同时与多个所述电池模组(200)的底面换热接触,所述第一支撑板(300)上设有安装槽(310),所述液冷板(400)嵌设于所述安装槽(3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400)与所述电池模组(200)之间夹设有导热垫,所述导热垫的一侧与所述电池模组(200)换热接触,所述导热垫的另一侧与所述液冷板(400)换热接触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集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装置包括液冷板(400),所述液冷板(400)内用于流通冷却介质,所述液冷板(400)同时与多个所述电池模组(200)的底面换热接触,所述第一支撑板(300)上设有安装槽(310),所述液冷板(400)嵌设于所述安装槽(3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400)与所述电池模组(200)之间夹设有导热垫,所述导热垫的一侧与所述电池模组(200)换热接触,所述导热垫的另一侧与所述液冷板(400)换热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装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液冷装置之间串联连通或并联连通,每个放置所述电池模组(200)的所述第一支撑板(300)上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液冷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装置包括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所述液冷板(400)设有进液口(410)和出液口(420),所述进液口(410)与所述进液管路连通,所述出液口(420)与所述出液管路连通,所述冷却介质经由所述进液管路、所述进液口(410)流入所述液冷板(400)内,并由所述出液口(420)、所述出液管路流出所述液冷板(4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成州李松林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