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储液槽的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30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储液槽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散热单元的两侧边分别相导通的结合第一水箱及第二水箱;该第一水箱具有一个以上的流入口;该第一水箱及该第二水箱两者中有一具有一个以上的流出口;该第一水箱与该散热单元之间的信道结合第一垂直隔板;该第一垂直隔板介于该流入口与该散热单元之间;该第一垂直隔板的板面上具有穿透孔;以便当含有气泡的液体流入该第一水箱内时,由于重力的因素使气泡悬浮于该第一水箱内的穿透孔上方的空间,不会随液体由该第一垂直隔板的穿透孔流入该散热单元,占据该散热单元内的热交换管路内表面的热传导面积而降低散热效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热交换装置,尤其是涉及具有储液槽的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一般水冷式热交换装置,包括一散热单元10以复数支螺丝101结合一风扇20。散热单元10的两侧边分别结合第一水箱11与第二水箱12。第一水箱11与第二水箱12分别以导管111、121连接一储液桶30。储液桶30另分别以导管31、32连接帮浦导温座40。帮浦导温座40是被复数支螺丝401结合一发热源50,例如一个人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单元的发热源。发热源50散发的热量会被帮浦导温座40内的液体吸收,经由导管32带往储液桶30,再经由导管111带往散热单元10;液体经散热单元10散热降低温度之后,经由导管121导入储液桶30;再经由导管31导入帮浦导温座40内,如此一再循环持续对发热源50降温。由于导管111、121、31、32的渗透性较高,用久之后,由于系统内的水因蒸发而渗出与外界的空气渗透入导管内的量将逐渐增多。利用储液桶30的设计,使液体经由储液桶30的较上方流入,而由底部流出,由于重力的关系使气泡留置于储液桶30内的上端,确保由储液桶30流出的液体不会含有气泡,以免气泡占据了散热单元10的管路内表面的热传导面积,而降低散热效率。储液桶30上方可结合一排气阀33,以排出储液桶30内的气体。上述具有储液桶30的设计,虽具有提升散热效率的功能,但甚占空间,不利散热装置朝向轻、薄、短、小的发展需求。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第230854号,揭示一种计算机用水冷式散热装置,包含一第一散热单元,该第一散热单元包括一第一水箱,具有一中空并形成一供水液流通的第一水孔的直立箱本体,及一水平封闭于该箱本体内的第一隔板,该第一隔板是将该箱本体内部区隔出一连通于该第一水孔的第一水室及一与该第一水孔隔离的第二水室;一第二水箱,具有一中空并形成一供水液流通的第二水孔的直立箱本体,及一水平封闭于该箱本体内的第二隔板,该第二隔板是将该箱本体内部区隔出一与该第二水孔隔离的第三水室,及一连通于该第二水孔的第四水室;及一散热体,具有复数层上下间隔的鳍片层,及多数分别固结于该等鳍片层间的导流管,且该等流通管是均匀分布连通于该第一水室与第三水室、第三水室与第二水室、第二水室与第四水室间。上述专利并未揭示图1所示储液桶30的设置,容易使其管路内含有气泡而降低其散热效率。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270649号,揭示一种可协助计算机的发热零件散热的散热装置,包含数个与发热零件接触并供水循环通过的降温座、一可供水循环通过的散热单元,以及连通该等降温座及散热单元的一给水单元、储水单元。上述给水单元包括一给水箱、一连通给水箱及降温座的给水管路,以及一将给水箱的水送往降温座的帮浦。而该储水单元包括一储水箱,以及数个将降温座的水送回储水箱的回水管。通过该储水箱的设计,可以随时补充给水箱充足的水源,让整个散热装置在运转时不会缺水,通过此达到提高使用安全性,以及保持持久散热效果等功效。上述专利案的结构复杂,且未揭示图1所示储液桶30的设置,容易使其管路内含有气泡而降低其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提供一种简化结构,节省制造成本、节省空间,但能提升散热效率的散热装置,而提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储液槽的热交换装置,能简化结构,节省制造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储液槽的热交换装置,能拦截气泡进入热交换单元,以提升散热效率,并能节省空间。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储液槽的热交换装置,能随时补充系统长久使用后所流失的水分、系统循环速度快慢变化时所需水量自我调节的功能。本技术一种具储液槽的热交换装置,包括一散热单元的两侧边分别相导通的结合第一水箱及第二水箱;该第一水箱具有一个以上的流入口;该第一水箱及该第二水箱两者中有一具有一个以上的流出口;该第一水箱与该散热单元之间的信道结合第一垂直隔板;该第一垂直隔板介于该流入口与该散热单元之间;该第一垂直隔板的板面上具有穿透孔;以便当含有气泡的液体流入该第一水箱内时,由于重力的因素使气泡悬浮于该第一水箱内的穿透孔上方的空间,不会随液体由该第一垂直隔板的穿透孔流入该散热单元,占据该散热单元内的热交换管路内表面的热传导面积而降低散热效率,因此可提升散热效率,且可大幅简化结构、节省空间及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功效,请参阅图式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具有储液桶的散热装置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结合风扇的立体示意图;图4-1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2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3A、图4-3B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垂直隔板的分解及组合示意图;图4-4A、图4-4B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垂直隔板的分解及组合示意图;图4-5A、图4-5B为本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垂直隔板的分解及组合示意图;图5A、图5B为本技术第七实施例的垂直隔板的分解及组合示意图;图6A、图6B为本技术第八实施例的垂直隔板的分解及组合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十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十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十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60散热单元 101、401、603螺丝11、61、65、68、91第一水箱 111、121、31、32导管12、62、66、92、94第二水箱20、70风扇 30储液桶33排气阀 40帮浦导温座50发热源 601、602液体通道611、651、681、911流入口 621、652、682、921、941流出口63、67、93第一垂直隔板 64、942、945、947第二垂直隔板631、641、673、674、692、713、723穿透孔671、824第一水平隔板672、823、824、932第二水平隔板69、71、72、81、82、垂直隔板 721、811、821上垂直隔板711、812、822下垂直隔板691、712、722、813、922、944、946、948水平隔板814、815、825、826、931穿透孔943第二穿透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1、图3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具储液槽的热交换装置,包括一散热单元60的两侧边分别导通的结合第一水箱61及第二水箱62。第一水箱61与第二水箱6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流入口611、至少一个流出口621。第一水箱61、第二水箱62与散热单元60之间的液体信道601、602分别结合第一垂直隔板63及第二垂直隔板64。第一垂直隔板63及第二垂直隔板64的板面上分别具有穿透孔631、641。第一垂直隔板63及第二垂直隔板64分别介于流入口611、流出口621与散热单元60之间。散热单元60的结构为一般现有技术,具有复数层上下间隔的鳍片层散热片,及多数分别固结于该等鳍片层间的导流管路,且该等导流管路是均匀分布连通第一水箱61及第二水箱62。当液体由流入口611进入第一水箱61内时,受到第一垂直隔板63阻挡,只能由第一垂直隔板63下端的穿透孔631流入散热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训杰
申请(专利权)人:永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