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胶粘剂、粘着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223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胶粘剂、粘着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丙烯酸酯共聚物A和丙烯酸酯低聚物B;其中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A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共聚物:软单体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胶粘剂、粘着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胶粘剂
,具体涉及一种光学胶粘剂、粘着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光学胶被应用于电子纸、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屏幕等产品中。在这些显示装置中,通常会在显示模组的表面设有一层保护面板。在保护面板与显示模组之间有空气层,以免在保护面板受外力挤压碰撞变形时与显示模组碰撞。然而,由于显示面板、空气层、保护面板的折射率差,会导致显示画质的下降。
[0003]因此现有技术通过引入一层光学胶来填充空气层以解决上述问题。光学胶是一类应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的特种胶粘剂。要求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目前的光学粘着片,是指将光学胶粘剂涂覆在一层离型膜上,通过加热或光照,上层覆盖上另一层离型膜制作而成的无基材双面胶带。利用此双面胶,可粘结触控层与显示层,从而消除空气层,达到提高显示效果,隔绝灰尘与水汽。
[0004]但是,在保护面板的里侧,边框印刷油墨层会产生段差。若光学胶层段差填充性差,则在油墨段差附近,胶层浮起,与面板之间容易产生气泡以及光的反射损失。此外,现有的保护面板多为PC/PMMA材料,高温下易产生水汽,导致光学胶层在高温高湿应用场景下会有起泡现象。因此,对上述光学胶层要求其不仅具有良好的段差填充性能,还要在高温高湿场景下拥有良好的抑泡能力。
[0005]现有的技术方案是通过降低光学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常温时的储能模量来提高段差填充性。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常温时的储能模量虽然能提高光学胶的段差填充性,但是在其进行保护面板与显示面板贴合时容易溢胶污染面板边缘造成不良;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保护面板材料多为PC、PMMA等材料,其在高温高湿时易产生水汽。现有光学胶为提高段差填充性,其在高温的储能模量较低,这不仅会导致在高温高湿条件时,易在段差附近产生气泡,而且更不容易抑制PC或PMMA产生的水汽,造成胶膜产生起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胶粘剂、粘着片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光学胶的储能模量过低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胶粘剂,包括:丙烯酸酯共聚物A和丙烯酸酯低聚物B;其中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A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共聚物:软单体50

80份;极性可交联单体10

25份;硬单体10

25份;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0

1000000g/mol;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B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低聚物:分子内含环状的丙烯酸酯单体30

60份;含支链或直链的烷基丙烯酸酯单体40

70份;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B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

100000g/mol;以及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A和丙烯酸酯低聚物B的质量份数比为100份:0~10份。
[0008]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前所述光学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制备丙烯酸酯共聚物A,包括:在装有回流装置、温度计及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加入软单体、硬单体和极性可交联单体,加入全部的溶剂,升温至60~70℃,通氮气60~80分钟后加入占单体总量0.15~0.4份的引发剂和0.01

0.2份的链转移剂,反应10~12小时,冷却至室温,即得丙烯酸酯共聚物A,固含量为40至50wt%;步骤S2,制备丙烯酸酯低聚物B,包括:在装有回流装置、温度计及搅拌装置的反应釜中加入全部的丙烯酸酯单体,加入全部的溶剂,升温至60~70℃,通氮气60~80分钟后加入占单体总量0.2~0.8份的引发剂和0.05~0.5份的链转移剂,反应4~6小时,升温至回流反应2~3小时,冷却至室温,即得丙烯酸酯共聚物B,固含量为25至35wt%;步骤S3,将上述所得的丙烯酸酯共聚物A、丙烯酸酯低聚物B和交联剂、硅烷偶联剂以及其他助剂混合并静止脱泡,得到光学胶粘剂。
[0009]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粘着片,包括:如前所述的光学胶粘剂形成的粘合剂层;以及所述粘着片的常温储能模量为30~200KPa。
[0010]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前所述粘着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涂布轴将如前所述的光学胶粘剂涂布至离型膜上,在40~120℃烘烤5~10min,然后与75um厚的的离型膜贴合,40~120℃放置1~5天制得所述的粘着片。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胶粘剂、粘着片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合适的单体配比选择并限定特定的分子量范围,配合添加低聚物使得经交联后的光学胶粘剂在具有较高的常温储能模量的基础上,极大提高了常温、高温环境的段差填充性及粘着力,因此而获得较好的胶粘效果,同时也在高温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抑泡能力。
[0012]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
[001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光学胶粘剂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胶粘剂,包括:丙烯酸酯共聚物A和丙烯酸酯低聚物B;其中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A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共聚物:软单体50

80份;极性可交联单体10

25份;硬单体10

25份;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0

1000000g/mol;所述丙
烯酸酯低聚物B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低聚物:分子内含环状的丙烯酸酯单体30

60份;含支链或直链的烷基丙烯酸酯单体40

70份;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B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

100000g/mol;以及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A和丙烯酸酯低聚物B的质量份数比为100份:0~10份。
[0018]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A中所述软单体为2

乙基己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丙烯酸酯共聚物A和丙烯酸酯低聚物B;其中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A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共聚物:软单体50

80份;极性可交联单体10

25份;硬单体10

25份;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A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00

1000000g/mol;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B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低聚物:分子内含环状的丙烯酸酯单体30

60份;含支链或直链的烷基丙烯酸酯单体40

70份;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B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

100000g/mol;以及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A和丙烯酸酯低聚物B的质量份数比为100份:0~1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A中所述软单体为2

乙基己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极性可交联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丙烯酰吗啉、N

乙烯基吡咯烷酮、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两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低聚物B中所述分子内含环状的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四氢呋喃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含支链或直链的烷基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A和丙烯酸酯低聚物B通过溶液聚合制得;其中所述溶液聚合的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丁酮、乙酸丁酯、正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液聚合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苯甲酰、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聚合还添加有链转移剂,为2

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刘少锋龙冲
申请(专利权)人:新纶电子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