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连续送丝的搅拌摩擦增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摩擦增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连续送丝的搅拌摩擦增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增材制造与传统机械加工的减材制造以及锻压、铸造不同,它是通过计算机预先设计三维模型,通过材料逐层累积快速成形构件的智能制造方法,实际上就是把三维转换成二维,把传统的“减材制造”变成层层堆积的“增材”,具有数字制造、降维制造、堆积制造、直接制造、快速制造等五大特点,给全球制造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增材制造作为一种先进材料成形智能制造技术,相对于传统制造技术,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设计自由,已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得到了各国研究机构、企业的广泛关注。
[0003]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进步,增材制造的成本会降低,同时生产速度、产品性能也会提高;增材制造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增材原料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功能梯度材料、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虽然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市场大、规模大,但是产业化发展程度并不乐观。现有技术中,通过金属粉末或丝材进行固相搅拌摩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连续送丝的搅拌摩擦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机构,包括储丝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储丝架上用于提供丝材的储丝线圈;进丝机构,用于送给所述丝材,包括用于水平进丝的驱动块、与所述驱动块连接的连接管以及与所述连接管连接的用于竖直送丝的过渡块;丝材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块下方的用于带动所述丝材向下传导的第一滚珠带和第二滚珠带、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滚珠带转动的主动驱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滚珠带转动的从动驱动组件;传导加热机构,用于对所述丝材进行预热,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滚珠带与所述第二滚珠带下方的转动加热体;搅拌机构,用于使用所述丝材进行增材,包括设置在所述转动加热体侧边的搅拌芯、设置在所述搅拌芯下端的静轴肩以及设置在所述静轴肩内侧的电磁加热组件;箱体,用于放置所述储料机构、所述进丝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所述传导加热机构以及所述搅拌机构,其中,所述箱体的底端还设有漏斗,所述漏斗与所述静轴肩连接,所述搅拌芯的下端穿过所述漏斗设置在所述静轴肩内,所述漏斗、所述搅拌芯的下端与所述静轴肩均位于所述箱体外侧,且所述搅拌芯的底端凸出于所述静轴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连续送丝的搅拌摩擦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储丝架包括底座以及绕所述底座侧面设置的多个储丝杆,所述储丝线圈套设在所述储丝杆上,且所述储丝杆的顶部放置垫片并用螺钉固锁,所述垫片的直径大于所述储丝线圈最小内径,所述底座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电机座来安装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箱体内还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和所述第一电机与外部的操作端通信连接,所述操作端通过所述摄像头实时监测所述储丝线圈的丝材使用情况,当所述储丝线圈的丝材使用完毕后,所述操作端控制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储丝架转动使丝材储量充足的所述储丝线圈转动至所述驱动块对应水平面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连续送丝的搅拌摩擦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箱体内还设有进线支撑板,所述驱动块设置在所述进线支撑板上,所述驱动块内还设有两个齿轮以及与两个所述齿轮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带动两个所述齿轮进行转动,所述丝材从两个所述齿轮之间穿过并通过两个所述齿轮的啮合推动所述丝材向前传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连续送丝的搅拌摩擦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滚珠带与所述第二滚珠带的结构一致,且相互倒置并相邻设置,所述丝材从所述第一滚珠带与所述第二滚珠带之间穿过并通过所述第一滚珠带与所述第二滚珠带进行运动来向下传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连续送丝的搅拌摩擦增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主动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一大端传动轴、主动齿轮、第一大端连接轴承、第一大端传动轮、第一小端传动轴、第一小端连接轴承以及第一小端传动轮,所述第一大端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并套设有所述第一大端连接轴承和所述主动齿轮,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大端传动轮连接,所述第一小端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维诚,孟宪凯,吴重军,郭淼现,王诺,封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