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船用起重机实验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696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船用起重机实验平台,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圆柱体,所述支撑圆柱体的外壁设置有两个L型固定架,两个所述L型固定架的外壁均设置有光电开关,所述支撑圆柱体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机座。通过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靠绳索传动来拉伸负载,第二驱动电机靠绳索传动驱动吊臂做变幅运动。第三驱动电机驱动回转机身运动,使整体机构做回转运动。再通过各编码器读取的角度信息,反馈整体船用起重机运动情况,解决了传统船用起重机控制主要由人工操作,又因为起重机常处在恶劣的环境中,因此面临控制精度差,效率低、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故的问题。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船用起重机实验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船用起重机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长久以来,海洋运输由于具有高吞吐量、低成本、运输距离长等优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海洋运输主要通过集装箱货船实现,在集装箱的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会用到船用起重机系统。目前,船用起重机控制主要由人工操作,又因为起重机常处在恶劣的环境中,因此面临控制精度差,效率低、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为了实现船用起重机稳定的自动控制,验证后期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又因为进行室外船用起重机的实验会存在各种未知风险且成本较高,因此,需要一种能真实模拟船用起重机提升、摆幅、回转功能的实验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船用起重机实验平台,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船用起重机控制主要由人工操作,又因为起重机常处在恶劣的环境中,因此面临控制精度差,效率低、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船用起重机实验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圆柱体,所述支撑圆柱体的外壁设置有两个L型固定架,两个所述L型固定架的外壁均设置有光电开关,所述支撑圆柱体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机座,所述机座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回转机身,所述回转机身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回转机身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梯形架,所述回转机身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吊臂,所述吊臂远离回转机身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伸缩臂,所述梯形架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绳索滑轮组,所述第一绳索滑轮组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绳索机构,所述第一绳索机构远离梯形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绳索滑轮组,所述伸缩臂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滑动轮所述第一滑动轮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绳索机构。
[0005]优选的,所述伸缩臂的外壁设置有六块第一矩形板构成一级摆吊载机构,其中包括一级摆角测量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滑动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滑动轮,位于所述第一矩形板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所述第一矩形板外壁设置吊绳,所述吊绳下端设置七块第二矩形板构成二级摆角测量装置,所述第二矩形板内部设置有第五转动轴和第六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方的第四转动轴处设置有第四滑动轮,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轴和其下方位置第三转动轴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编码器和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开设有槽孔且安装有第一导向轴,位于所述第二矩形板内的所述第五转动轴和其上方位置的第六转动轴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五编码器和第六编码器,所述第五转动轴上开设有槽孔安装有第二导向轴,所述第六转动轴上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绳索机构缠绕于所述第一滑动轮、第三滑动轮、第四滑动轮,穿过第一导向轴、第二导向轴、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
[0006]优选的,所述机座的外壁设置有限位螺丝,所述回转机身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支撑圆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梯形架和吊臂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0007]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处设置有第一驱动滑轮,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处设置有第二驱动滑轮,位于所述第一驱动滑轮和第二驱动滑轮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滑动轮,所述回转机身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三编码器,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底部且位于第三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法兰盘。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外壁设置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外壁设置有导向轴支座,所述导向轴支座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块。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四编码器,所述第四编码器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架。
[00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船用起重机实验平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船用起重机实验平台,通过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靠绳索传动来拉伸负载,第二驱动电机靠绳索传动驱动吊臂做变幅运动。第三驱动电机驱动回转机身运动,使整体机构做回转运动。再通过各编码器读取的角度信息,反馈整体船用起重机运动情况,解决了传统船用起重机控制主要由人工操作,又因为起重机常处在恶劣的环境中,因此面临控制精度差,效率低、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回转机身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支撑圆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支撑圆柱体背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一级摆吊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底座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技术一级摆角测量装置俯视图;
[0019]图8为本技术二级摆角测量装置仰视图。
[0020]图中:1、底座;2、支撑圆柱体;3、L型固定架;4、光电开关;5、配重块;6、第一法兰盘;7、梯形架;8、支撑杆;9、吊臂;10、第一绳索滑轮组;11、第一绳索机构;12、第二绳索滑轮组;13、第二绳索机构;14、第一滑动轮;15、第一编码器;16、第一矩形板;17、伸缩臂;18、回转机身;19、机座;20、限位螺丝;21、第一驱动电机;22、第二驱动电机;23、第二滑动轮;24、第三编码器;25、第一转动轴;27、第二法兰盘;28、第三驱动电机;29、第三法兰盘;30、橡胶环;31、导向轴支座;32、固定块;34、第三滑动轮;35、第二编码器;36、第二转动轴;37、第四滑动轮;38、第四编码器;39、固定架;40、第一驱动滑轮;41、第二驱动滑轮;42、第五编码器;43、第六编码器;44、第二矩形板;45、吊绳;46、第五转动轴;47、第三转动轴;48、第四转动轴;49、第一导向槽;50、第一导向轴;51、第二导向槽;52、第二导向轴;53、第六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阅图1

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船用起重机实验平台,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圆柱体2,支撑圆柱体2的外壁设置有两个L型固定架3,两个L型固定架3的外壁均设置有光电开关4,支撑圆柱体2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第一法兰盘6,第一法兰盘6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机座19,机座19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回转机身18,回转机身18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配重块5,回转机身18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梯形架7,回转机身18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吊臂9,吊臂9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船用起重机实验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圆柱体(2),所述支撑圆柱体(2)的外壁设置有两个L型固定架(3),两个所述L型固定架(3)的外壁均设置有光电开关(4),所述支撑圆柱体(2)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第一法兰盘(6),所述第一法兰盘(6)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机座(19),所述机座(19)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回转机身(18),所述回转机身(18)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配重块(5),所述回转机身(18)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梯形架(7),所述回转机身(18)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吊臂(9),所述吊臂(9)远离回转机身(18)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伸缩臂(17),所述梯形架(7)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绳索滑轮组(10),所述第一绳索滑轮组(1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绳索机构(11),所述第一绳索机构(11)远离梯形架(7)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绳索滑轮组(12),所述伸缩臂(17)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滑动轮(14)所述第一滑动轮(14)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绳索机构(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船用起重机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17)的外壁设置有六块第一矩形板(16)构成一级摆吊载机构,其中包括一级摆角测量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矩形板(16)的内部且位于第一滑动轮(14)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滑动轮(34),位于所述第一矩形板(16)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36)、第三转动轴(47)和第四转动轴(48),所述第一矩形板(16)外壁设置吊绳(45),所述吊绳下端设置七块第二矩形板(44)构成二级摆角测量装置,所述第二矩形板(44)内部设置有第五转动轴(46)和第六转动轴(53),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轴(36)上方的第四转动轴(48)处设置有第四滑动轮(37),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轴(36)和其下方位置第三转动轴(47)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编码器(35)和第一编码器(15),所述第二转动轴(36)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49),所述第三转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兴缪琪卿董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撬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