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连接器的转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85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接口连接器的转接结构,用以将接口连接器与主机板电性连接,该转接结构包括数个第一转接连接器,设置于主机板上,该数个第一转接连接器与主机板不同的接口电路电性连接,而该第一转接连接器与一第二转接连接器相对接,该第二转接连接器设置于一转接电路板的一面,而该转接电路板的相对另一面设置有接口连接器,该接口连接器借由转接电路板与第二转接连接器电性连接,而第二转接连接器则选择性与数个第一转接连接器之一电性连接,如此不需针对不同的接口连接器设置不同的主机板,即可达成接口连接器与对应的接口电路电性连接。(*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接口连接器的转接结构,尤其是一种应用于主机板上,用于将接口连接器与主机板的接口电路电性连接的转接结构,借由该转接结构可达成利用一种主机板而与因应不同需求的不同接口连接器连接,从而降低制造的复杂度。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装置的功能愈加多样,除基本的文字处理及数值计算功能外,目前计算机均具有音讯及视讯处理功能,因此计算机装置的外接接口愈加多样,除传统的接口外,如连接打印机的接口、连接鼠标与键盘的接口、连接显示器、游戏操纵杆的接口等,另外一些支持不同电子设备的高速传输接口亦不断出现,如传输视频信号的DVI接口、HDMI接口等,为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业界大多将所有的接口电路均设置在主机板上,同时在主机板边缘设置与该接口电路一一对应的接口连接器,因每个连接器均具一定的长度,如此一一排列,则要求主机板尺寸足够大,从而导致电子产品尺寸较大,而与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相背;同时也会导致电子产品零件数目过多,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与复杂度;再者,由于客户会依不同需求配置不同的接口电路,如是制造商需按照客户的不同需求制造不同种类的主机板,由此愈增加了制造的复杂度,及库存与管理成本。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的接口连接器的转接结构,借由该转接结构可达成利用一种主机板而与因应不同需求的不同接口连接器连接,从而降低了制造的复杂度,及库存与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接口连接器的转接结构,借由该转接结构可达成利用一种主机板而与因应不同需求的不同接口连接器连接,从而降低了制造的复杂度及库存与管理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接口连接器的转接结构,用以将接口连接器与主机板电性连接,该转接结构包括数个第一转接连接器,设置于主机板上,该数个第一转接连接器与主机板不同的接口电路电性连接,而该第一转接连接器与一第二转接连接器相对接,该第二转接连接器设置于一转接电路板的一面,而该转接电路板的相对另一面设置有接口连接器,该接口连接器借由转接电路板与第二转接连接器电性连接,而第二转接连接器则选择性与数个第一转接连接器之一电性连接,如此接口连接器借由转接电路板、第二转接连接器及第一转接连接器而与主机板的接口电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该主机板借由设置数个第一转接器,通过选择不同的接口连接器及与之配合的转接电路板与第二转接连接器,并借由第二转接连接器与相应的第一转接连接器对接,而达成接口连接器与相应的接口电路电性连接,如此不需因应客户不同的配置需求而制造不同的主机板,并可依客户不同的需求配置不同的接口连接器,因此不需将所有的接口连接器均设置于主机板上,从而降低了制造的复杂度及库存及管理成本,并可利于减小电子产品的尺寸。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转接结构与主机板上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转接结构与主机板结合后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转接结构与主机板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计算机的主机板为例对本技术的构思进行说明,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士应完全可想到本技术的构思完全可应用于服务器及影碟播放机等电子装置上。