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芯片封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芯片封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芯片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QFN(Quad Flat No
‑
lead Package方形扁平无引脚封)结构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行业中,在使用四方扁平无引线(QFN)封装的情况下,不太容易看到可焊接或外露引脚/端子,也就使你无法确认它们是否被成功地焊接在印刷电路板(PCB)上。封装边缘有用于端子、暴露在外的覆铜,这些覆铜很容易被氧化,这使得侧壁焊锡润湿很困难,导致焊接不好,以及QFN产品与印刷电路板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可靠性测试时,容易导致引脚焊锡断裂,影响产品性能。
[0003]传统引线框引脚采用wettable flank(可润湿侧爬)结构,来提高其焊接结合力,当引线框引脚越大时与锡膏焊接时接触面积越大,存在的焊锡空洞就越大。故传统wettable flank结构只能解决侧壁焊锡,无法解决底部空洞问题。并且传统引线框结构基岛结构焊盘空间较大,存在焊锡空洞。同时,常规的封装结构,由于基岛结构焊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线框架;贴装在所述引线框架正面的芯片;设置在所述引线框架正面,并包覆在所述芯片外的塑封体;其中,所述引线框架的正面设置有第一沟槽,所述引线框架的背面设置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对应设置且相互贯通,以将所述引线框架分隔成基岛和分设在所述基岛两侧或周围的引脚,所述引脚的端部朝向所述基岛局部凸起,且所述第二沟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沟槽的宽度,以使所述基岛的边缘形成台阶凸部,所述塑封体填充于所述第一沟槽,并填充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沟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正装在所述基岛上,且所述芯片上打线形成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与所述引脚连接,以使所述芯片与所述引脚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的背面设置有胶膜层,所述芯片通过所述胶膜层固定在所述基岛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凸部朝向所述第二沟槽的一侧表面为弧形面,且所述台阶凸部的厚度朝向靠近所述基岛的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凸部朝向所述第二沟槽的一侧表面还设置有第一散热槽,且所述台阶凸部的边缘还设置有第一阻挡块,所述第一阻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沟槽分隔成填充区和外露区,所述第一散热槽位于所述外露区,并外露于外部空间,所述塑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正鸿,张超,何林,宋祥祎,
申请(专利权)人:甬矽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