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扣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53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器扣具,包括一第一扣件、一第二扣件及一操作件,其特征在于:操作件上具有平行设置的两枢接板,此两枢接板均与第一扣件及第二扣件枢接,两枢接板上分别设有一突部;扣具未扣合时,突部处于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之间;扣具扣合时,突部滑过第一扣件且被第一扣件挡止。(*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自锁的散热器扣具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工作性能须不断提升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然而,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势必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能否及时排出电子组件所产生的热量,是确保其正常运作的关键之一。通常,业界用扣具将散热器扣合在电子组件上来散热。常用的扣具多为一体成型,其大致呈“M”形以提供一定弹性。然而,这种扣具存在较多不足。如呆扣具强度不够,则难以达到稳固扣合散热器的目的;如果扣具有足够强度,而仅利用扣具的弹性变形来达到对散热器的扣合或解除其扣合,则操作上实在不方便。为了避免上述散热器扣具的不足,业界改用多件式扣具,台湾专利公告第270563号所揭示的散热器扣具即为其中一种。请参看图7,该扣具包括一压扣件1、一扳掣体2及一扣合件3。压扣件1的一端钩扣于CPU转接件一侧,该扣合件3的一端钩扣于CPU转接件的相对另一侧。该扳掣体2则枢接于压扣件与扣合件未钩扣端。该扳掣体2可借助前述枢接而摆动,当扳掣体2达到某一位置时,压扣件1与扣合件3之间距缩至最短,从而将前述散热器压抵在CPU上。采用此种扣具来锁扣散热器相对容易,扣持也相对稳固。但是,使用时,扳掣体2并未得到固定而极易产生反向转动,从而使压扣件1及扣合件3与CPU转接件松脱,影响散热器的扣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锁的散热器扣具,这种扣具操作方便、扣持稳固。本技术的散热器扣具包括第一扣件、第二扣件及一操作件。该第一扣件抵压于散热器上,其一端设有一第一枢接部。该第二扣件的一端设有第二枢接部。该操作件上有相互平行的两枢接板,枢接板与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相枢接。两枢接板分别向内设有一突部。突部可以在第一枢接部的两侧进行位置变换。未扣合时,突部处于第一枢接部与第二枢接部之间;扣合时,突部滑过第一枢接部而处于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的同侧,并且借助于第一枢接部的挡止作用,实现扣具的自锁。突点的设置,使本技术的散热器扣具自身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固定,不会反向转动而出现扣合不稳的现象,加强了扣具的扣合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散热器扣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散热器扣具与相关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器扣具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散热器扣具与相关组件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散热器扣具与相关组件扣合后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散热器扣具与相关组件扣合的另一立体组合图。图7是现有散热器扣具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1,本技术中的散热器扣具10包括一第一扣件20、一第二扣件30及一操作件40。扣具10与一基座80配合,可将一散热器60紧密贴合于一电子组件90表面。电子组件90放置在一电路板100上。基座80则是围绕在电子组件90周围的一方形框体,且可以用若干锁固件(图未标示)固接在电路板100上。基座80的两相对侧边的两端分别竖直向上凸设一扣持片82,并且每一扣持片82上分别开设有一个扣孔84。散热器60从一水平底座62垂直延伸出平行间隔排列的若干鳍片64。请同时参看图2,扣具10的第一扣件20包括一抵压部22、一扣合部24及第一枢接部26。抵压部22具有弹性并且抵压于散热器60上。扣合部24是从抵压部22的一端向下弯折延伸而成,其上延设有一扣钩242。扣钩242可与基座80上的对应扣孔84扣合。第一枢接部26设于抵压部22的另一端,其两侧分别向外突设一第一卡榫262。扣具10的第二扣件30的一端设有一第二枢接部32,另一端设有一扣钩34。第二枢接部32的两侧分别向外突设一第二卡榫322。扣钩34可与基座80上的对应扣孔84扣合。扣具10的操作件40可以分别与第一扣件20及第二扣件30相枢接,其包括一手柄42及一对平行设置的枢接板44。手柄42的一端略向上翘起,以方便操作。枢接板44则从手柄42的另一端垂直延伸。每一枢接板44在远离手柄42的一端开设一第一轴孔442,在邻近手柄的一端角处开设一第二轴孔444。借助于轴孔442、444与第一扣件20及第二扣件30的卡榫262、362配合,使第一扣件20及第二扣件30枢接在一起。每一枢接板44上进一步设有一突部446且该突部446与同一枢接板44上的轴孔442、444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些突部446相向地设置于两枢接板44的内侧。组装时,分别使第一卡榫262、第二卡榫322与第一轴孔422、第二轴孔444枢接,从而将第一扣件20、第二扣件30及操作件40枢接在一起。第二扣件30此时与第一扣件20的扣合部24相对。突部446位于第一枢接部26及第二枢接部32之间。操作件40可以绕第一枢接端26的第一卡榫262转动,该第二扣件可以绕操作件40的第二轴孔444的轴线转动。请一起参看图3和图4,使用时,先将该散热器60放置在电子组件90上。再将一对散热器扣具10跨架在散热器60上,使其抵压部22抵压在散热器60的上方。接着使第一扣件20及第二扣件30上的扣钩242、34分别钩扣在基座80上的对应扣孔84中。扳动操作件40的手柄42,使操作件40绕第一卡榫262转动,并带动第二扣件30绕第二轴孔444的轴线转动。第二扣件30逐渐向第一扣件20的第一枢接端26靠近。继续扳动手柄44,使扣钩242、34与扣孔84紧扣,并使突部446滑过第一枢接部26。由于第一枢接部26对突部446有挡止作用,防止了操作件40的反向转动,从而扣具10自身亦被锁扣。此时,突部446位于第一枢接部26及第二枢接部32的同侧,也即第一枢接部26被夹置在突部446与第二扣件30之间,如图5所示。拆卸时,反向扳动操作件40,使突部446脱离第一枢接部26的挡止,解除扣具10本身的锁扣。扣具10自身解扣后,随着操作件40的转动,第二扣件30绕第二轴孔444的轴线转动并逐渐远离第一枢接部26,解除扣钩242、34与扣孔84的紧扣关系,最后使扣钩242、34逐渐从扣孔84中松脱,从而方便地将散热器60拆卸下来。本技术不仅采用了三件式扣具10,使散热器60的拆装变得容易,更重要的还在于扣具10的操作件40上设有突部446,使扣具10在使用时亦达成自身的锁扣定位,从而加强对散热器60的扣合。通过上述描述易知,在使用时,可在散热器60上放置一风扇固定件70。该风扇固定件70可被夹持于散热器60与扣具10之间,从而固定于该散热器60上,如图6所示。风扇固定件70上设有若干通孔72,用来固定风扇(图未示)。扣具10的操作可参照图3和图4,此处不再细述。同样地,扣具10也可借助突部446相对于第一枢接部26的位置变化来控制扣具10自身的锁扣及解扣。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扣具,包括一第一扣件、一第二扣件及一操作件,其特征在于操作件上具有平行设置的两枢接板,此两枢接板均与第一扣件及第二扣件枢接,两枢接板上分别设有一突部;扣具未扣合时,突部处于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之间;扣具扣合时,突部滑过第一扣件且被第一扣件挡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扣具,其特征在于突部设于两枢接板的内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器扣具,其特征在于每一枢接板上设有一第一轴孔及一第二轴孔,而第一扣件之一端部两侧分别设有可穿射于第一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坤李孟慈朱华卫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