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刹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52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动刹车结构,包括两个刹车组件和刹车同步解除组件,左刹车组件包括左刹车盘组件、左竖杆、左横杆、左拉簧、左拉手座和左传动片,右刹车组件包括右刹车盘组件、右竖杆、右横杆、右拉簧、右拉手座和右传动片,刹车同步解除组件包括第一手握杆、第二手握杆、联动轴和两个胀紧套,联动轴安装在车体上,联动轴通过两个胀紧套与右传动片和左传动片固定连接,第一手握杆的左端与左横杆固定连接,第一手握杆的右端与右横杆固定连接;优点是能够同步完全解除两个行走轮的刹车状态,不会导致移动DR整机在直行推进过程中发生侧拐,且不会破坏行走轮外边缘胶面而影响外观。且不会破坏行走轮外边缘胶面而影响外观。且不会破坏行走轮外边缘胶面而影响外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动刹车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刹车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联动刹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移动DR主要包括DR设备、车体和四个车轮,DR设备安装在车体上,四个车轮包括两个转向轮和两个行走轮,两个转向轮左右对称安装在车体底部,两个行走轮左右对称安装在车体底部,两个转向轮位于两个行走轮前侧。通过车轮滚动带动车体移动,实现DR设备的移动。移动DR实施拍片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临时固定,因此需要配备可靠的刹车结构。
[0003]目前行业内常用的刹车结构主要包括两个刹车组件和手握杆组件,两个刹车组件左右对称设置在车体两侧,与两个行走轮一一对应,分别用于一个行走轮的刹紧。每个刹车组件分别包括钢丝绳、导向轮、拉簧、刹车块和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在移动DR的车体侧面形成转动副,另一端通过钢丝绳与手握杆组件的末端相连,钢丝绳中段通过导向轮实现换向。刹车块安装在传动杆的中段,与移动DR的一个行走轮的外边缘形成接触,传动杆与拉簧的一端连接,且传动杆与拉簧的连接处靠近其与钢丝绳的连接处点,拉簧的另一端与移动DR的车体底部相连,拉簧处于拉伸状态,传动杆的中段带动刹车块紧压行走轮外边缘达到刹车的效果。在初始状态,两个刹车组件的刹车块紧压两个行走轮外边缘,移动DR处于刹车状态,当解除刹车时,向后拉动手握杆组件,两个刹车组件的钢丝绳传导撬动两个刹车组件的传动杆的另一端,使两个刹车组件的刹车块与两个行走轮外边缘脱离接触,以此解除刹车状态。
[0004]但是,上述刹车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两个行走轮相对独立,需要通过手握杆组件同时控制两个行走轮的刹车状态,钢丝绳为柔性材料,解除刹车状态时难以控制两个刹车组件的钢丝绳拉动量完全相同,两个行走轮与两个刹车组件的刹车块的脱离程度很容易不一致,由此会出现一个行走轮刹车状态完全解除,而另一个行走轮刹车状态未未能完全解除,以致移动DR整机在直行推进过程中发生侧拐。

通过刹车块与行走轮外边缘的摩擦形成刹车,长久使用会破坏行走轮外边缘胶面,影响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步完全解除两个行走轮的刹车状态,不会导致移动DR整机在直行推进过程中发生侧拐,且不会破坏行走轮外边缘胶面而影响外观的联动刹车结构。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联动刹车结构,包括两个刹车组件,将两个刹车组件分别称为左刹车组件和右刹车组件,所述的左刹车组件安装在移动DR的车体的左侧,所述的右刹车组件安装在移动DR的车体的右侧,所述的左刹车组件和所述的右刹车组件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的左刹车组件包括左刹车盘组件、左竖杆、左横杆、左拉簧、左拉手座和左传动片,将移动DR中位于左侧的行走轮称为左行走轮,所述的左刹车盘组件安装在左行走轮的内侧的内圈中,所述的左刹车盘组件包括左刹车片,所述
的左竖杆的下端安装在所述的左刹车盘组件上形成转动副连接,所述的左竖杆的上端安装在所述的左传动片上形成转动副连接,所述的左横杆的前端安装在所述的左传动片上形成转动副连接,所述的左拉手座固定在移动DR的车体上,所述的左拉手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的左横杆能够在所述的第一滑动槽内前后滑动,所述的左拉簧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左竖杆,所述的左拉簧的下端连接移动DR的车体,所述的左拉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的左拉簧用于给所述的左竖杆一个向下的力使左竖杆处于初始位置,当所述的左竖杆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的左刹车片与左行走轮的内侧的内圈表面接触发生摩擦,形成刹车效果,此时如果所述的左竖杆受到向上的力向上移动,所述的左刹车片与左行走轮的内侧的内圈表面脱离,解除左行走轮的刹紧;
[0007]所述的右刹车组件包括右刹车盘组件、右竖杆、右横杆、右拉簧、右拉手座和右传动片,将移动DR中位于右侧的行走轮称为右行走轮,所述的右刹车盘组件安装在右行走轮的内侧的内圈中,所述的右刹车盘组件包括右刹车片,所述的右竖杆的下端安装在所述的右刹车盘组件上形成转动副连接,所述的右竖杆的上端安装在所述的右传动片上形成转动副连接,所述的右横杆的前端安装在所述的右传动片上形成转动副连接,所述的右拉手座固定在移动DR的车体上,所述的右拉手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的右横杆能够在所述的第二滑动槽内前后滑动,所述的右拉簧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右竖杆,所述的右拉簧的下端连接移动DR的车体,所述的右拉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的右拉簧用于给所述的右竖杆一个向下的力使右竖杆处于初始位置,当所述的右竖杆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的右刹车片与右行走轮的内侧的内圈表面接触发生摩擦,形成刹车效果,此时如果所述的右竖杆受到向上的力向上移动,所述的右刹车片与右行走轮的内侧的内圈表面脱离,解除右行走轮的刹紧;
