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板组件、撞击式水气分离器及水冷空气压缩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63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7
本申请公开一种冲击板组件、撞击式水气分离器及水冷空气压缩机组。冲击板组件包括多块冲击板,每块冲击板包括贯穿冲击板的多个通道,每个通道包括具有通道入口的上游通道和具有通道出口的下游通道,且相邻的上游通道之间构成撞击部;至少一些冲击板中,相邻的下游通道之间设置有与撞击部相背的挡板,不同的冲击板的挡板相互错开,每块挡板伸出通道出口;相邻的冲击板的通道相互错开,以使得多块冲击板的通道构成流道,且相邻的冲击板中,上游的冲击板的通道出口对着下游的冲击板的撞击部,下游的冲击板的通道入口对着上游的冲击板的挡板且被挡板隔开。如此设置,挡板对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进行阻挡,提高水气分离的效率。提高水气分离的效率。提高水气分离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板组件、撞击式水气分离器及水冷空气压缩机组


[0001]本申请涉及空气压缩机
,尤其涉及冲击板组件、撞击式水气分离器及水冷空气压缩机组。

技术介绍

[0002]撞击式水气分离器包括壳体和冲击板组件。壳体包括空腔,冲击板组件组装于空腔内,包括多块冲击板。利用水气撞击的原理,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与相应的冲击板撞击后,气体和冷凝水分离,从而达到水气分离的目的。
[0003]但是,人们期望水气分离器有较高的分离效率,以能更好的实现水气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板组件、撞击式水气分离器及水冷空气压缩机组。所述冲击板组件能改善撞击式水气分离器的水气分离效率,使其相对较高。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冲击板组件,应用于撞击式水气分离器。所述冲击板组件包括多块冲击板,每块冲击板包括贯穿所述冲击板的多个通道,以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的流向为参考,每个通道包括上游通道和下游通道,所述上游通道包括通道入口,所述下游通道包括通道出口,且相邻的上游通道之间构成撞击部;至少一些冲击板中,相邻的下游通道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撞击部相背且不同的冲击板之间的挡板相互错开,每块挡板伸出所述通道的通道出口;相邻的冲击板的通道相互错开,以使得多块所述冲击板的通道构成流道,且相邻的冲击板中,上游的冲击板的所述通道出口对着下游的冲击板的所述撞击部,下游的冲击板的通道入口对着上游的冲击板的所述挡板且被所述挡板隔开。如此设置,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在流动过程中能够被上游的冲击板的挡板阻挡,经过挡板的阻挡作用,改善了撞击式水气分离器(或者说冲击板组件)的水气分离效率,使得水气分离的效率相对较高。
[0006]可选地,所述多块冲击板包括位于最下游的尾端冲击板,除所述尾端冲击板外,部分冲击板或者全部冲击板设置有所述挡板,所有冲击板的所述通道呈阵列排列,所述挡板位于相邻列的所述通道之间;和/或,所有的冲击板中,至少部分冲击板的所述通道相对于所述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的流向向下倾斜。如此设置,除尾端冲击板外的其他冲击板都设置所述挡板的情况下,水气分离的效率更高。由于至少部分通道相对于所述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的流向向下倾斜,能与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有更多的接触面积,因此,水气分离的效率高。
[0007]可选地,所述多块冲击板包括位于最上游的首端冲击板,所述首端冲击板的通道相对于所述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的流向的倾角为α,其他冲击板的通道相对于所述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的流向的倾角为β,α>β,α<β或者α=β。如此设置,水气分离的效率与压力损失相较而言,所述α>β,更侧重于不会导致更大的压力损失,而α<β更侧重于水气分离的效率更高,α=β使得两者兼顾。
[0008]可选地,在所述α>β的情况下,15度≤α≤45度。如此设置,在所述α>β的情况下,所述α在上述范围内能使得压缩空气与冲击板有足够的撞击面积,进而,提高水气分离的效率,特别的,这种方式结合所述挡板的设置能获得更高的分离效率,但是,这种与前述通道的流通面积之和的比值,通道数量的关系相结合能在提高分离效率的情况下,不会导致过大的压降,因为,首端冲击板的通道数量与其他冲击板的通道数量之间的关系不会进一步扩大,进而,所述冲击板组件能得到较高的分离效率,以及不会导致过大的压力损失。
[0009]可选地,所述多块冲击板包括位于最上游的首端冲击板,所述首端冲击板的通道数量多于每块其他冲击板的通道数量,和/或,每块其他冲击板的通道的流通面积之和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首端冲击板的通道的流通面积之和。如此设置,通道越多,所述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被改道的次数就越多,特别是,在所述通道相对于所述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的流向向下倾斜的情况下,改道越多导致压力损失也越多,所述首端冲击板的数量多于其他冲击板的通道的数量可以减少这种压力损失,但相应的会降低分离的效率,而挡板能补偿降低的分离效率,从而,前述设置能够使得分离效率相对较高,但又不会导致过大的压力损失。此外,流通面积能够使得较多的所述压缩空气经过所述冲击板,不会导致过大的压力损失,但牺牲掉一部分分离效率,而所述挡板能够对分离效率进行补偿,因此,上述设置结合所述挡板能够使得所述冲击板组件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也不会导致过大的压力损失。
[0010]可选地,其他冲击板的通道的数量为首端冲击板的通道的数量的1/2~1/6,和/或,其他冲击板的通道数量相等。如此设置,更能确保较高的分离效率,以及,确保不会导致过大的压力损失。
[0011]可选地,每块其他冲击板的通道的流通面积之和与所述首端冲击板的通道的流通面积之和的比值为A,1≤A≤1.2。如此设置,所述A在上述范围有助于减小压力损失,进而不会导致过大的压力损失,此外,所述挡板能够提高水气分离的效率,因此,通道面积的选择结合所述挡板的设计能够使得水气分离的效率更高,更有助于减小压力损失,不会导致过大的压力损失。
