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膨胀抗裂剂搅拌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112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强型膨胀抗裂剂搅拌反应釜,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该增强型膨胀抗裂剂搅拌反应釜包括;搅拌反应釜本体;安装座板,固定连接于搅拌反应釜本体的圆周表面;抵消机构,抵消机构包括:半导体支撑设备,固定连接于搅拌反应釜本体的圆周表面;冷风管,固定连接于半导体支撑设备的圆周表面;护壳,固定连接于所好冷风管的圆周表面;本设施在进行使用搅拌反应釜本体时,可通过将气阀连接第一连接管,通过运行制冷设备,使得冷风管内导入冷气,对搅拌反应釜本体表面进行循环运作,从而可对搅拌反应釜本体表面进行降温,且搅拌反应釜本体长时间进行加热,不易造成搅拌反应釜本体内部发生膨胀且造成裂痕。部发生膨胀且造成裂痕。部发生膨胀且造成裂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型膨胀抗裂剂搅拌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反应釜
,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型膨胀抗裂剂搅拌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
[0003]公开号为CN109926009的专利文献该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聚氨酯生产用反应釜。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使过滤器损坏、反应釜内的混合液反应更充分和和制备的聚氨酯纯净度高的抗静电聚氨酯生产用反应釜。一种抗静电聚氨酯生产用反应釜,包括有反应釜、第一加料管、第二加料管、搅拌机构、气缸、研磨机构、隔离机构、第一出料机构和第二出料机构;反应釜上方设有搅拌机构和气缸,搅拌机构位于气缸的右侧,搅拌机构下部伸入反应釜的一区内;气缸下部设有研磨机构和隔离机构。该专利技术达到了不易使过滤器损坏、反应釜内的混合液反应更充分和制备的聚氨酯纯净度高的效果。
[0004]上述专利可以有效的对反应釜内混合液更充分的效果,但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搅拌反应釜本体后,使得搅拌反应釜本体内有残留杂质,且部分附着在搅拌反应釜本体内,从而对下次使用易造成影响,且搅拌反应釜本体长时间进行加热,易造成搅拌反应釜本体内部发生膨胀且造成裂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型膨胀抗裂剂搅拌反应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使用搅拌反应釜本体后,使得搅拌反应釜本体内有残留杂质,且部分附着在搅拌反应釜本体内,从而对下次使用易造成影响,且搅拌反应釜本体长时间进行加热,易造成搅拌反应釜本体内部发生膨胀且造成裂痕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增强型膨胀抗裂剂搅拌反应釜,包括:
[0008]搅拌反应釜本体;
[0009]安装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搅拌反应釜本体的圆周表面;
[0010]抵消机构,所述抵消机构包括:
[0011]半导体支撑设备,固定连接于所述搅拌反应釜本体的圆周表面;
[0012]冷风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半导体支撑设备的圆周表面;
[0013]护壳,固定连接于所好冷风管的圆周表面;
[0014]导风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板的上端,所述冷风管固定连接于导风箱的一侧端;
[0015]制冷设备,固定连接于所述导风箱的一侧端;
[0016]第一连接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制冷设备的一侧端;以及
[0017]排风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冷风管的另一端。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反应釜本体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对接套架,所述对接套架的一侧端滑动连接有移动床,所述移动床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架,所述三角架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移动床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圆周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导管,所述活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管,所述转动圆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头杆,所述伸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喷头,所述转动圆管与电机的圆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移动床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细杆处固定连接有牵引块,所述牵引块滑动连接于限位导管的圆周表面。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移动床的一侧端上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一侧端通过绞轴活动铰接有连接架,所述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聚水管,所述聚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移动床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方架,所述支撑方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设备安装盒,所述设备安装盒的一侧端开设有槽。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反应釜本体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环,所述支撑圆环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形护罩。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反应釜本体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螺栓安装环,所述螺栓安装环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转盘,所述转动圆管滑动连接于连接转盘的上端。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反应釜本体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通气管,所述搅拌反应釜本体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安装三角管。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搅拌反应釜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圆腿,多个所述支撑圆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圆块,多个所述支撑圆块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在进行使用搅拌反应釜本体时,可通过将气阀连接第一连接管,通过运行制冷设备,使得冷风管内导入冷气,对搅拌反应釜本体表面进行循环运作,从而可对搅拌反应釜本体表面进行降温,且搅拌反应釜本体长时间进行加热,不易造成搅拌反应釜本体内部发生膨胀且造成裂痕的效果。
[0028]2、通过将水源连接第二连接管一端,运行气缸带动伸头杆一端,使得圆形喷头伸进搅拌反应釜本体内,使得两个齿轮能够铰接,再运行电机带动两个齿轮搅动,使得圆形喷头在搅拌反应釜本体内转动,运行水泵将水导入限位导管内,使得圆形喷头对搅拌反应釜本体内进行清洗,从而在使用搅拌反应釜本体后,可进行清洗搅拌反应釜本体内有残留杂质,且不易附着在搅拌反应釜本体内,从而不会对下次使用易造成影响的效果。
[0029]3、通过设置在移动床上的支撑板,可对限位导管进行支撑的效果,通过设置在支撑圆环上的圆形护罩,可对搅拌反应釜本体上进行防护的效果,通过设置在搅拌反应釜本
体一侧的连接转盘,可方便与转动圆管进行对接的效果,通过设置在搅拌反应釜本体下的支撑圆块,可对搅拌反应釜本体进行支撑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视角立体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爆炸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搅拌反应釜本体的爆炸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限位导管的爆炸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限位导管的剖视图;
[0036]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连接转盘的放大图;
[0037]图7为本专利技术二视角立体图。
[0038]图中:1、移动床;2、支撑架;3、支撑板;401、限位导管;402、齿轮;403、电机;404、气缸;405、活动杆;406、导水管;407、伸头杆;408、转动圆管;409、圆形喷头;501、搅拌反应釜本体;502、半导体支撑设备;503、冷风管;504、护壳;505、安装座板;506、制冷设备;507、第一连接管;508、导风箱;509、排风管;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膨胀抗裂剂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反应釜本体(501);安装座板(505),固定连接于所述搅拌反应釜本体(501)的圆周表面;抵消机构,所述抵消机构包括:半导体支撑设备(502),固定连接于所述搅拌反应釜本体(501)的圆周表面;冷风管(503),固定连接于所述半导体支撑设备(502)的圆周表面;护壳(504),固定连接于所好冷风管(503)的圆周表面;导风箱(508),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板(505)的上端,所述冷风管(503)固定连接于导风箱(508)的一侧端;制冷设备(506),固定连接于所述导风箱(508)的一侧端;第一连接管(507),固定连接于所述制冷设备(506)的一侧端;以及排风管(509),固定连接于所述冷风管(503)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膨胀抗裂剂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反应釜本体(501)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对接套架(24),所述对接套架(24)的一侧端滑动连接有移动床(1),所述移动床(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架(16),所述三角架(16)内固定连接有电机(403),所述移动床(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406),所述导水管(4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405),所述活动杆(405)的圆周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导管(401),所述活动杆(40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管(408),所述转动圆管(40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头杆(407),所述伸头杆(4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喷头(409),所述转动圆管(408)与电机(403)的圆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4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型膨胀抗裂剂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床(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平甫刘玉林刘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辰耀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