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尾管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275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气尾管成型方法,包括以下:采用上模具、压料机构和下模具进行配合冲压,上模具、压料机构和下模具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带弧度的冲头、带凹位的定位槽、带内凹弧形成模腔的下模板,把带呈翼形的金属薄片放在位槽,通过冲头向定位槽、下模板冲压,使带呈翼形的金属薄片在带凹位的定位槽、带内凹形成模腔的下模板内成型,形成带弧度的未封口的排气尾管预制件;再采用焊接方式把预制件的缝隙口焊接即可。一次成型,且在定位槽、下模板内成型,形成上、下双凹槽内成型,成型效果好,且易定型。采用通过装置设定进行冲压,省略了多个冲压片的拼接或整圆工序,从而使得冲压工艺和设备得到简化,同时优化了产品质量。同时优化了产品质量。同时优化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尾管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气尾管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设备成型的排气尾管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排气尾管是汽车排气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需求量巨大,排气尾管具有直径大、厚度小和非对称弯曲等特点,其使用性能对成形和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排气尾管主要采用多次冲压加多焊接的多工艺法进行生产制造,即将特殊规则形状的板料通过模具冲压成形多次或多件再进行焊接,最后通过整形工序使其质量满足生产要求。
[0003]另外在加工过程中,且上述工序中,冲压成形的常见缺陷如起皱、破裂等,同样也会对排气尾管的成形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排气尾管成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排气尾管成型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排气尾管冲压容易形成瑕疵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排气尾管成型方法,包括以下:采用上模具、压料机构和下模具进行配合冲压,上模具、压料机构和下模具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带弧度的冲头、带凹位的定位槽、带内凹弧形成模腔的下模板,把金属薄片设计成带呈翼形的金属薄片,把金属薄片放在位槽,通过冲头向定位槽、下模板冲压,使带呈翼形的金属薄片在带凹位的定位槽、带内凹形成模腔的下模板内成型,形成带弧度的未封口的排气尾管预制件;再采用焊接方式把预制件的缝隙口焊接即可;
[0007]所述的带弧度的冲头与带内凹弧形成模腔的下模板的弧度、直径相匹配相对应。
[0008]所述上模具包括上托板、上模座、冲头,所述压料机构包括压料板和第一导柱,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座、下模框、定位板和下模板;
[0009]所述下模框固定于下模座顶端,所述定位板设置于下模框的顶端,且所述定位板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压料板与上模座之间通过第一导柱滑动连接,所述冲头设置于上模座的底端面,且所述压料板通过槽口与冲头滑动套接,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通过滑块和第二导柱滑动连接,且所述压料板位于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上模座的底端四角和下模座的顶端面对应设置有第二限位柱,且所述上模座的底端面位于压料板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柱。
[0011]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叉模块。
[0012]优选的,两组所述滑块关于冲头成位置对称,且与上模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第二导柱与下模座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滑块与上模座之间设置有垫板,所述第二导柱贯穿滑块、垫板和上模
座。
[0014]优选的,多组所述第一导柱的底端与压料板之间通过第二压块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导柱与上模座滑动插接,所述压料板与上模座之间还设置有多组行程限位螺丝。
[0015]优选的,所述上模座的底端面匹配第一导柱、第二压块开设有导槽。
[0016]优选的,所述下模框套接有下模板,且所述下模板内凹形成模腔,所述冲头与模腔匹配插接,模腔内设置有胚料,所述胚料的尺寸进行调整0

1.5mm,胚料展开为凸型结构,冲压后呈U型结构。
[0017]优选的,所述上托板底端面与上模座之间设置有第一上垫脚和第二上垫脚。
