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43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为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工作台以及以下原料:载体、离子化合物和去离子水,所述载体为高分子吸附性材料,所述离子化合物包括氯化银;具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载体和去离子水放入到第二反应组件的内部混合,通过搅拌机构搅拌一定时间形成悬浮液;S2:将氯化银和硫代硫酸溶液放入到第一反应组件的内部进行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添加剂在原材料生产过程中添加至各种原料中,从而制备成所需的持效抗菌抗病毒原材料,从而使原材料具有自主抗菌抗病毒功能,无需后续人为杀菌消毒,减少人力以及物资的成本。力以及物资的成本。力以及物资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为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人们对于公共安全卫生及个人卫生意识逐渐加强,在使用现行的流通物品时,需要对物品进行酒精喷雾、酒精湿巾等途径方式进行消毒防范;
[0003]由于这些物品大部分在原材料阶段进行加工生产时,并无附加抗菌抗病毒材料,造成这些物品在生产后均无自主抗菌抗病毒功能,进而在使用时期由人为的消毒防范,一方面造成人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增加物资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及其制备工艺,添加剂在原材料生产过程中添加至各种原料中,从而制备成所需的持效抗菌抗病毒原材料,从而使原材料具有自主抗菌抗病毒功能,无需后续人为杀菌消毒,减少人力以及物资的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工作台以及以下原料:载体、离子化合物和去离子水,所述载体为高分子吸附性材料,所述离子化合物包括氯化银;具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载体和去离子水放入到第二反应组件的内部混合,通过搅拌机构搅拌一定时间形成悬浮液;S2:将氯化银和硫代硫酸溶液放入到第一反应组件的内部进行混合,通过搅拌机构搅拌得到银离子溶液;S3:通过检验机构进行检测氯化银是否反应完全;S4:将银离子溶液与悬浮液混合,搅拌一定时间使其混合均匀并无气泡产生,得到最终溶液;S5:在最终溶液内加入稳定剂,搅拌一定时间得到最终的抗菌抗病毒添加剂;所述第一反应组件包括第一反应罐,所述第二反应组件包括第二反应罐,所述检验机构包括辅助组件和查看组件,所述查看组件包括储气罐,所述储气罐的一侧连通安装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贯穿安装有插杆,所述查看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反应罐连通连接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插杆贯穿连接,且所述插杆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与第二进气管连通的第三进气管,所述第三进气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与第三进气管连通连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安装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活动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与第三进气管挤压连接。
[0006]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应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反应罐连接的进料管以及第一出料管。
[0007]可选的,所述第二反应罐的一端连通安装有第二出料管。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内部安装有空气泵,所述第二进气管的一端连通安装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第二进气管连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分别与第二进气管、连通管连通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连通管的内部安装有两个密封球,且两个所述密封球分别位于插杆
的两侧。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三进气管与第一反应罐贯穿连接,所述第三进气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弹簧,所述第一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通风管连接,所述通风管上开设有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三进气管上开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与第二透气孔连通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通风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带动杆,所述带动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片,所述第一密封片以及第二密封片,所述第一密封片与第二密封片分别与连通管的两个开口密封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所述旋转盘上活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移动杆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搅拌叶分别在第二反应罐、第一反应罐的内部活动,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安装在第三进气管外侧的振动块,所述振动块与搅拌叶挤压连接,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用于安装转动轴的固定座。