如图1、图2与图3所示,实施本技术的主机板10表面设置有中央处理器100及其它电子元件,而在主机板10的边缘处设有数个接口连接器101,这些接口连接器101可为一些传统的、必不可少的接口连接器,如连接打印机的接口连接器、连接鼠标与键盘的接口连接器、连接显示器、游戏操纵杆的接口连接器等,这些接口连接器101分别与主机板10上不同的接口电路(未图示)连接,以便于接收外界输入的信号或将中央处理器100处理的信号传输至外部的电子设备上。本技术的接口连接器的转接结构包括在主机板10的上述传统接口连接器101的侧边并排设置的数个第一转接连接器102,这些第一转接连接器102前后并排设置,均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03,该第一绝缘本体103开设数个贯穿其表面的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04,该每一第一端子收容槽104内收容有第一端子105,该第一端子105一端与焊接于主机板10上,并与主机板10的接口电路电性连接,而第一端子105的相对另一端则收容于第一端子收容槽104远离主机板10的位置,以与第二转接连接器106的第二端子109相对接而电性连接。并且,该每一第一转接连接器102的端子数目均不相同,并分别与主机板10的不同的接口电路电性连接。与第一转接连接器102对接的第二转接连接器106设置于一转接电路板110的底表面,与主机板10设置第一转接连接器102的表面相对,该第二转接连接器106亦包括第二绝缘本体107,贯穿第二绝缘本体107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08及收容于第二端子收容槽108内的第二端子109,该第二端子109一端焊接于转接电路板110上,而另一端与第一转接连接器102相对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105为母端子,而第二端子109为公端子。较佳的,第一转接连接器102的第一绝缘本体103与第二转接连接器106的第二绝缘本体107均呈D形,如此可防止二者反向误插接,从而保证信号的正确传输。该转接电路板110与主机板10平行设置,并在设置第二转接连接器106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设置有接口连接器111,在本实施例中该接口连接器111可为一些特殊的高速连接器,如DVI或HDMI接口连接器,其用于与一些特殊的外部电子装置电性连接,该接口连接器111亦包括绝缘本体112与设置于绝缘本体112内的导电端子113,该导电端子113一端与转接电路板110电性连接,而另一端则用以与外部的电子装置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接连接器102与第二转接连接器106在垂直于主机板10的方向上相对接,而用以与外部电子装置连接的导电端子113的一端则沿与主机板10平行的方向延伸。通过上述结构,当客户配置不同的接口连接器111时,仅需选择与该接口连接器111对应的转接电路板110及第二转接连接器106,相应的该第二转接连接器106与相应的第一转接连接器102对接,从而令该接口连接器111通过转接电路板110、第二转接连接器106及第一转接连接器102而与主机板10上相应的接口电路电性连接,如此不需针对客户不同的需求制造不同的主机板10,由此可利于降低制造的复杂度,及降低库存及管理成本。同时亦可克服现有将各种接口连接器均设置于主机板10侧缘而造成主机板10尺寸过大的缺陷。权利要求1.一种接口连接器的转接结构,用以将接口连接器与主机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接口连接器的转接结构包括数个第一转接连接器,设置于主机板上,该数个第一转接连接器与主机板不同的接口电路电性连接;一第二转接连接器,与第一转接连接器对接;一转接电路板,该第二转接连接器设置于转接电路板一面;接口连接器,设于该转接电路板的相对另一面,与第二转接连接器相对;通過上述结构,该接口连接器借由转接电路板与第二转接连接器电性连接,而第二转接连接器则选择性与数个第一转接连接器之一电性连接,接口连接器借由转接电路板、第二转接连接器及第一转接连接器而与主机板的接口电路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连接器的转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这些数个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口连接器的转接结构,用以将接口连接器与主机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接口连接器的转接结构包括:    数个第一转接连接器,设置于主机板上,该数个第一转接连接器与主机板不同的接口电路电性连接;    一第二转接连接器,与第一转接连接器对接;    一转接电路板,该第二转接连接器设置于转接电路板一面;    接口连接器,设于该转接电路板的相对另一面,与第二转接连接器相对;    通過上述结构,该接口连接器借由转接电路板与第二转接连接器电性连接,而第二转接连接器则选择性与数个第一转接连接器之一电性连接,接口连接器借由转接电路板、第二转接连接器及第一转接连接器而与主机板的接口电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