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美星专利>正文

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养乏汽的换热消白除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069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养乏汽的换热消白除味系统,包括蒸压釜组、喷淋塔、中转储水罐、换热冷凝工作组、高温水罐和生活用水存储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作是经过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养乏汽的换热消白除味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乏汽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养乏汽的换热消白除味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蒸压釜又称蒸养釜、压蒸釜,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的大型压力容器,能于釜内完成CaO

S i O2

H2O的水热反应,其用途十分广泛,大量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微孔硅酸钙板、新型轻质墙体材料、保温石棉板、高强度石膏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
[0003]其中加气混凝土若想获得较高的强度,使用蒸压釜进行蒸压养护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而通常一条加气混凝土的生产线需要配备8~12条直径为2.5米、长度为32米的蒸压釜以用于对混凝土砌块或板材进行蒸压养护。
[0004]蒸压釜所产生的蒸汽能称为乏汽,而乏汽又能分为两种:
[0005]1、疏水阀产生的冷凝水汽,蒸压釜内蒸养过程中水化反应所产生的大量冷凝水汽,会伴有大量白色汽体排出,这种排出的乏汽有着较为浓的气味,必须经过喷淋洗涤处理才能进行排放。
[0006]2、蒸压釜蒸养完成后排放的废汽,蒸压釜对制品蒸养到一定时间,硅酸制品蒸压养护结束后,要把蒸汽倒入下一条空釜内,当两釜压力持平后,多出的余汽只能往大气中排放,会造成一定污染,因其含湿大,不仅带出大量的水也带出杂质,如各种颗粒物、汽溶胶和各种结晶盐颗粒物质。
[0007]若乏汽直接排放于空气中就会形成白色烟羽,不仅影响视觉效果,更会造成污染。但排出的乏汽白烟高温高压、余热丰富,当蒸压釜数量多时,直接排放不光造成污染,也让企业白白损失了不少能源,所以有必要设计一个系统,在能消除白烟、保护环境、节水节能的同时还能让企业实现资源利用、余热回收、废水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养乏汽的换热消白除味系统。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养乏汽的换热消白除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压釜组、喷淋塔、中转储水罐、换热冷凝工作组、高温水罐和生活用水存储箱;所述蒸压釜组设置有两路带调节阀的管路,分别是上乏汽输出管路和下乏汽输出管路,所述下乏汽输出管路与喷淋塔翅片取暖换热管路的输入端相连接,而上乏汽输出管路则与换热冷凝工作组的换热器乏汽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喷淋塔通过管路分别与冷却塔、喷淋泵组、换热管路模组和换热冷凝工作组相连接;所述冷却塔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喷淋塔的隔离层功能层输出端及中转储水罐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喷淋泵组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与喷淋塔内喷嘴的输入端和
中转储水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换热管路模组的输出端分别分流并接驳至球磨机制浆用水管路、铝粉搅拌用水管路和工业用水存储罐的输入端,而换热管路模组的输入端则与喷淋塔的乏汽层功能层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换热冷凝工作组包括一个换热器和两个冷凝器,所述换热器的乏汽输出端与第一冷凝器的乏汽输入端相连接,而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通过管路首尾相连,第二冷凝器的乏汽输出端则与喷淋塔翅片取暖换热管路的输出端相并联接驳至乏汽层功能层输入端;所述换热器的冷水输入端通过带循环泵和阀闸的管路与高温水罐的冷水输出端相连通,而其软水输出端通过带安全阀的管路与高温水罐的热水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高温水罐通过管路与锅炉相连通;所述换热器中的换热管为经过挤压工艺成型的H型翅片管;所述喷淋塔内采用分层设计。
[0011]优选的,所述喷淋塔、冷却塔、中转储水罐及喷淋泵组通过管路相互连通以形成回路,其中喷淋泵组与中转储水罐之间还设置有阀门及过滤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凝器共设置有两个软水输出端,均通过管路与软水池相连通,但其中一管路上配置有一给水泵。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凝器共设置有两个储水输出端,均通过管路与生活用水存储箱相连通,但其中一管路上配置有一循环泵。
[0014]优选的,所述高温水罐配置有呼吸阀、水位器、温度表座、压力表座、超低水位感应器、阀闸、进水阀、排污阀和检修门。
[0015]优选的,所述高温水罐上的阀闸共有两个,一个设置于与换热器冷水输入端的管路上,另一个则设置在和锅炉相连通的管路上,该管路上还设置有过滤阀以及进行分流工作的双路水泵。
[0016]优选的,所述进水阀通过带给水泵的管路与软水池相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冷却塔的输出端配置有循环泵。
[0018]优选的,所述喷淋塔的内腔共设有四种功能层,分别是除雾器功能层、喷嘴和瓷质波纹填料层功能层、隔离层功能层、乏汽层功能层,其中每层的喷嘴和瓷质波纹填料层功能层均对应分配有喷淋泵组内的一个喷淋泵来配合工作。
[0019]优选的,所述高温水罐内腔设置有隔热板以分隔出上方的热水层和下方的冷水层,且所述隔热板上设计有单向隔板。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2]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是经过换热