[0012]可选地,所述多块冲击板包括位于最上游的首端冲击板,所述首端冲击板的通道数量多于其他冲击板的通道数量,每块其他冲击板的通道的流通面积之和与所述首端冲击板的通道的流通面积之和的比值为B,0.8≤B<1。如此设置,仅考虑所述B在上述范围与1≤A≤1.2相比,压力损失会大些,但是,再结合首端冲击板的通道数量多于其他冲击板的通道数量可以使得压缩空气被改道的次数变少而不会进一步的导致过大的压力损失,两者相结合也能使得所述冲击板组件不会导致过大的压力损失,而且压缩空气有更高的流速,最后,首端冲击板的通道数量较多也有利于提高初始分离效率。
[0013]可选地,所述挡板包括挡板本体以及挡板侧边,所述挡板本体朝所述通道入口延伸,所述挡板侧边向所述挡板本体的两侧延伸以增大遮挡所述通道入口的面积。如此设置,由于所述挡板本体朝所述通道入口延伸且挡板侧边向挡板本体的两侧延伸,由此,能更好的阻挡含有冷凝水的压缩空气经过所述通道入口流入通道,并流向下游的冲击板,从而,水气分离效率更高。
[0014]可选地,所述冲击板包括冲击板本体,所述挡板侧边平行于所述冲击板本体;或者,所述挡板侧边向所述冲击板本体弯曲呈弧形;或者,至少一块冲击板中,一部分挡板侧边平行于所述冲击板本体,另一部分挡板侧边向所述冲击板本体弯曲呈弧形。如此设置,不
论所述挡板侧边平行于所述冲击板本体,还是挡板侧边向所述冲击板本体弯曲呈弧形,或者,一些平行于冲击板本体,另一些向冲击板本体弯曲,都能够提高水气分离效率,相较而言,挡板侧边平行于所述冲击板本体使得冲击板更容易制造,而挡板侧边向冲击板本体弯曲,更利于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的气流流动,降低压损,同时阻挡的冷凝水也更加不易被气流带回下游。
[0015]可选地,相邻的冲击板中,上游的冲击板的通道出口包括向所述通道外侧延伸的出口翻边,下游的冲击板的通道入口包括向所述通道入口外侧延伸的入口翻边,所述出口翻边与入口翻边隔开以构成气流通道且两者的延伸方向相反。如此设置,由于所述出口翻边和所述入口翻边隔开构成气流通道且两者的延伸方向相反,这样,出口翻边和入口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板组件,应用于撞击式水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块冲击板,每块冲击板包括贯穿所述冲击板的多个通道(11),以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的流向为参考,每个通道(11)包括上游通道(111)和下游通道(112),所述上游通道(111)包括通道入口(1111),所述下游通道(112)包括通道出口(1121),且相邻的上游通道(111)之间构成撞击部(12);至少一些冲击板中,相邻的下游通道(112)之间设置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与所述撞击部(12)相背且不同的冲击板之间的挡板(13)相互错开,每块挡板(13)伸出所述通道出口(1121);相邻的冲击板的通道(11)相互错开,以使得多块所述冲击板的通道(11)构成流道,且相邻的冲击板中,上游的冲击板的所述通道出口(1121)对着下游的冲击板的所述撞击部(12),下游的冲击板的通道入口(1111)对着上游的冲击板的所述挡板(13)且被所述挡板(13)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冲击板包括位于最下游的尾端冲击板(102),除所述尾端冲击板(102)外,部分冲击板或者全部冲击板设置有所述挡板(13),所有冲击板的所述通道(11)呈阵列排列,所述挡板(13)位于相邻列的所述通道(11)之间;和/或,所有的冲击板中,至少部分冲击板的所述通道(11)相对于所述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的流向向下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冲击板包括位于最上游的首端冲击板(101),所述首端冲击板(101)的通道(11)相对于所述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的流向的倾角为α,其他冲击板的通道(11)相对于所述含冷凝水的压缩空气的流向的倾角为β,α>β;或者α<β,或者,α=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α>β的情况下,15度≤α≤45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冲击板包括位于最上游的首端冲击板(101),所述首端冲击板(101)的通道数量多于每块其他冲击板的通道数量,和/或,每块其他冲击板的通道(11)的流通面积之和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首端冲击板(101)的通道的流通面积之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每块其他冲击板的通道的数量为所述首端冲击板(101)的通道的数量的1/2~1/6,和/或,其他冲击板的通道数量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每块其他冲击板的通道的流通面积之和与所述首端冲击板的通道的流通面积之和的比值为A,1≤A≤1.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块冲击板包括位于最上游的首端冲击板(101),所述首端冲击板(101)的通道数量多于其他冲击板的通道数量,每块其他冲击板的通道的流通面积之和与所述首端冲击板的通道的流通面积之和的比值为B,0.8≤B<1。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冲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包括挡板本体(131)以及挡板侧边(132),所述挡板本体(131)朝所述通道入口(1111)延伸,所述挡板侧边(132)向所述挡板本体(131)的两侧延伸以增大遮挡所述通道(11)入口的面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板包括冲击板本体(14),
所述挡板侧边(132)平行于所述冲击板本体(14);或者,所述挡板侧边(132)向所述冲击板本体(14)弯曲呈弧形;或者,至少一块冲击板中,一部分挡板侧边(132)平行于所述冲击板本体(14),另一部分挡板侧边(132)向所述冲击板本体(14)弯曲呈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侯野沈利芳
申请(专利权)人:英格索兰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