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水冷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028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冷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水冷排结构。其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水冷排本体,所述水冷排本体包括第二固定挂耳、进出液管、中空板式冷却板、中空矩形输送板和散热翅片,所述中空矩形输送板两两相邻之间通过中空板式冷却板连接,所述中空板式冷却板的前后两端面均安装有散热翅片,所述中空矩形输送板的另一侧外壁中心位置安装有进出液管,所述进出液管的另一端贯穿壳体的一侧外壁并延伸到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冷却散热的效果,还可以避免在冷却散热的过程中空气内的灰尘吸附在水冷排本体的表面而导致冷却散热效果降低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水冷排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冷排
,具体为一种复合式水冷排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脑资讯等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扩大,电脑装置处理资料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目前电脑设备内部之电子元件的体积趋于微型化,积体电路的密集度也相对增加,连带使得单位面积所产生之热量亦相对地增加。若不及时将电子元件产生的大量热能散除,将会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使电脑装置无法运作,为了降低发热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市面上出现一种水冷式装置由一水冷排透过二水导管连接一水泵及一水冷头,透过水泵驱使水冷液(或称工作液体)流动到水冷排上散热并不断地进行循环冷却,以快速散除热量。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06134671U公开一种水冷排结构。该水冷排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二封闭件及复数第一散热件堆叠构成的一第一水冷排本体,依序将该第一封闭件及复数第一散热件与第二封闭件堆叠并经热处理方式构成一体,该第一、二封闭件的一侧分别连接对应该第一水冷排本体的上、下侧,藉以封闭该第一水冷排本体内部以形成有至少一第一流道的顶侧与底侧,至少一第一结合部选择设置在该第一封闭件或第一流道的一端,至少一第二结合部选择设置在该第一封闭件或第一流道的另一端,并该第一、二结合部连通相对该第一流道。
[0004]现有的水冷排结构在实际使用时,自身冷却散热效果不佳,且在冷却散热的过程中空气内的灰尘吸附在水冷排本体的表面而导致冷却散热效果降低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复合式水冷排结构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式水冷排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水冷排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水冷排本体,所述水冷排本体包括第二固定挂耳、进出液管、中空板式冷却板、中空矩形输送板和散热翅片,所述中空矩形输送板两两相邻之间通过中空板式冷却板连接,所述中空板式冷却板的前后两端面均安装有散热翅片,所述中空矩形输送板的另一侧外壁中心位置安装有进出液管,所述进出液管的另一端贯穿壳体的一侧外壁并延伸到外部,所述水冷排本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板式初效过滤网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安装有冷却风机,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板式初效过滤网。
[0007]通过冷却风机、散热翅片、中空板式冷却板等一系列结构的配合设置,水冷排本体进行水冷散热时,散热翅片的设置,增大了水冷排本体自然散热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冷却风机启动可以将外部的冷空气输送到壳体内部并从出风槽孔中排出到外部,在上述空气流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将水冷排本体上的热量吸附并排出到外部,从而
本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冷却散热的效果,通过第一板式初效过滤网、第二板式初效过滤网等一系列结构的配合设置,第一板式初效过滤网和第二板式初效过滤网可以有效的对外部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从而本技术可以避免在冷却散热的过程中空气内的灰尘吸附在水冷排本体的表面而导致冷却散热效果降低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散热的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中空矩形输送板的顶部和底部一侧均安装有第二固定挂耳,所述第二固定挂耳通过紧固螺栓与壳体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进出液管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0010]优选的,所述冷却风机的上方设置有通风槽孔,所述通风槽孔开设在安装板的表面。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板式初效过滤网的两端均安装在第一U型卡板上的U型槽内,且第一板式初效过滤网的两端外壁均与第一U型卡板上的U型槽的槽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第一U型卡板安装在壳体的两侧内壁上方。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板式初效过滤网的两端均安装在第二U型卡板上的U型槽内,且第二板式初效过滤网的两端外壁均与第二U型卡板上的U型槽的槽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第二U型卡板安装在壳体的两侧内壁下方。
[0013]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出风槽孔和进风槽孔,所述壳体两侧外壁后端均安装有第一固定挂耳,所述壳体的前端面安装有安全门,所述安全门上设置有安全锁。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冷却风机、散热翅片、中空板式冷却板等一系列结构的配合设置,水冷排本体进行水冷散热时,散热翅片的设置,增大了水冷排本体自然散热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冷却风机启动可以将外部的冷空气输送到壳体内部并从出风槽孔中排出到外部,在上述空气流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将水冷排本体上的热量吸附并排出到外部,从而本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冷却散热的效果。
[0016]2、本技术通过第一板式初效过滤网、第二板式初效过滤网等一系列结构的配合设置,第一板式初效过滤网和第二板式初效过滤网可以有效的对外部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从而本技术可以避免在冷却散热的过程中空气内的灰尘吸附在水冷排本体的表面而导致冷却散热效果降低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散热的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水冷排本体的俯视剖视图。
[0020]图中:1、壳体;101、安全门;102、安全锁;103、第一固定挂耳;104、进风槽孔;105、出风槽孔;2、密封圈;3、水冷排本体;301、第二固定挂耳;302、进出液管;303、中空板式冷却板;304、中空矩形输送板;305、散热翅片;4、第一U型卡板;5、第一板式初效过滤网;6、第二U型卡板;7、第二板式初效过滤网;8、冷却风机;9、安装板;901、通风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式水冷排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水冷排本体3,水冷排本体3包括第二固定挂耳301、进出液管302、中空板式冷却板303、中空矩形输送板304和散热翅片305,中空矩形输送板304两两相邻之间通过中空板式冷却板303连接,中空板式冷却板303的前后两端面均安装有散热翅片305,中空矩形输送板304的另一侧外壁中心位置安装有进出液管302,进出液管302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的一侧外壁并延伸到外部,水冷排本体3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板式初效过滤网5和安装板9,安装板9的下表面安装有冷却风机8,安装板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板式初效过滤网7。
[0024]基于实施例一的复合式水冷排结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接通外部电源,水冷排本体3进行水冷散热时,散热翅片305的设置,增大了水冷排本体3自然散热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冷却风机8启动可以将外部的冷空气输送到壳体1内部并从出风槽孔105中排出到外部,在上述空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水冷排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水冷排本体(3),所述水冷排本体(3)包括第二固定挂耳(301)、进出液管(302)、中空板式冷却板(303)、中空矩形输送板(304)和散热翅片(305),所述中空矩形输送板(304)两两相邻之间通过中空板式冷却板(303)连接,所述中空板式冷却板(303)的前后两端面均安装有散热翅片(305),所述中空矩形输送板(304)的另一侧外壁中心位置安装有进出液管(302),所述进出液管(302)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的一侧外壁并延伸到外部,所述水冷排本体(3)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板式初效过滤网(5)和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下表面安装有冷却风机(8),所述安装板(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板式初效过滤网(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水冷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矩形输送板(304)的顶部和底部一侧均安装有第二固定挂耳(301),所述第二固定挂耳(301)通过紧固螺栓与壳体(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水冷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液管(302)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明海蔡彦彬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梅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