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收集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98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收集容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收集篓,一种可折叠收集篓,包括箱体,且箱体的顶部为开口结构,箱体的两侧分别由两组可折叠的折板构成,且可折叠的折板内设有用于固定形态的稳定机构,箱体底部中线处向箱内折叠,且箱体底部与两侧的折板配合使用,折板对应箱体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呈三角形状,折板与箱体底部折叠后整体呈梯形板状结构,稳定机构设置在箱体的两侧,可以有效地稳定箱体的整体,使其不易因为箱体本身的惯性导致箱体不稳定,折叠后的箱体呈现梯形板状结构,方便收纳,占用面积较少。三角状的凹槽方面折叠箱体,使箱体的两侧和底侧同时向内部折叠,以此达到折叠的目的。以此达到折叠的目的。以此达到折叠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收集篓


[0001]本技术涉及收集容器
,具体为一种可折叠收集篓。

技术介绍

[0002]收集篓是日常盛放垃圾和废弃物的一种容器,垃圾收集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一般场所中都会设有收集篓方便人们使用,因此垃圾收集篓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
[0003]在公告号为CN205708273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垃圾箱,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踢翻、垃圾袋可封闭的可折叠垃圾箱。
[0004]针对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点:在可折叠垃圾箱的两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虽然可以支撑箱体,但运用到可折叠箱体时造成其容折叠且出现侧翻,从而影响使用,因此设计一个具有稳定箱体效果的可折叠收集篓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收集篓,具备稳定箱体的优点,解决了箱体在使用时因为惯性导致箱体不稳定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稳定箱体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收集篓,包括箱体,且所述箱体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由两组可折叠的折板构成,且可折叠的折板内设有用于固定形态的稳定机构;
[0009]所述箱体底部中线处向箱内折叠,且箱体底部与两侧的折板配合使用;所述折板对应箱体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折板与箱体底部折叠后整体呈梯形板状结构,稳定机构设置在箱体的两侧,可以有效地稳定箱体的整体,使其不易因为箱体本身的惯性导致箱体不稳定,折叠后的箱体呈现梯形板状结构,方便收纳,占用面积较少。
[0010]优选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凸块、凹孔和第一合页;所述第一合页安装在折板的中部,所述折板通过合页转动;所述凸块和凹孔分别安装在第一合页的子页上,所述凸块与凹孔配合使用,第一合页中的各个子页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了凸块与凹孔,通过凸块与凹孔之间的配合提高第一合页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箱体整体的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框架、气囊和连接柱;所述气囊安装在框架的内部,所述连接柱贯穿框架,并与气囊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一端设有接触板,所述气囊的下侧设有薄膜;所述气囊和接触板分别设有两个,所述接触板与气囊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柱,缓冲机构用于减少外界带给内部的缓冲,减少所投掷的物品给箱体带来的冲击力;气囊下侧表面设置有薄膜,可以减少箱体给地面接触的摩擦力,使其不易侧翻。
[0012]优选的,所述凹槽呈三角形状,所述箱体内部的底侧设有第二合页,三角状的凹槽方面折叠箱体,使箱体的两侧和底侧同时向内部折叠,以此达到折叠的目的,第二合页位于
箱体内部的底侧的中部,方便底部向内折叠。
[0013]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收集袋,所述收集袋内部撑开并叠在箱体的内侧,所述收集袋具有多个重叠在一起,收集袋与箱体的形状是一样的,收集袋可以与箱体一同被折叠,收集袋有多个重叠在一起,无需重复套袋,可以循环使用。
[0014]优选的,所述收集袋的前侧设有提手,所述提手的前侧设有孔洞,提手和孔洞的设置可以方便拿取收集袋。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收集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可折叠收集篓,通过将合页中的凸块与凹孔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合页整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第一折板与第二折板连接处的稳定性,以此实现提高箱体整体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折叠状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稳定机构结构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缓冲机构剖视图。
[0022]图中:1、箱体;2、缓冲机构;5、稳定机构;6、凸块;7、凹孔;8、折板;9、第一合页;10、收集袋;11、框架;12、气囊;13、凹槽;14、第二合页;15、接触板;16、连接柱;17、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

5,一种可折叠收集篓,包括箱体1,且箱体1的顶部为开口结构,箱体1的两侧分别由两组可折叠的折板8构成,且可折叠的折板8内设有用于固定形态的稳定机构5,箱体1底部中线处向箱内折叠,且箱体1底部与两侧的折板8配合使用,折板8对应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呈三角形状,折板8与箱体1底部折叠后整体呈梯形板状结构,稳定机构5设置在箱体1的两侧,可以有效地稳定箱体1的整体,使其不易因为箱体1本身的惯性导致箱体1不稳定。
[0026]其中,折叠后的箱体1呈现梯形板状结构,方便收纳,占用面积较少。三角状的凹槽13方便折叠箱体1,使箱体1的两侧和底侧同时向内部折叠,以此达到折叠的目的。
[0027]箱体1内部的底侧设有第二合页14。
[0028]其中,第二合页14位于箱体1内部的底侧的中部,方便底部向内折叠。
[0029]稳定机构5包括凸块6、凹孔7和第一合页9,第一合页9安装在折板8的中部,折板8通过第一合页9转动,凸块6和凹孔7分别安装在第一合页9的子页上,凸块6与凹孔7配合使用。
[0030]其中,第一合页9中的各个子页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了凸块6与凹孔7,通过凸块6与凹孔7之间的配合提高第一合页9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箱体1整体的稳定性。
[0031]箱体1的底部设有缓冲机构2,缓冲机构2包括框架11、气囊12和连接柱16,气囊12安装在框架11的内部,连接柱16贯穿框架11,并与气囊12固定连接,连接柱16的一端设有接触板15,气囊12的下侧设有薄膜17,气囊12和接触板15分别设有两个,接触板15与气囊12之间设有两个连接柱16。
[0032]其中,缓冲机构2用于减少外界带给内部的缓冲,减少所投掷的物品给箱体1带来的冲击力;气囊12下侧表面设置有薄膜17,可以减少箱体1给地面接触的摩擦力,使其不易侧翻。
[0033]收集袋10的前侧设有提手3,提手3的前侧设有孔洞4。
[0034]其中,提手3和孔洞4的设置可以方便拿取收集袋10。
[0035]箱体1的内部设有收集袋10,收集袋10内部撑开并叠在箱体1的内侧,收集袋10具有多个重叠在一起。
[0036]其中,收集袋10与箱体1的形状是一样的,收集袋10可以与箱体1一同被折叠,收集袋10有多个重叠在一起,无需重复套袋,可以循环使用。
[0037]工作原理:通过箱体1上的折痕撑开已经折叠成的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收集篓,包括箱体(1),且所述箱体(1)的顶部为开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分别由两组可折叠的折板(8)构成,且可折叠的折板(8)内设有用于固定形态的稳定机构(5);所述箱体(1)底部中线处向箱内折叠,且箱体(1)底部与两侧的折板(8)配合使用;所述折板(8)对应箱体(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3);所述折板(8)与箱体(1)底部折叠后整体呈梯形板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收集篓,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5)包括凸块(6)、凹孔(7)和第一合页(9);所述第一合页(9)安装在折板(8)的中部,所述折板(8)通过合页(9)转动;所述凸块(6)和凹孔(7)分别安装在第一合页(9)的子页上,所述凸块(6)与凹孔(7)配合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收集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缓冲机构(2),所述缓冲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飞吕中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袋中袋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