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炉体温度优化的稀土永磁粉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558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稀土永磁粉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炉体温度优化的稀土永磁粉制备方法,选取稀土永磁粉制备原料硼、氢,稀土元素La,过渡族元素Fe、Cu,混合送入Cu坩埚熔体进行熔化,在氩气保护下加热重熔得到温度为1380°C‑1400°C的合金溶液;随后在重力或者0‑0.035MPa的气压差下喷射到表面线速度为30m/s以上的冷却辊表面,根据快淬过程中冷却辊及坩埚熔体温度分布对真空快淬过程炉体温度进行优化调节;合金溶液在冷却辊表面凝固并甩出形成合金薄带,送入破碎机,在氩气的保护下,经破碎、筛分得到粉末,经650℃的温度热处理15分钟获取永磁粉。从而实现稀土永磁粉制备过程炉体温度优化,保证温度适宜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稀土永磁粉制备,具体涉及基于炉体温度优化的稀土永磁粉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制备永磁材料的快淬设备主要是电弧溢流式熔旋快淬炉,通过电极产生等离子电弧,在坩埚内将合金熔化,当坩埚内的合金溶液溢出坩埚缺口时,将流到冷却辊上进行快淬,被冷却辊甩成快淬薄带,由于其设备成本便宜,工艺简单,能够进行批量化生产。其中在快淬磁粉的制备过程中,熔体温度是影响产品性能的重要因素。熔体温度较低时,可能使得熔体溶化不完全或者成分不均匀,熔体温度太高,会使得冷却辊的负载加重,导致冷却辊表面温度的上升,从而反过来对快淬过程产生影响。只有当熔体温度合适时,才能使熔体扩散充分,熔体成分均匀,而且不会对冷却辊造成较大的负载,经过冷却辊快淬得到的晶粒尺寸分布均匀,最后制备得到的稀土永磁粉具有更高的性能。

2、传统熔体温度控制是提前设置电极功率,这种温度控制方法只能在工艺开始之前进行,容易在快淬进行中出现电弧加热区温度过高、熔体温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即无法及时对进行中的熔体实时温度进行调整。

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出基于炉体温度优化的稀土永磁粉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炉体温度优化的稀土永磁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炉体温度优化的稀土永磁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稀土永磁粉制备原料硼、氢,稀土元素La,过渡族元素Fe、Cu,包括:所述硼、氢含量为0.75~1.55wt%;所述稀土元素La含量为25.3~36.5wt%;过渡族元素Fe、Cu含量为20~80w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炉体温度优化的稀土永磁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坩埚熔体的温度为1300℃~15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炉体温度优化的稀土永磁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炉体温度优化的稀土永磁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炉体温度优化的稀土永磁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稀土永磁粉制备原料硼、氢,稀土元素la,过渡族元素fe、cu,包括:所述硼、氢含量为0.75~1.55wt%;所述稀土元素la含量为25.3~36.5wt%;过渡族元素fe、cu含量为20~80w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炉体温度优化的稀土永磁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坩埚熔体的温度为1300℃~15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炉体温度优化的稀土永磁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炉体温度优化的稀土永磁粉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超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高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