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30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包括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另一端设置有泡棉,所述泡棉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另一端同样设置有电芯本体,所述泡棉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与第二缓冲层均为方形框结构,通过将隔热层放置在泡棉的内部,隔热垫能够阻隔电芯与电芯之间热量传递,而泡棉具备压缩回弹性能,能够吸收电芯模组成组过程中电芯公差和电芯模组循环过程中膨胀力,从而增加整个电芯之间的隔热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其中动力锂电池模组为电动汽车三大核心技术之一;但现有动力锂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电池模组存在热失控起火的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威胁乘客的生命安全;
[0003]目前新能源企业中的模组产品有的没有隔热,有些采用气凝胶隔热,但是气凝胶自身耐温仅为500℃左右,远小于电池发生起火爆炸时的1000℃左右的温度,也有在气凝胶外面用PI膜或者玻纤布封装,对于这种结构的隔热膜,因为PI膜和玻纤布的熔点温度过低所以隔热膜无法承受过高的温度,且由于隔热结构本身限制,电池组在组装时电池之间的预紧力不容易保障,从而影响电池组的组装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包括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的另一端设置有泡棉,所述泡棉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另一端同样设置有电芯本体;
[0005]所述泡棉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与第二缓冲层均为方形框结构。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泡棉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云母层,所述泡棉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云母层,所述第一云母层与第二云母层的大小形状一致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云母层、第二云母层与第一缓冲层以及第二缓冲层相接触。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芯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壳,且安装壳的内侧与电芯本体贴合设置。
[000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通过将隔热层放置在泡棉的内部,隔热垫能够阻隔电芯与电芯之间热量传递,而泡棉具备压缩回弹性能,能够吸收电芯模组成组过程中电芯公差和电芯模组循环过程中膨胀力,从而增加整个电芯之间的隔热效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在隔热结构使用于电池组的组装时,可以使得泡棉和两个缓冲件共同向电芯提供预紧力,以此保证安装效果,且泡棉和两个缓冲件的可压缩性可以预留足够的电芯膨胀空间。
[001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的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的隔热组件爆炸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的泡棉结构示意;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的立体图。
[0018]图中:1、电芯本体;2、泡棉;3、第一缓冲层;4、第一云母层;5、第二云母层;6、第二缓冲层;7、安装壳;8、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图1

2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0020]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1]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0022]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包括电芯本体1,电芯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层6,第二缓冲层6的另一端设置有泡棉2,泡棉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缓冲层3,第一缓冲层3的另一端同样设置有电芯本体1,第一缓冲层3以及第二缓冲层6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胶、陶瓷硅胶、MPP或气凝胶条等等,在隔热结构使用于电池组的组装时,可以使得泡棉2、第一缓冲层3以及第二缓冲层6共同向电芯本体1提供预紧力,以此保证安装效果,且泡棉2和两个缓冲件的可压缩性可以预留足够的电芯本体1膨胀空间;
[0023]泡棉2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8,第一缓冲层3与第二缓冲层6均为方形框结构,隔热层8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陶瓷纤维气凝胶、玻璃纤维气凝胶或预氧化纤维气凝胶等等,隔绝两个电芯之间产生的热量;
[0024]泡棉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云母层4,泡棉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云母层5,第一云母层4与第二云母层5的大小形状一致,第一云母层4、第二云母层5与第一缓冲层3以及第二缓冲层6相接触,隔热层8能够阻隔两个电芯本体1之间热量传递,泡棉2具备压缩回弹性能,能够吸收电芯本体1组成过程中电芯公差和电芯模组循环过程中膨胀力,由于泡棉2耐热性较差,在泡棉2的两端设置第一云母层4以及第二云母层5,云母片导热系数低,具备隔热作用,有效隔绝了电芯本体1将热量传递给泡棉2,延长了泡棉2的使用寿命;
[0025]电芯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壳7,且安装壳7的内侧与电芯本体1贴合设置,在进行电芯本体1模组安装时,将电芯本体1按照顺序进行安装即可,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将电芯
本体1安装在设备中。
[0026]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包括电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层(6),所述第二缓冲层(6)的另一端设置有泡棉(2),所述泡棉(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缓冲层(3),所述第一缓冲层(3)的另一端同样设置有电芯本体(1);所述泡棉(2)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层(8),所述第一缓冲层(3)与第二缓冲层(6)均为方形框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芯间的隔热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2)的一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玲肖嘉乐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懋新能源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