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网膜和制备方法及应用和处理含油污水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90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改性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外诱导改性网膜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和一种处理含油污水的装置和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聚丙烯和任选的抗氧剂进行熔融,得到纺丝液,将所述纺丝液进行纺丝,得到聚丙烯纤维;(2)采用改性功能单体溶液,在紫外光作用下,将所述聚丙烯纤维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3)将改性聚丙烯纤维进行成网处理,得到三维多孔改性网膜。多孔改性网膜。多孔改性网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性网膜和制备方法及应用和处理含油污水的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网膜和制备方法及应用和处理含油污水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污染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危害极大,含油污水处理起来也极为困难,效率低、成本高。是当今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基于膜分离技术处理含油污水时具有能耗低、单级分离效率高、操作过程灵活简单、环境污染低、通用性强等优点,但传统的二维多孔聚合物分离膜在处理含油污水特别是进行油水乳液分离时通量和选择性存在Trade

off效应难以兼具高渗透性和高选择性,通量衰减较快、分离效率不高、需要外界驱动压力、易产生污损、处理含油污水的类型有限无法同时分离水包油和油包水乳液等。油水分离的本质是界面问题,通过设计材料表面的特殊浸润性,利用油水混合物在接触具有特殊浸润性复合材料表面时,油水两相渗透行为停留时间的不同,无需化学药剂等其它辅助措施就能够实现油水分离,即利用选择性截留技术可处理含油污水,是目前油水分离的前沿技术。前期研究通过制膜材料筛选确定聚丙烯作为基础原料,再通过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油水分离功能的改性网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1)将聚丙烯和任选的抗氧剂进行熔融,得到纺丝液,将所述纺丝液进行纺丝,得到聚丙烯纤维;(2)采用改性功能单体溶液,在紫外光作用下,将所述聚丙烯纤维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3)将改性聚丙烯纤维进行成网处理,得到三维多孔改性网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1)中,根据ASTMD1238

13方法,所述聚丙烯在温度为230℃、负载砝码为2.16公斤时的熔融指数为100

1000g/10min;和/或,所述抗氧剂选自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和1,3,5

三(4

叔丁基
‑3‑
羟基

2,6

二甲基苄基)

1,3,5

三嗪

2,4,6

(1H,3H,5H)

三酮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按重量计,所述聚丙烯和抗氧剂的用量比为9

99:1;和/或,所述熔融的温度为175

210℃;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熔融后进行搅拌和脱泡;和/或,所述纺丝的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纺丝液依次进行挤出、喷丝、拉伸和冷却;和/或,所述纺丝的条件使得所述聚丙烯纤维的直径为10

4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接枝改性的方法包括:将所述聚丙烯纤维浸入含第一光引发剂的溶液中,进行浸泡,将浸泡后的聚丙烯纤维,经过第一紫外光处理,得到表面覆盖光引发剂的聚丙烯纤维;将表面覆盖光引发剂的聚丙烯纤维浸入含有改性功能单体和第二光引发剂的溶液,在第二紫外光作用下,进行改性,得到改性聚丙烯纤维;优选的,所述聚丙烯改性纤维和含有第一光引发剂溶液中的第一光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0:5

10;优选的,所述浸泡的条件包括:时间为1

6h,温度为20

55℃;优选的,所述第一紫外光处理的条件包括:在非活性气体气氛中,时间为0.5

3min,温度为20

55℃,第一紫外光波长为300

400nm;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引发剂选自2

羟基
‑4‑
(2

羟乙氧基)
‑2‑
甲基苯丙酮、1,1'

[亚甲基二(4,1

亚苯基)]二(2

羟基
‑2‑
甲基
‑1‑
丙酮)、1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

甲基
‑1‑
(4

甲硫基苯基)
‑2‑
吗啉
‑1‑
丙酮和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面覆盖光引发剂的聚丙烯纤维和含有改性功能单体和第二光引发剂的溶液中改性功能单体的质量比为100:10

60;和/或,所述表面覆盖光引发剂的聚丙烯纤维和含有改性功能单体和第二光引发剂的溶液中第二光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0:0.5

5;和/或,所述改性功能单体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酰胺、N,N

二甲基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第二光引发剂选自2

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江杨丽郦和生郗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