[0008]所述的联动刹车结构还包括刹车同步解除组件,所述的刹车同步解除组件包括第一手握杆、第二手握杆、联动轴和两个胀紧套,所述的联动轴安装在移动DR的车体上,所述的联动轴的左端穿过所述的左传动片,所述的联动轴的右端穿过所述的右传动片,两个胀紧套一一对应固定在所述的联动轴的两端,所述的联动轴通过两个胀紧套与所述的右传动片和所述的左传动片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手握杆的左端与所述的左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手握杆的右端与所述的右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的手握杆能够带动所述的左横杆沿所述的第一滑动槽前后移动以及所述的右横杆沿所述的第二滑动槽前后移动,当所述的左横杆沿所述的第一滑动槽前后移动时,会带动所述的左竖杆上下移动,当所述的右横杆沿所述的第二滑动槽前后移动时,会带动所述的右竖杆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二手握杆位于所述的第一手握杆的后侧,所述的第二手握杆安装在移动DR的车体上,所述的第二手握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的第一手握杆的连接件。
[0009]所述的右刹车盘组件还包括固定轴、底座、顶块、刹车柄,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圆孔,所述的刹车柄上设置有矩形孔,所述的顶块依次穿过所述的圆孔和所述的矩形孔后通过弹性垫圈和螺母紧固,所述的右刹车片包括第一弧形圈体、第二弧形圈体和至少两个弹簧,所述的第一弧形圈体和所述的第二弧形圈体对置设置,所述的第一弧形圈体的内侧面和所述的第二弧形圈体的内侧面通过至少两个弹簧连接,所述的固定轴被所述的第一弧形圈体和所述的第二弧形圈体的底部夹紧,所述的固定轴穿过所述的底座后通过弹性垫圈和螺母紧固,所述的顶块被所述的第一弧形圈体和所述的第二弧形圈体的顶部夹紧,且所述
的顶块被第一弧形圈体和所述的第二弧形圈体的顶部夹紧的部分为长方体形状,所述的右竖杆的下端安装在所述的刹车柄上形成转动副连接,所述的底座安装在移动DR的车体上,且与右行走轮同轴;所述的左刹车盘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的右刹车盘组件的结构为左右对称结构。该结构中,当右竖杆上下移动时,刹车柄受到右竖杆的作用力能够转动,从而带动顶块同步转动,此时第一弧形圈体和第二弧形圈体在顶块作用下展开或者合拢,当第一弧形圈体和第二弧形圈体展开时,第一弧形圈体和第二弧形圈体向右行走轮的内侧的内圈表面靠近,能够与右行走轮的内侧的内圈表面接触将右行走轮刹紧,当第一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刹车结构,包括两个刹车组件刹车同步解除组件,将两个刹车组件分别称为左刹车组件和右刹车组件,所述的左刹车组件安装在移动DR的车体的左侧,所述的右刹车组件安装在移动DR的车体的右侧,所述的左刹车组件和所述的右刹车组件为左右对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刹车组件包括左刹车盘组件、左竖杆、左横杆、左拉簧、左拉手座和左传动片,将移动DR中位于左侧的行走轮称为左行走轮,所述的左刹车盘组件安装在左行走轮的内侧的内圈中,所述的左刹车盘组件包括左刹车片,所述的左竖杆的下端安装在所述的左刹车盘组件上形成转动副连接,所述的左竖杆的上端安装在所述的左传动片上形成转动副连接,所述的左横杆的前端安装在所述的左传动片上形成转动副连接,所述的左拉手座固定在移动DR的车体上,所述的左拉手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的左横杆能够在所述的第一滑动槽内前后滑动,所述的左拉簧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左竖杆,所述的左拉簧的下端连接移动DR的车体,所述的左拉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的左拉簧用于给所述的左竖杆一个向下的力使左竖杆处于初始位置,当所述的左竖杆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的左刹车片与左行走轮的内侧的内圈表面接触发生摩擦,形成刹车效果,此时如果所述的左竖杆受到向上的力向上移动,所述的左刹车片与左行走轮的内侧的内圈表面脱离,解除左行走轮的刹紧;所述的右刹车组件包括右刹车盘组件、右竖杆、右横杆、右拉簧、右拉手座和右传动片,将移动DR中位于右侧的行走轮称为右行走轮,所述的右刹车盘组件安装在右行走轮的内侧的内圈中,所述的右刹车盘组件包括右刹车片,所述的右竖杆的下端安装在所述的右刹车盘组件上形成转动副连接,所述的右竖杆的上端安装在所述的右传动片上形成转动副连接,所述的右横杆的前端安装在所述的右传动片上形成转动副连接,所述的右拉手座固定在移动DR的车体上,所述的右拉手座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的右横杆能够在所述的第二滑动槽内前后滑动,所述的右拉簧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右竖杆,所述的右拉簧的下端连接移动DR的车体,所述的右拉簧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的右拉簧用于给所述的右竖杆一个向下的力使右竖杆处于初始位置,当所述的右竖杆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的右刹车片与右行走轮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凯琪张碧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伊士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