冷凝

喷淋降温

再加热的流程,其中换热能将乏汽从160度的高温降至80度,以将热能转换至对软水的加热,从而让准备供给锅炉的软水从30度加热至95度~100度,且后续的乏汽会经喷淋降至40度,最后再经加热烘干到80度才进行排放,这样的设计除了可将热能转化至对软水的加热,还能让后续排放的乏汽无白烟现象,因白烟现象的出现是含水量过多,通过烘干便能解决白色乏汽烟羽的问题,且这样的换热方式能让企业每年节约过百万的锅炉燃料费用;
[0023]2、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的类似系统或装置,中间增加了一级乏汽冷却冷凝设备,即换热冷凝工作组,通过冷却乏汽温度,回收过饱和的水蒸气以析出凝结水,从而减少乏汽向环境中所排放的水量,析出的凝结水通过回收可分两路输送至工业用水存储罐和生活用水存储箱,达到回收利用、节约环保的研发目的;
[0024]3、本专利技术中换热器的换热管是为经过挤压工艺成型的H型翅片管,这样的设计具有高效、紧凑以及在相同横截面积下水力直径小于圆管的优点,除了能增大换热管内乏汽与管外软水进行热交换的有效传热面积以外,还能对乏汽侧流场和温度场的时空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即乏汽在换热管管内流动时,乏汽中的热量最先传递给换热管管壁才到翅片,最后再传递给软水,所以采用H型翅片管能增加换热面积以提高软水的温度,为锅炉节能创造了条件
[0025]4、本专利技术中的高温水罐为自主设计,内腔通过设计隔热板来将内部空间分隔出两层,具体是上方的热水层和下方的冷水层,其中热水层配置有安全阀、呼吸阀、水位器、超低水位感应器、压力表座和温度表座,而冷水层则配置有温度表座和闸阀,上述热水层的设置在能保证压力平衡自主排压的同时还实现了监控水位和温度的功能,若温度低于所设置的临界值,则打开隔热板上的不锈钢单向隔板,将热水层的水流入冷水层,在再次经过换热器加热后才重新流入热水层,确保供锅炉用的热水层温度足够,达到自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养乏汽的换热消白除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压釜组(1)、喷淋塔(2)、中转储水罐(4)、换热冷凝工作组(5)、高温水罐(6)和生活用水存储箱(7);所述蒸压釜组(1)设置有两路带调节阀(100)的管路,分别是上乏汽输出管路(101)和下乏汽输出管路(102),所述下乏汽输出管路(102)与喷淋塔(2)翅片取暖换热管路(20)的输入端相连接,而上乏汽输出管路(101)则与换热冷凝工作组(5)的换热器(50)乏汽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喷淋塔(2)通过管路分别与冷却塔(3)、喷淋泵组(8)、换热管路模组(9)和换热冷凝工作组(5)相连接;所述冷却塔(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喷淋塔(2)的隔离层功能层(202)输出端(21)及中转储水罐(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喷淋泵组(8)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与喷淋塔(2)内喷嘴(22)的输入端和中转储水罐(4)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换热管路模组(9)的输出端分别分流并接驳至球磨机制浆用水管路(90)、铝粉搅拌用水管路(91)和工业用水存储罐(10)的输入端,而换热管路模组(9)的输入端则与喷淋塔(2)的乏汽层功能层(203)输出端(23)相连接;所述换热冷凝工作组(5)包括一个换热器(50)和两个冷凝器,所述换热器(50)的乏汽输出端与第一冷凝器(51)的乏汽输入端相连接,而第一冷凝器(51)与第二冷凝器(52)通过管路首尾相连,第二冷凝器(52)的乏汽输出端则与喷淋塔(2)翅片取暖换热管路(20)的输出端相并联接驳至乏汽层功能层(203)输入端(24);所述换热器(50)的冷水输入端通过带循环泵和阀闸的管路与高温水罐(6)的冷水输出端相连通,而其软水输出端通过带安全阀的管路与高温水罐(6)的热水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高温水罐(6)通过管路与锅炉(600)相连通;所述换热器(50)中的换热管为经过挤压工艺成型的H型翅片管;所述喷淋塔(2)内采用分层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蒸养乏汽的换热消白除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2)、冷却塔(3)、中转储水罐(4)及喷淋泵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美星
申请(专利权)人:丁美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