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24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其包括载具输送线、在载具输送线上输送的载具以及平行设置在载具输送线下方的载具回流输送线,还包括两个料盘供收料单元,相对设置在载具输送线的两侧下方空间;两个第一搬运单元,交替从料盘供收料单元中拾取物料贴装到载具上的产品中;盖板供料单元与盖板回流输送线,其相对设置在载具输送线的两侧,且位于料盘供收料单元上方的高度空间内;第二搬运单元,其从盖板供料单元或盖板回流输送线上拾取盖板放置到载具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现载具和盖板的循环利用、双工位交替上料的同时,实现了空间的优化设计,充分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设备的空间占用。降低了设备的空间占用。降低了设备的空间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上料贴装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3C行业技术的发展,3C电子产品组件往往精密复杂集成度高,对贴装工艺有很高的精度要求。目前有一款3C电子产品需要实现自动化贴装,由于单个产品上需要贴装多个相同的电子元器件,因此,在该电子元器件的上料贴装工站需要在产品设定位置上放置并贴装若干个该元器件,对于自动化生产设备而言,在该工站的节拍压力较大。且在该元器件贴装好后需要在其表面上采用一个盖板将其压住,防止在后续的工站的移载过程中,贴装的产品发生位移或翘起现象。由于该3C电子产品的贴装需要配合载具对其进行定位并在各个工站之间进行流转,而在电子产品贴装完成后还需要将载具回流至初始端进行循环利用,因此,还需要配置载具的回流输送线,且盖板在使用结束后,也需要返回至盖板上载具的工站进行循环利用,面对如此多的功能需求,要实现空间的最大利用化给自动化设计人员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在实现载具和盖板的循环利用、双工位交替上料的同时,实现了空间的优化设计,充分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设备的空间占用。
[0005]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其包括载具输送线、在所述载具输送线上输送的载具以及平行设置在所述载具输送线下方的载具回流输送线,还包括
[0006]两个料盘供收料单元,相对设置在所述载具输送线的两侧下方空间;
[0007]两个第一搬运单元,交替从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中拾取物料贴装到所述载具上的产品中;
[0008]盖板供料单元与盖板回流输送线,其相对设置在所述载具输送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上方的高度空间内;
[0009]第二搬运单元,其从所述盖板供料单元或所述盖板回流输送线上拾取盖板放置到所述载具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载具输送线上设置有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对应于所述第一工位设置,所述盖板供料单元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对应于所述第二工位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位与所述第二工位处设置有对所述载具进行阻挡定位的阻挡定位顶升单元。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载具输送线的两端设置有载具提升输送装置,实现所述载具输送
线与载具回流输送线之间的循环输送。
[0012]进一步的,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料盘供料模组与料盘收料模组、设置在所述料盘供料模组与所述料盘收料模组之间实现两者连接的升降输送模组。
[0013]进一步的,所述料盘供料模组与所述料盘收料模组均包括抽屉滑轨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抽屉滑轨座上的抽屉支座、设置在所述抽屉支座上的第一输送模组、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模组上方的料仓、设置在所述料仓下方的第一顶升模组以及配合所述第一顶升模组实现料盘分盘或料盘堆叠的功能模组。
[0014]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输送模组包括第一电机、受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第二输送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模组下方的第二顶升模组。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搬运单元包括龙门支架、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上的XY轴移载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XY轴移载模组活动末端的物料拾取模组;
[0016]所述物料拾取模组包括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相机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若干贴装模组;所述贴装模组包括第二电机与第三电机、受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且受所述第三电机驱动绕Z轴进行旋转运动的吸附组件。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位处还设置有对所述贴装模组上的物料进行检测以及获取物料在贴装模组上位置信息的第二相机。
[0018]进一步的,所述盖板回流输送线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工位处,且在所述第二工位处设置有第三顶升模组。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搬运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龙门支架上且包括YZ轴移载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YZ轴移载模组活动端的吸附模组。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载具输送线实现了载具承载产品在各个工站之间的流转,在载具输送线的下方设置载具回流输送线实现载具回流循环利用;在载具输送线的相对两侧设置两个料盘式物料的供收料单元,实现料盘式物料的自动供料以及空载料盘的自动回收利用,配合升降输送模组,实现料盘供料与料盘收料单元之间的连接,并为搬运单元提供了统一的供料位置;配合载具输送线上方设置的两个第一搬运单元,实现了物料的交替式贴装,大大提高了贴装效率,实现了高效贴装;在第一搬运单元中设置有两组相机与多组带有旋转功能的贴装模组,两组相机中,其中一组相机设置在第一搬运单元上用于获取料盘中物料的位置便于精准拾取,并获取载具中物料贴装的位置,便于物料贴装到位,另一组相机设置在第一搬运单元移载范围的下方空间,一方面用于检测贴装物料的是否合格,另一方面用于获取待贴装物料在贴装模组上被吸附的位置,以便能够精准的进行贴装,进而实现了高精度的贴装操作;在载具输送线的相对两侧且位于物料贴装工位的下游设置盖板供料单元与盖板回流输送线,配合设置在上方的第二搬运单元,实现了盖板的自动供料、自动上料以及自动回流及循环利用,整体结构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减小了整个工站的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隐藏工作台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隐藏工作台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料盘供收料单元与第一搬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料盘供收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料盘收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输送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物料拾取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盖板供料单元、第二搬运单元以及盖板回流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盖板回流输送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数字表示:
[0032]100

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
[0033]1‑
载具输送线;
[0034]2‑
料盘供收料单元,21

料盘供料模组,211

抽屉滑轨座,212

抽屉支座,213

第一输送模组,214

料仓,21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其包括载具输送线、在所述载具输送线上输送的载具以及平行设置在所述载具输送线下方的载具回流输送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料盘供收料单元,相对设置在所述载具输送线的两侧下方空间;两个第一搬运单元,交替从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中拾取物料贴装到所述载具上的产品中;盖板供料单元与盖板回流输送线,其相对设置在所述载具输送线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上方的高度空间内;第二搬运单元,其从所述盖板供料单元或所述盖板回流输送线上拾取盖板放置到所述载具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输送线上设置有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与所述第一搬运单元对应于所述第一工位设置,所述盖板供料单元与所述第二搬运单元对应于所述第二工位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位与所述第二工位处设置有对所述载具进行阻挡定位的阻挡定位顶升单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输送线的两端设置有载具提升输送装置,实现所述载具输送线与载具回流输送线之间的循环输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供收料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料盘供料模组与料盘收料模组、设置在所述料盘供料模组与所述料盘收料模组之间实现两者连接的升降输送模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高精度的双工位交替贴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供料模组与所述料盘收料模组均包括抽屉滑轨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抽屉滑轨座上的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思榕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