[0013]可选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贯穿安装有密封杆,所述密封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弹簧,所述第二伸缩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且两个所述密封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出料管、第一出料管密封连接,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盘上的凸块,两个所述密封杆的另一端与凸块挤压连接。
[0014]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制备方法,采用任意一项所述的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工艺制备而成。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将载体和去离子水放入到第二反应组件的内部混合,通过搅拌机构搅拌一定时间形成悬浮液,将氯化银和硫代硫酸溶液放入到第一反应组件的内部进行混合,通过搅拌机构搅拌得到银离子溶液,将银离子溶液与悬浮液混合,搅拌一定时间使其混合均匀并无气泡产生,得到最终溶液,在最终溶液内加入稳定剂,搅拌一定时间得到最终的抗菌抗病毒添加剂,从而制备成所需的持效抗菌抗病毒原材料,从而使原材料具有自主抗菌抗病毒功能,无需后续人为杀菌消毒,减少人力以及物资的成本。
[0017]2、本专利技术使第二进气管内部的惰性气体进入到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的内部,气体通过第三进气管可以使连通管与第一反应罐连通,此时一部分的银离子溶液进入到连通管的内部,通过静置一定时间后,观察连通管内部银离子溶液中是否还存在氯化银的情况,由此判断观察氯化银和硫代硫酸溶液的反应情况,进而控制银离子溶液中银离子的含量,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推动插杆,插杆上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分别与第二进气管、连通管连通,此时第二进气管内部的气体将连通管内部的银离子溶液回流至第一反应罐的内部,由此不但可以观察第一反应罐内部氯化银的反应情况,同时可以将提取到连通管36内部的银离子溶液再回流利用,进而节省物资。
[0019]4、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三进气管持续对第一反应罐的内部排放惰性气体,持续通入惰性气体后,惰性气体通过类似翻腾的方式,可以起到搅拌第一反应罐21内部溶液的效果,加快氯化银溶液反应速率,提高工作效率。
[0020]5、本专利技术通过旋转盘上的凸块会挤压密封杆活动,密封杆的一端与第一出料管取
消密封连接,此时溶液可以从第二反应罐的内部均匀流出,另一个密封杆在旋转盘转动时可以与第一出料管取消密封连接,此时溶液可以从第一反应罐的内部均匀流出,并与第二反应罐内部的溶液均匀混合,提高产品的制备质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反应罐剖视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反应罐剖视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A部分放大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检验机构与第一反应罐连接处的剖视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图7中B部分放大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机构局部剖视图。
[0030]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以及以下原料:载体、离子化合物和去离子水,所述载体为高分子吸附性材料,所述离子化合物包括氯化银;具体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载体和去离子水放入到第二反应组件(4)的内部混合,通过搅拌机构(5)搅拌一定时间形成悬浮液;S2:将氯化银和硫代硫酸溶液放入到第一反应组件(2)的内部进行混合,通过搅拌机构(5)搅拌得到银离子溶液;S3:通过检验机构(3)进行检测氯化银是否反应完全;S4:将银离子溶液与悬浮液混合,搅拌一定时间使其混合均匀并无气泡产生,得到最终溶液;S5:在最终溶液内加入稳定剂,搅拌一定时间得到最终的抗菌抗病毒添加剂;所述第一反应组件(2)包括第一反应罐(21),所述第二反应组件(4)包括第二反应罐(41);所述检验机构(3)包括辅助组件和查看组件,所述查看组件包括储气罐(33),所述储气罐(33)的一侧连通安装有第二进气管(31),所述第二进气管(31)的一端贯穿安装有插杆(35),所述查看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反应罐(21)连通连接的连通管(36),所述连通管(36)与插杆(35)贯穿连接,且所述插杆(3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8)、第二通孔(39);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与第二进气管(31)连通的第三进气管(34),所述第三进气管(3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通风管(311),所述通风管(311)与第三进气管(34)连通连接;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搅拌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电机(51),所述电机(51)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转动轴(512),所述转动轴(512)的两端均安装有旋转盘(55),所述旋转盘(55)上活动设置有移动杆(56),所述移动杆(56)的一端安装有搅拌叶(52),所述搅拌叶(52)与第三进气管(34)挤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组件(2)还包括与第一反应罐(21)连接的进料管(22)以及第一出料管(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罐(41)的一端连通安装有第二出料管(4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效抗菌抗病毒添加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管(31)的内部安装有空气泵,所述第二进气管(31)的一端连通安装有第一进气管(32),所述第一进气管(32)与第二进气管(31)连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38)、第二通孔(39)分别与第二进气管(31)、连通管(36)连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萨必斯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