[0018]优选的,所述导槽内套接有导环,且所述导槽内设置有第一压块压紧导环边缘。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1、其成型方法中,使带呈翼形的金属薄片在带凹位的定位槽、带内凹形成模腔的下模板内成型,形成带弧度的未封口的排气尾管预制件,一次成型,且在定位槽、下模板内成型,形成上、下双凹槽内成型,成型效果好,且易定型,定位槽既是成型部位,又起固定定位作用。采用通过装置设定进行冲压,冲压后,不需要切除边缘多余材料,通过装置在下模座的下模框上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开设有相应轮廓的定位槽,通过将与定位板定位槽形状匹配的金属薄片放入其中,使得在冲压完成后金属薄片整体成型,其边缘不会留下多余的残料,能一次成型,且省略了多个冲压片的拼接或整圆工序,从而使得冲压工艺和设备得到简化,同时优化了产品质量。
[0021]2、该方法使用的装置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增加一组压料机构,与定位板定位槽配合,冲压时压料机构会先于上模座、冲头接触到定位板,使得后续冲头接触胚料向模腔内挤压时,通过压料板将胚料限制在定位槽中,材料的流动性得到了约束,避免胚料边缘翘起和褶皱,从而获取形状标准且合格的排气尾管预制件。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下模板、胚料和冲头位置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胚料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1、上托板;2、第一上垫脚;3、第二上垫脚;4、上模座;5、第一限位柱;6、第一压块;7、垫板;8、冲头;9、滑块;10、导槽;11、压料板;12、槽口;13、第一导柱;14、第二压块;15、定位板;16、下模板;17、行程限位螺丝;18、第二导柱;19、下模框;20、第二限位柱;22、叉模块;23、下模座;24、胚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参照图1

图5,一种排气尾管成型方法,包括以下:采用上模具、压料机构和下模具进行配合冲压,上模具、压料机构和下模具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带弧度的冲头8、带凹位
的定位槽、带内凹弧形成模腔的下模板16,把金属薄片设计成带呈翼形的金属薄片,把金属薄片放在位槽,通过冲头8向定位槽、下模板冲压,使带呈翼形的金属薄片在带凹位的定位槽、带内凹形成模腔的下模板16内成型,形成带弧度的未封口的排气尾管预制件;再采用焊接方式把预制件的缝隙口焊接即可;
[0030]所述的带弧度的冲头8与带内凹弧形成模腔的下模板16的弧度、直径相匹配相对应。
[0031]其成型方法中,使带呈翼形的金属薄片在带凹位的定位槽、带内凹形成模腔的下模板内成型,形成带弧度的未封口的排气尾管预制件,一次成型,且在定位槽、下模板内成型,形成上、下双凹槽内成型,成型效果好,且易定型。定位槽的定位板结构既是成型部位,又起固定定位作用。
[0032]上模具包括上托板1、上模座4、冲头8,压料机构包括压料板11和第一导柱13,下模具包括下模座23、下模框19、定位板15和下模板16,下模框19固定于下模座23顶端,下模框19套接有下模板16,且下模板16内凹形成模腔,冲头8与模腔匹配插接,定位板15设置于下模框19的顶端,且定位板15开设有定位槽,压料板11与上模座4之间通过第一导柱13滑动连接,冲头8设置于上模座4的底端面,且压料板11通过槽口12与冲头8滑动套接,上模座4与下模座23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尾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采用上模具、压料机构和下模具进行配合冲压,上模具、压料机构和下模具上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带弧度的冲头(8)、带凹位的定位槽、带内凹弧形成模腔的下模板(16),把金属薄片设计成带呈翼形的金属薄片,把金属薄片放在位槽,通过冲头(8)向定位槽、下模板冲压,使带呈翼形的金属薄片在带凹位的定位槽、带内凹形成模腔的下模板(16)内成型,形成带弧度的未封口的排气尾管预制件;再采用焊接方式把预制件焊接即可;所述的带弧度的冲头(8)与带内凹弧形成模腔的下模板(16)的弧度、直径相匹配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气尾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具包括上托板(1)、上模座(4)、冲头(8),所述压料机构包括压料板(11)和第一导柱(13),所述下模具包括下模座(23)、下模框(19)、定位板(15)和下模板(16);所述下模框(19)固定于下模座(23)顶端,所述定位板(15)设置于下模框(19)的顶端,且所述定位板(15)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压料板(11)与上模座(4)之间通过第一导柱(13)滑动连接,所述冲头(8)设置于上模座(4)的底端面,且所述压料板(11)通过槽口(12)与冲头(8)滑动套接,所述上模座(4)与下模座(23)之间通过滑块(9)和第二导柱(18)滑动连接,且所述压料板(11)位于上模座(4)和下模座(2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气尾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4)的底端四角和下模座(23)的顶端面对应设置有第二限位柱(20),且所述上模座(4)的底端面位于压料板(11)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柱(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波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赛恩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