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更详细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多层次结抅的 背光模块,借由其框体与背板外部所形成的散热片与散热粒子,增加该背光模 块的散热面积,而具有极佳的散热效果。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公知的背光模块的分解示意图所示。其构造层次由下而上包含有反射片l、导光板2、扩散板3及菱镜片4,其中导光板2周边装设有CCFL、 LED灯源5,底面则形成有反射网点,该构造层次经嵌入外框6而装置于底板7 上,构成为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的导光板2上装设有一镜面8,并在扩散板3 及菱镜片4上设相配应的镜面孔31、 41,用以呈现镜面8。然而,前述公知的背光模块与镜面结合装置,主要是以导光板2的周边所 装设的CCFL、 LED灯源5为光源,既由背光模块的导光板2底面的反射网点将 光源散射,再借由反射片1将光源反射至导光板2顶面的作用来加强镜面8周 边的光源,以增加照镜效果; 一般为使背光模块形成轻巧的型态,该外框6是 由塑料材质而塑模成型,为使背光板影像成形清晰而往往需提高光源的发光效 果,进而使灯源所产生的热能相对提高,而使外框6需承受一定程度的热效应, 且因外框6为塑料材质所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构件: 框体,为一框型态样,中央设有一置放的空间; 背板,可与框体一体成形制成; 灯源构件,设置于框体内侧周缘; 反射片,置于框体中而定位; 导光板,设置于框体中而置于反射片前侧,令其相对于灯源构件位置的端边处形成透明状,同时令其它端边形成为不透光状,并于不透光的端边设置贴附有反射条; 扩散片,设置于框体中而于导光板前侧定位; 上盖,可与框体相互结合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