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ABS封边条3D水性喷墨印刷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73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VC、ABS封边条3D水性喷墨印刷工艺,涉及封边条印刷技术领域;为了保障印刷品质和印刷效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原料的准备;印刷水墨的制备;印刷线的架设;采用数码版和CMYK自动分色技术进行印刷;成品检测;完成;其中,所述S3步骤中,对印刷线进行架设时,在两个数码版和CMYK自动分色技术印刷设备的每个分色喷印单元后端架设加热喷干排湿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两个数码版和CMYK自动分色技术印刷设备的每个分色喷印单元后端架设加热喷干排湿设备,确保在下一道工序进行印刷时,前一道工序印刷的水墨能够稳定附着于印刷物上,减少了等待时间,提升了印刷效率。提升了印刷效率。提升了印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ABS封边条3D水性喷墨印刷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发养发精油
,尤其涉及一种PVC、ABS封边条3D水性喷墨印刷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PVC和ABS封边条多是通过凹版转移印刷技术实现表面的涂装,不管使用溶剂型油墨还是水性油墨,其共性问题是需要印刷工程师根据样板进行色墨的调配,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版纹选择合适的印版,这样会带来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管印单数量多少或是打样印刷,都需要进行一次调墨,并且印刷完成后会存在残留多作的调制好的墨,带来的印刷效率低,墨的资源浪费。二是不同的制版都对应的钢制版,不同花纹需要单独制雕刻版,多数印刷厂都积累了大量版辊。三是同一印版不同批次生产,批次生产的印刷墨需要重新调配,人工调色也会存在一定的批次差异性。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473933.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彩色三维曲面喷墨印刷方法,用于三维物体彩色喷墨印刷:由三维物体生成三维模型RGB图像原稿;根据喷头与三维模型表面形状匹配,将三维模型RGB图像原稿分割成常规曲面和复杂曲面,经过数字印前处理后生成三维CMYK四色喷墨控制文件;采用常规喷头和毛细喷头分别进行常规曲面和复杂曲面的CMYK四色喷墨印刷、干燥与固化,承印物同步作曲面运动,实现曲面彩色喷墨印刷。上述专利中的印刷方法存在以下不足:虽避免了频繁调墨的问题,但是在印刷过程中,在执行下一道印刷工序前,需要等待当前印刷的水墨稳定附着于印刷物上,效率较低,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VC、ABS封边条3D水性喷墨印刷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PVC、ABS封边条3D水性喷墨印刷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原料的准备;
[0008]S2:印刷水墨的制备;
[0009]S3:印刷线的架设;
[0010]S4:采用数码版和CMYK自动分色技术进行印刷;
[0011]S5:成品检测;
[0012]S6:完成;
[0013]其中,所述S3步骤中,对印刷线进行架设时,在两个数码版和CMYK自动分色技术印刷设备的每个分色喷印单元后端架设加热喷干排湿设备。
[0014]优选的:所述加热喷干排湿设备采用干燥吹风机构,在分色喷印单元的喷头与干燥吹风机构之间设置有隔档负压吸风机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S2步骤中,印刷水墨的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0016]红墨100份;
[0017]PUA杂化树脂:42.0-48.0份;
[0018]纳米级水性色浆:25.0-42.0份;
[0019]消泡剂:0.1

0.5份;
[0020]润湿剂:0.3

0.6份;
[0021]增稠剂:0.2

0.8份;
[0022]附着力促进剂:1.8

3.0份;
[0023]防腐剂:0.1

0.2份;
[0024]去离子水:8.9

12.5份。
[002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印刷水墨的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0026]黄墨100份;
[0027]PUA杂化树脂:42.0-48.0份;
[0028]纳米级水性色浆:25.0-42.0份;
[0029]消泡剂:0.1

0.5份;
[0030]润湿剂:0.3

0.6份;
[0031]增稠剂:0.2

0.8份;
[0032]附着力促进剂:1.8

3.0份;
[0033]防腐剂:0.1

0.2份;
[0034]去离子水:8.9

12.5份。
[003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印刷水墨的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0036]蓝墨100份;
[0037]PUA杂化树脂:42.0-48.0份;
[0038]纳米级水性色浆:25.0-42.0份;
[0039]消泡剂:0.1

0.5份;
[0040]润湿剂:0.3

0.6份;
[0041]增稠剂:0.2

0.8份;
[0042]附着力促进剂:1.8

3.0份;
[0043]防腐剂:0.1

0.2份;
[0044]去离子水:8.9

12.5份。
[004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印刷水墨的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
[0046]黑墨100份;
[0047]PUA杂化树脂:42.0-48.0份;
[0048]纳米级水性色浆:25.0-42.0份;
[0049]消泡剂:0.1

0.5份;
[0050]润湿剂:0.3

0.6份;
[0051]增稠剂:0.2

0.8份;
[0052]附着力促进剂:1.8

3.0份;
[0053]防腐剂:0.1

0.2份;
[0054]去离子水:8.9

12.5份。
[005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纳米级色色浆的添加量控制在35

40份。
[0056]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PUA杂化树脂的添加量控制在46

48份。
[0057]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纳米级色色浆的添加量控制在35份。
[0058]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PUA杂化树脂的添加量控制在46份。
[005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60]1.本专利技术在两个数码版和CMYK自动分色技术印刷设备的每个分色喷印单元后端架设加热喷干排湿设备,确保在下一道工序进行印刷时,前一道工序印刷的水墨能够稳定附着于印刷物上,减少了等待时间,提升了印刷效率。
[0061]2.本专利技术的印刷工艺和凹版印刷对比,具有印刷层次感强、分辨率高、品质细腻、清晰度好的优点。
[0062]3.本专利技术基于数码版和CMYK自动分色技术进行印刷,无需多次调墨,保障了印刷效率,且剩余的水墨可继续利用,节省了印刷成本。
[0063]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隔档负压吸风机构,能够一定程度的减少对喷头的吹风,避免喷头堵塞,提升了可靠性。
[0064]5.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较高细度和防沉稳定性的纳米级色色浆,并辅助一定的保水防干性,能够有效避免喷头的堵塞。
[006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ABS封边条3D水性喷墨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的准备;S2:印刷水墨的制备;S3:印刷线的架设;S4:采用数码版和CMYK自动分色技术进行印刷;S5:成品检测;S6:完成;其中,所述S3步骤中,对印刷线进行架设时,在两个数码版和CMYK自动分色技术印刷设备的每个分色喷印单元后端架设加热喷干排湿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ABS封边条3D水性喷墨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喷干排湿设备采用干燥吹风机构,在分色喷印单元的喷头与干燥吹风机构之间设置有隔档负压吸风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ABS封边条3D水性喷墨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印刷水墨的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红墨100份;PUA杂化树脂:42.0-48.0份;纳米级水性色浆:25.0-42.0份;消泡剂:0.1

0.5份;润湿剂:0.3

0.6份;增稠剂:0.2

0.8份;附着力促进剂:1.8

3.0份;防腐剂:0.1

0.2份;去离子水:8.9

12.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ABS封边条3D水性喷墨印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印刷水墨的成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黄墨100份;PUA杂化树脂:42.0-48.0份;纳米级水性色浆:25.0-42.0份;消泡剂:0.1

0.5份;润湿剂:0.3

0.6份;增稠剂:0.2

0.8份;附着力促进剂:1.8

3.0份;防腐剂:0.1

0.2份;去离子水:8.9

12.5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宗奎罗庭韦余辉华王同庆占治国罗衍伟李福盈罗永周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万丽美油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