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除尘设备专用挡风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201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光除尘设备专用挡风罩,装于抛光除尘设备的插设形成配合的面罩与软骨,所述抛光除尘设备包括设备箱、装设与所述设备箱上的抛光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抛光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挡风罩装于所述设备箱上位于抵挡所述抛光轮旋转方向切线方向的位置处、并且用于遮挡所述抛光轮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与碎屑,所述面罩通过软骨的插设配合形成可伸缩调节的挡风罩,所述面罩可沿垂直于所述软骨方向可伸缩调节至所需的预设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挡风罩结构设置实现对抛光时的粉尘及碎屑的阻挡,减少粉尘及碎屑外飘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抛光除尘设备的使得使用环境更佳。进一步抛光除尘设备的使得使用环境更佳。进一步抛光除尘设备的使得使用环境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光除尘设备专用挡风罩


[0001]本技术涉及抛光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光除尘设备专用挡风罩。

技术介绍

[0002]抛光机是在机械加工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机械设备,例如在冲压件中、模具设备中使用,由于一般的片状式的金属工件,多数属于冲压件,在加工成型后,表面会有毛刺或刮痕,影响使用,因此需要抛光机对这种片状金属工件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抛光机包括箱板以及装于箱板内的抛光内件,由于抛光使用的金属工件需要时常进出该抛光机中,同时抛光机的抛光产生的各种碎屑需要排除出去,而传统的抛光机其抛光轮处一般未设置有挡风罩的结构,其粉尘及碎屑容易产生飞溅,不仅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传统的抛光机其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亟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粉尘及碎屑容易产生飞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抛光除尘设备专用挡风罩。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抛光除尘设备专用挡风罩,装于抛光除尘设备的插设形成配合的面罩与软骨,所述抛光除尘设备包括设备箱、装设与所述设备箱上的抛光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抛光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挡风罩装于所述设备箱上位于抵挡所述抛光轮旋转方向切线方向的位置处、并且用于遮挡所述抛光轮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与碎屑,所述面罩通过软骨的插设配合形成可伸缩调节的挡风罩,所述面罩可沿垂直于所述软骨方向可伸缩调节至所需的预设高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的抛光除尘设备通过设置挡风罩的结构实现对抛光时产生的粉尘与碎屑的阻挡,使得其留在该抛光除尘设备中,减少其飞溅出设备之外在空中漂,有效减少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影响,减少对周围的环境污染,本方案使得抛光除尘设备在使用时更加干净,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0007]进一步的,所述抛光轮的下方装设有接收板,所述挡风罩位于所述接收板的上方,所述挡风罩的形状与所述接收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接收板具有侧边部,所述侧边部与所述挡风罩相接。本方案中的挡风罩设置于所述接收板的上方,本方案通过该结构设置进一步将所述挡风罩所抵挡的粉尘及碎屑随挡风罩留下从而落入至所述接收板中,本方案进一步使得粉尘及碎屑保留与抛光除尘设备之中,进一步使得周围的使用环境更为干净清洁,进一步减少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影响。
[0008]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所述抛光除尘设备为对称结构,所述驱动电机位于中心位置,所述抛光轮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左右。本方案中的驱动电机设置在中心位置,通过对称结构设置,进一步保证其受力的平衡性,通过该结构设置进
一步使得抛光除尘设备的结构更加稳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独立装于所述设备箱外。通过将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设备箱之外的结构进一步减少驱动电机振动对所述挡风罩的结构的影响,使得其结构更加稳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软骨通过可转动的连接耳连接于所述设备箱的内侧壁上。本方案通过软骨结构设置与连接耳结构设置进一步使得所述挡风罩的位置可调整,提高其灵活性,本方案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软骨与所述连接耳相接处设有可调节伸缩所述软骨位置的调节轮。本方案中通过调节轮结构的设置进一步使得所述挡风罩具有微调功能,使得适应多种不同的场景,提高其适应范围。
[0012]进一步的,所述挡风罩的上方还设置挡风上罩,所述挡风上罩与所述设备箱的内壁形成可转动的连接。本方案中通过挡风上罩的结构设置进一步阻挡了所述抛光除尘设备中的粉尘及碎屑,本方案通过该结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使用性能,进一步放置粉尘及碎屑外飘而影响操作者的身体健康,本方案使得用户体验感更加。
[0013]进一步的,所述挡风上罩与所述设备箱内壁之间还装有用于调节其转动行程角度的调节杆。本方案中通过调节杆结构的设置使得所述挡风上罩具有调节功能,使得适应多种不同的场景,提高其适应范围。
[0014]进一步的,所述抛光轮位于所述挡风罩与所述挡风上罩之间的外露角度小于120
°
。本方案中通过外露角的大小限定使其在保证使用范围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外露部分的比例,减少粉尘及碎屑外飘的可能,使得其使用效果更佳。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上述挡风罩结构设置实现对抛光时的粉尘及碎屑的阻挡,减少粉尘及碎屑外飘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抛光除尘设备的使得使用环境更佳。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中的抛光除尘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中的抛光除尘设备的省略面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1、挡风罩;11、面罩;12、软骨;13、连接耳;14、调节轮;2、设备箱;3、抛光轮;4、驱动装置;5、接收板;51、侧边部;6、挡风上罩; 61、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抛光除尘设备专用挡风罩 1,装于抛
光除尘设备的插设形成配合的面罩11与软骨12,所述抛光除尘设备包括设备箱2、装设与所述设备箱2上的抛光轮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抛光轮3转动的驱动装置4,所述挡风罩1装于所述设备箱2上位于抵挡所述抛光轮3旋转方向切线方向的位置处、并且用于遮挡所述抛光轮3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与碎屑,所述面罩11通过软骨12的插设配合形成可伸缩调节的挡风罩1,所述面罩11可沿垂直于所述软骨12方向可伸缩调节至所需的预设高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的抛光除尘设备通过设置挡风罩1的结构实现对抛光时产生的粉尘与碎屑的阻挡,使得其留在该抛光除尘设备中,减少其飞溅出设备之外在空中漂,有效减少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影响,减少对周围的环境污染,本方案使得抛光除尘设备在使用时更加干净,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0024]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中,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抛光轮3的下方装设有接收板5,所述挡风罩1位于所述接收板5的上方,所述挡风罩1的形状与所述接收板5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接收板5具有侧边部51,所述侧边部51与所述挡风罩1相接。本方案中的挡风罩1设置于所述接收板5的上方,本方案通过该结构设置进一步将所述挡风罩1所抵挡的粉尘及碎屑随挡风罩1留下从而落入至所述接收板5中,本方案进一步使得粉尘及碎屑保留与抛光除尘设备之中,进一步使得周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除尘设备专用挡风罩,其特征在于:装于抛光除尘设备的插设形成配合的面罩与软骨,所述抛光除尘设备包括设备箱、装设与所述设备箱上的抛光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抛光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挡风罩装于所述设备箱上位于抵挡所述抛光轮旋转方向切线方向的位置处、并且用于遮挡所述抛光轮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与碎屑,所述面罩通过软骨的插设配合形成可伸缩调节的挡风罩,所述面罩可沿垂直于所述软骨方向可伸缩调节至所需的预设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除尘设备专用挡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轮的下方装设有接收板,所述挡风罩位于所述接收板的上方,所述挡风罩的形状与所述接收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接收板具有侧边部,所述侧边部与所述挡风罩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抛光除尘设备专用挡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所述抛光除尘设备为对称结构,所述驱动电机位于中心位置,所述抛光轮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方崎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