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46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市政道路防渗结构,涉及道路结构领域,包括沥青层和排水管,所述沥青层向市政道路两侧倾斜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所述沥青层的下方设置有导流层,所述导流层包括沿市政道路铺设的方向排列相互连接的梯形台,相邻所述梯形台之间架设有多组隔板,多组所述隔板沿导流层向两侧倾斜的方向间隔排列,多组所述隔板用于隔开沥青层内的沥青与两组梯形台之间的接缝,所述导流层的两侧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沿道路铺设方向排列的截面为梯形的导流台,使导流台与沥青层保持向道路两侧倾斜的状态,大大提高了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对雨水的导流速度,有效避免路面出现积水的现象。免路面出现积水的现象。免路面出现积水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道路防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防渗结构领域,具体为市政道路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市政道路是指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0003]现有的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往往将向道路两侧倾斜的导水结构,布设在沥青层的下方,利用导水结构将渗穿过沥青槽内的雨水导入道路两旁的市政管道内。
[0004]但现有的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导水结构对水的引导路径较长,且向道路两旁倾斜的角度也不宜过大,雨水受自身重力向两侧滑动的速度较慢,易造成大量雨水停留在沥青层内,进而在路面上出现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市政道路防渗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对雨水的导流速度较慢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包括沥青层和排水管,所述沥青层向市政道路两侧倾斜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所述沥青层的下方设置有导流层,所述导流层包括沿市政道路铺设的方向排列相互连接的梯形台,相邻所述梯形台之间架设有多组隔板,多组所述隔板沿导流层向两侧倾斜的方向间隔排列,多组所述隔板用于隔开沥青层内的沥青与两组梯形台之间的接缝,所述导流层的两侧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排水管。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沿道路铺设方向排列的截面为梯形的导流台,使导流台与沥青层保持向道路两侧倾斜的状态,雨水通过沥青层后,能够快速的在较短的渗透距离内流入两组导流台之间的间隙中,并在间隙中快速向道路两旁流动,大大提高了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对雨水的导流速度,有效避免路面出现积水的现象。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层的两侧皆连接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底端间隔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接在排水管的上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水槽引导从导流层中流出的水。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槽底端与两组梯形台之间的接缝平齐,且顶端与隔板平齐。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水流能够更好的流入导水槽,同时也能够节省导水槽所需的材料。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层的底端设置有防水层。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雨水快速下渗穿透进入填充层。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的底端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底端为路基。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层的作用是使路面达到所需的高度,同时也能够起到避免地下渗水的作用。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层的底面与路基平行。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提升道路铺设的稳固程度。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组所述隔板上覆盖有耐高温无纺布。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融化状态的沥青直接堵住隔板之间的缝隙。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通过设置沿道路铺设方向排列的截面为梯形的导流台,使导流台与沥青层保持向道路两侧倾斜的状态,雨水通过沥青层后,能够快速的在较短的渗透距离内流入两组导流台之间的间隙中,并在间隙中快速向道路两旁流动,大大提高了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对雨水的导流速度,有效避免路面出现积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内视立体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的放大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导流层立体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图4中B的放大图。
[0027]图中:1、路基;2、沥青层;3、导流层;301、梯形台;302、隔板;4、防水层;5、填充层;6、导水槽;7、连通管;8、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0]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如图1

5所示,包括沥青层2和排水管8,沥青层2向市政道路两侧倾斜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沥青层2的下方设置有导流层3,导流层3包括沿市政道路铺设的方向排列相互连接的梯形台301,具体的,梯形台301为混凝土浇铸制得,混凝土的梯形台301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避免路面长期使用后变形,通过铺设的方式排列,跟进一步的,梯形台301之前的接缝处填充有防水胶,相邻梯形台301之间架设有多组隔板302,多组隔板302沿导流层3向两侧倾斜的方向间隔排列,多组隔板302用于隔开沥青层2内的沥青与两组梯形台301之间的接缝,导流层3的两侧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排水管8,雨水通过沥青层2后,能够快速的在较短的渗透距离内流入两组梯形台301之间的间隙中,并在间隙中快速向道路两旁流动,大大提高了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对雨水的导流速度。
[0031]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导流层3的两侧皆连接有导水槽6,导水槽6的底端间隔连接有连通管7,连通管7连接在排水管8的上部,通过导水槽6引导从导流层3中流出的水,其中导水槽6底端与两组梯形台301之间的接缝平齐,且顶端与隔板302平齐,使水流能够更好的流入导水槽6,同时也能够节省导水槽6所需的材料。
[0032]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导流层3的底端设置有防水层4,避免雨水快速下渗穿透进入填充层5,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地下水向上渗透。
[0033]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防水层4的底端设置有填充层5,具体的,防水层4为三合土层,其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填充层5为碎石颗粒填充,有效的降低道路的铺设成本,填充层5的底端为路基1,填充层5的底面与路基1平行,有利于提升道路铺设的稳固程度,填充层5的作用是使路面达到所需的高度,同时也能够起到避免地下渗水的作用。
[0034]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多组隔板302上覆盖有耐高温无纺布,避免融化状态的沥青直接堵住隔板302之间的缝隙。
[0035]本技术创造性的设置快速导水的导流层,避免了现有的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对雨水的导流速度较慢的缺点;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沿道路铺设方向排列的截面为梯形的导流台,使导流台与沥青层保持向道路两侧倾斜的状态,雨水通过沥青层后,能够快速的在较短的渗透距离内流入两组导流台之间的间隙中,并在间隙中快速向道路两旁流动,大大提高了市政道路防渗透结构对雨水的导流速度,有效避免路面出现积水的现象。
[00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技术的限制,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包括沥青层(2)和排水管(8),所述沥青层(2)向市政道路两侧倾斜呈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层(2)的下方设置有导流层(3),所述导流层(3)包括沿市政道路铺设的方向排列相互连接的梯形台(301),相邻所述梯形台(301)之间架设有多组隔板(302),多组所述隔板(302)沿导流层(3)向两侧倾斜的方向间隔排列,多组所述隔板(302)用于隔开沥青层(2)内的沥青与两组梯形台(301)之间的接缝,所述导流层(3)的两侧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排水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层(3)的两侧皆连接有导水槽(6),所述导水槽(6)的底端间隔连接有连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兴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中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