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插型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5568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插型端子,包括外壳、第一通槽、弹性开关、支架、第二通槽、扣位、安装槽、公端子、铆接套、容纳槽、限位槽、弹片组件、接触部、导入部、连接部、防脱部、支撑部、支撑板、安装位和限位块;所述公端子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且连接部设置于容纳槽内,容纳槽上开设有限位槽,且防脱部卡接于限位槽内;所述公端子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铆接套;本技术的弹片组件和公端子上设计有自锁结构,可以实现防脱的效果,确保公端子稳固的插接在母端子内,同时利用外壳上的弹性开关可快速解除自锁结构的锁定状态,无需使用辅助工具,即可实现快速拆装,并且该种设计能够避免螺丝紧固存在的滑牙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接线端子,特别涉及一种快插型端子


技术介绍

1、接线端子是一种常见的电路连接器件,使用时是将公端子和母端子分别固定在两根线路的末端,然后将公端子通过插接的方式与母端子连接,以此实现两根线路间的电性连接。现有接线端子为了确保连接稳固,会利用螺丝对两个端子进行固定,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拆装时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导致拆装耗时增加,因此使用不便;二是螺丝紧固时较容易出现滑牙现象,进一步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插型端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插型端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内插接有公端子,公端子的底端设置有弹片组件,弹片组件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支架内,弹片组件包括接触部、导入部、连接部、防脱部和支撑部,且接触部设置于公端子的下表面,接触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入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连接部上固定连接有防脱部,且防脱部卡接于公端子上,连接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插型端子,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固定连接有支架(2),支架(2)内插接有公端子(3),公端子(3)的底端设置有弹片组件(4),弹片组件(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5),且支撑板(5)固定连接于支架(2)内,弹片组件(4)包括接触部(41)、导入部(42)、连接部(43)、防脱部(44)和支撑部(45),且接触部(41)设置于公端子(3)的下表面,接触部(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入部(4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43),连接部(43)上固定连接有防脱部(44),且防脱部(44)卡接于公端子(3)上,连接部(43)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部(45),且支撑部(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插型端子,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固定连接有支架(2),支架(2)内插接有公端子(3),公端子(3)的底端设置有弹片组件(4),弹片组件(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5),且支撑板(5)固定连接于支架(2)内,弹片组件(4)包括接触部(41)、导入部(42)、连接部(43)、防脱部(44)和支撑部(45),且接触部(41)设置于公端子(3)的下表面,接触部(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入部(4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部(43),连接部(43)上固定连接有防脱部(44),且防脱部(44)卡接于公端子(3)上,连接部(43)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部(45),且支撑部(4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接触部(41)上,另一端设置于公端子(3)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插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两个扣位(22),且弹片组件(4)设置于扣位(22)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插型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安装位(51),支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张湘君李国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扬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